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五个管理”,如何从普遍共识走向有效行动
今年1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个管理”自此成为全民皆知的特定表述,在教育热点主题排行榜上占据了显著地位。上半年以来,各方舆论对“五个管理”有什么样的态度和看法,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在工作推进中取得了哪些进展,还需如何改进?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基于数据监测和实地调查,对相关情况作了梳理和分析。
舆情走势分析:政策举措和民意诉求围绕“五个管理”持续互动,舆情走势出现多个峰值,不同平台舆情数据量占比较为均衡
监测数据显示,今年两会以来(2021年3月4日—4月29日),与中小学生“五个管理”相关的网络文章共计261856篇/条,属于近期重点舆情主题。其中,新闻网数据占比33%,微信占比30%,移动端占比21%,微博占比15%。
两会期间,围绕优化作业设计、规范手机使用、加强体育锻炼等议题,会内会外讨论热情较高,舆情走势出现小幅上升。
3月中旬,教育部部署春季学期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关于手机管理的讨论增多,各地相继出台管理办法。3月18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并再次强调加强“五个管理”。舆情走势出现两次峰值,多个涉及手机、睡眠管理的微博话题阅读量过亿。
4月2日,教育部介绍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睡眠管理有关文件。4月6日,教育部就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公开征求意见,文件具体内容涉及加强作业管理。舆情总量大幅上涨,并集中出现两次峰值。
舆论关注点分析:网民对“五个管理”话题参与度较高,作业和睡眠管理最受关注。舆论总体上以支持性意见为主,但在部分举措和落实方式上,也有不同意见和呼声值得听取
监测数据显示,舆论对“五个管理”的关注热度依次为作业、睡眠、手机、体质和读物。
作业管理是热度最高的关注点,如何在作业管理环节给家长“减负”、如何科学设计作业等受到集中关切。2020年10月,江苏一位家长因不满“被要求批改作业”而退出家长群的舆情事件发生后,涉及作业的“家校争端”频见舆论场。今年两会期间,“全面取消小学生家庭作业”“让学生在校内完成家庭作业”等意见建议引发广泛热议。从舆论反映看,“作业争端”的主要矛盾在于家长和学生对“被要求”批改作业、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和超出能力范围的“奇葩作业”感到不满,科学设计作业、合理布置作业、明晰家庭和学校的责任边界才是重点。
在睡眠管理方面,各方舆论对“睡眠令”以支持性意见为主,但也有部分网友较为疑虑,认为中小学生“睡得少”“睡不好”是一果多因,落实难度较大。从现实情况看,家长更多承担着监督学生睡眠的任务。因而,落实“睡眠令”,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还有观点指出,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只是第一步,还应争取让他们“睡得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明天要交的作业还没完成”,学生也很难睡好觉。
舆论总体支持加强学生手机管理,但在手机成为生活“必需品”的情况下,关于如何给“必需场景”留有余地的讨论也较多。手机管理在迅速推进的同时,也遇到疫情防控期出行须查验健康码、家长希望方便联络到孩子等现实情况,如何给各类“必需场景”留有余地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专家呼吁,教育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如何“由堵到疏”,避免“一刀切”。
社会各界普遍肯定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水平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开展体育课程与考核存在不同意见。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提到当前“小眼镜”“小胖墩”现象突出,呼吁增加体育课时,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针对各地逐步增加体育中考分值的做法,部分家长认为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无可厚非,但将其变成考试会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且个人体质存在差异,考核项目和方式难以统一,考核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无法保证。
设置问题课外读物“防火墙”、打击以课外读物牟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获得广泛支持,各方期待政策文件尽快转化为治理成果。舆论普遍支持《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认为填补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的管理空白。也有网友呼吁逐步清理中小学图书馆中的盗版读物、有害读物、陈旧读物等,并不断优化管理。
各地进展与经验分析:抓好“五个管理”成为各地教育部门的重点工作,不少地方和学校的做法成效明显,舆论期待做细、做实、做出长效
各地教育部门积极行动,聚焦关键性问题和环节,精准发力,重点整治,短期内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在“五个管理”中,作业管理牵涉最多、难度最大,引起的关切也最多。近半年来,媒体报道了全国多地推进作业管理的典型经验,传播效果较好。安徽省铜陵市出台了中小学生课外作业监测和定期公示制度,重点监测中小学生作业时长、各学科作业量等;采取随机抽查、集中监测、暗访、电话或网络等形式向全社会征集线索,对全市范围内学校进行定期监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进行专项监测。辽宁省锦州市成立了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工作监管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作业管理工作,既有县设“专项督检小组”、校推“层级协同管理”、开通监督举报电话等统一行动,也有因地制宜制定作业管理方案的自选动作。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弹性作业”,首先,做好作业质量提升的“加法”,包括推出区级顶层设计、实施学校作业集体备课、自主编制班本个性作业等;其次,做好时间管理的“减法”,包括学科教师分时控制作业量、班主任统筹控制作业总量、实行强制结束作业制度等。监测时段内,湖南长沙、辽宁大连、青岛崂山区、宁波鄞州区等地落实“五个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也得到了媒体和社会的关注。
强化综合治理,从制度建构层面入手,将“五个管理”纳入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抓好“五个管理”不仅是阶段性任务,也是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治理水平的题中之义。山东省制定出台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坚持放管结合、对症下药,从“必须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入手,对不符合中央部署、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进行了明确限制,对于学校应当享有的办学权和学生应当享有的受教育权旗帜鲜明地进行支持;将手机管理、作业布置、作息时间、教材教辅读物、体育教学等作为学校办学行为的重中之重。甘肃省定西市本着“各归其位,家校共育,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加强中小学生“五项管理”20条措施,并在组织管理、督导问责、宣传引导三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确保落地落实。陕西、辽宁等地以现场会或通知的方式,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统筹管理措施,把学生睡眠管理、作业管理、体质管理等工作结合起来。
监测时段内,不少基层创新举措频现各媒体端并引起舆论好评。在睡眠管理方面,北京市顺义区马坡第二小学调整了学生在校一日作息时间,学生到校时间推迟了半个多小时,为因家长上班早需提前到校的孩子,安排了陪护教师。杭州多所中小学试行“午休课”,将阅览室、健身房改建成“午睡吧”,在教室放置折叠午睡垫,对于不午睡的学生则安排到图书馆看书。在手机管理方面,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举办家校听证会,基于前期实践修订推出2.0版《校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规定》,学生可以带手机进入校园,但须填写申请书,由家长签名、班主任批准、年级组备案;学生手机平时放入“机笼”;对违反规定的情况,按情节轻重进行分级处罚,并建立申诉机制。南京金陵中学坚持“管教结合、堵疏结合、家校结合”,不仅解决了“手机问题”,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律和自信。
各地中小学针对具体问题和场景,因地制宜推出各种“微改革”“微创新”,出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合各方舆论意见、各地做法经验及反响,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持续深入推进“五个管理”还需要有以下4个方面考虑:
1.社会各界普遍肯定加强“五个管理”的重要性,但基于不同的现实场景和需求,对具体政策举措和落实环节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建议充分听取各方声音,因地制宜推进政策落实,避免简单化操作。
2.“五个管理”涉及学校、家长和社会等多个主体,要厘清家校社三方的教育责任边界,警惕“共育”变成“互推”。从加强协同育人的角度出发,提供科学多元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引导不同的社会主体坚持行业自律,并从教育治理的角度加强监管,确保其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偏航。
3.从现实情况来看,“五个管理”紧密相连,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思路,使之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避免将“五个管理”割裂开看,在加强治理时应有整体设计,以小切口牵动教育评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大改革。
4.在区域和学校层面注重实践创新和经验总结,多推出有启发、可借鉴的解决方案。在解决实际难题的同时,也可进一步形成地方教育和学校改革发展的优秀案例和成果经验。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