进一步高质量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4-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全方位联动、闭环化管控,探索构建学生健康用眼管理体系。从每个孩子每天起床睁开眼睛到晚上睡觉闭上眼睛,建立全天候的用眼闭环管理体系,具体是“四个联动”:一是医校联动。依托温州医科大学专业力量,累计培训校医和保健教师等校园近视防控人员5000多人,建立以校医为主体、学校负责人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校内防控队伍。二是家校联动。创新开展“妈妈护航公益行动”,家校共建“护眼妈妈团”,开展1500多场进乡村进小区公益活动,积极引导家长严守家庭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三是课上课下联动。科学规范课堂电子教学产品应用,严格执行中小学生“减负40条”,刚性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与户外活动2小时。四是校内校外联动。将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设置等视觉环境检查向全市5000多家社会培训机构延伸,确保不留死角和盲区。(温州市人民政府) 

    建立连续动态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湖北省武汉市委、市政府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为“健康武汉”建设重要内容,不断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坚决抑制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的趋势。

    创新机制,切实强化“一个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参加的视力健康管理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全市近视防控工作;对《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进行责任分解,明确部门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成立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委员会,负责为近视防控工作提供专业咨询意见。

    智慧实践,不断用好“两种资源”。一方面,运用“互联网+防控”手段,组织开发智能监测和智慧管理系统,对学校、班级视觉环境、视觉行为进行实时风险监控,建立全市标准统一、连续动态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指导学校、班级有针对性开展视力防控工作。另一方面,采取“学校+自我健康与促进”方式推动教体卫融合,创建视力健康管理学校与校长工作室,学生在校可随时进行视力健康自测、自检和健康素养自我评价,做到近视防控工作随时可有、随处所在。

    动态管理,紧紧抓住“三个阶段”。坚持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在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中抓早抓小、抓实抓细,从多方位(预防、保健、康复)、多层次(生理、心理、社会)、多环节(学校、家长、学生)、多阶段(视力正常、假性近视、真性近视)着手,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三个阶段于一体的全过程视力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齐抓共管,构筑落实“四道防线”。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教育提升素养,建立学生视力健康教育“前线”;以监测促进自我健康行为,守住监测预警“底线”;以对视力防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监控,促进形成综合干预“保障线”;以动态监管维护健康,形成视力健康管理“监控线”,不断引导学生形成视力健康管理的自觉性、自律性和自主性。(武汉市人民政府)

    打造基于学生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

    近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健康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幸福奠定基础。

    加强联动,构建多元参与的健康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一个中心、一个系统、一支队伍和若干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基于学生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

    组建“一个中心”,2013年将“中小学卫生保健所”更名为“中小学卫生健康促进中心”,进一步强化中心指导学生疾病防控、健康教育和体质健康管理职能,发挥中心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支撑作用,逐步实施学生健康管理。建成“一个系统”,即覆盖全市中小学的学生体质和健康管理系统。

    配齐“一支队伍”,即校医和学校健康副校长队伍。全市1571所中小学共配备校医2432人,校医配备率、配备合格率达到双100%,进一步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若干重点项目”,针对影响学生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健康行动项目。一是实施六龄齿免费窝沟封闭项目和幼儿涂氟试点项目,有效预防学生龋齿。目前已累计为160.04万儿童开展口腔检查,完成窝沟封闭儿童92.94万人,总封闭牙数270.25万颗,人均封闭牙数2.91颗。二是实施初中生脊柱侧弯全覆盖筛查项目,实现学生脊柱侧弯早发现、早干预、早矫治。三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营养改善试点项目,每年受益学生约15万人。四是实施食品安全专项行动。推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十项措施”,全市3671家学校食堂中100%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五是建立医学院校大学生带动中小学生开展健康教育长效机制,每年服务学校300所,覆盖学生90万人次,形成广州特色的“健康教育进校园”模式。(广州市人民政府)

    学生课堂“三姿”纳入教师评优课标准

    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委、市政府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创新“政府统筹、部门联动、教体融合、教医互动、家校共育、要素集约、联盟共约、平台运作”工作机制,打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及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新样态。

    政府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实施视觉健康“习惯养成、促进提升、科学矫控”三大行动,聚焦19项重点任务。部门联动,强化协同机制,建立部门信息通报机制、联合执法机制、黑白名单共享机制、学段之间衔接机制。通过建立每一个孩子4岁、6岁、9岁、12岁眼视光档案和档案入学籍系统措施,实现入园即监测,保障眼视光档案转移畅通,做到全过程监控。

    教体融合,强化防控品质。实施“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推进体育专业教练员进校园,在拓展学校一天一节体育课基础上提升体育运动品质。构建校、区、市三级阳光联赛,12项基础赛事带动百万学生参与体育比赛。“教体医”结合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干预线上咨询,100余万名学生和家长参与。面向学生开放校园和校外体育场馆,实现应开尽开。

    教医互动,强化专业引领。教育与卫健、市眼科医院谢立信院士团队联合成立青岛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质控中心,每个区市设立分中心,开展正规眼科医疗机构进学校进班级,实施学生近视防控专业培训和质量控制。医生进校为学生健康体检,对视力低下、肥胖、脊柱侧弯等给出整体健康干预措施建议和个性化建议处方。

    要素集约,强化行为习惯。将关注学生课堂坐姿、读写姿势、站姿“三姿”纳入教师评优课评选标准,开展“健康课程讲、演、唱”、“光明星级教室”评比等活动,使学生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全方位植入教育教学中。建设教育融媒体中心,制作健康主题的动漫、科普画册、微视频,全方位宣传儿童青少年健康知识。(青岛市人民政府)

    开展“近视普查”行动 强化防控综合干预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构建以校为本、多方联动、系统整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持续下降,高发、低龄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开展“近视普查”行动,实现“一人一档”。建立市、县两级财政按1∶1比例配套经费投入机制,保障全市254.1万中小学生(含幼儿)按照每生每年15元标准用于近视普查,实现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近两年市本级累计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实施建档精准管理、动态干预。统一近视普查内容,组织专业机构每学年对学生开展2次视力监测及视觉健康检查,落实“一人一档”视觉健康档案建档,对视力出现异常的学生及时干预、跟踪指导。

    开展“健康教室”行动,确保光环境达标,保证不同天气、时段,桌面、黑板等器具表面的健康光照度。实施光改工程,强化常态监测,进一步推进实施教室采光照明和课桌椅“双达标”工作。

    开展“一减一增”行动,强化防控综合干预。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作业及考试正面、负面清单,减少学生持续近距离用眼时间和强度。增加学生体育运动。推动锦江区等4个区(县)整体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每天一节体育课”。充分发挥405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680所省市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引领作用,推广普及各类运动项目。

    建立“指导评价”机制,确保近视防控实效。深化家校协同共育,引导家长、学生树立“学生视觉健康责任人”意识,形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组织教育、卫健部门完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措施,充分发挥2744名“健康副校长”在学校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建立督导评价机制。2019年以来,成都市连续3年将学校近视防控纳入对县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范围,重点督导学生近视率、“每天一节体育课”等情况。(成都市人民政府)

    统筹推进近视防控和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多方协同、联防联控、综合施策工作格局,统筹推进近视防控和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全区学生整体近视增长率低于全国平均增长率近6个百分点。

    健全推进体系,凝聚多方合力。拓宽推进路径,从“视域改造、环境提能”“课程融合、管理提效”“示范带动、督导提质”3条路径同步推进。专家深度指导,邀请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专家,组建锦江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专家团全过程指导参与。多方协同防控,学校重点实施视力监测和健康管理,家庭重在规范居家用眼行为,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公共视觉环境和浓厚社会氛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