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要素生态化探索
新建本科院校正在教育改革大潮中铆劲儿提速,但仍积淀不足。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致力于营造人才培养生态,蹚出了一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过程、环境等全要素生态化的新路。
目标生态化,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的生态位
人才培养目标生态化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实现“三维对接”,即:对接学校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接学生成长和发展要求。如,市场营销专业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主动将培养目标调整为“满足渝东南及涪陵周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市场营销本科专业人才的需要”。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对原“网络营销型”和“营销策划型”进行优化,把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冲突的“网络营销型”调整为“大数据营销型”。培养过程中遵照学生的差异性与自主性,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与优势动态调整发展目标,避免与其他院校和其他专业的冲突性竞争,确立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人才培养生态位,实现特色培养与错位发展。
课程生态化,构建“四维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
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生态位,首要的是保证专业课程体系的生态化设计。为此,学院从学科专业、岗位能力、工作过程、地方需求四维视角系统思考和科学构建,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维一体”应用型本科专业生态化课程体系。一是依托学科生态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夯实理论功底,为其专业课程学习和核心能力培养提供强力支撑。二是适切岗位生态构建能力型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强调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满足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力求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三是融合工作生态构建就业创业课程体系,结合学生的就业实际,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单元,在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工作任务基础上,梳理并凝练出相关联的课程,完成从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形成更贴近实际工作的就业创业课程。四是聚焦区位生态构建服务地方的课程体系,主动调试、对焦地方需求,贴近行业开设诸如“特色农产品营销”等特色课程,在“网络营销”课程教学活动中开展基于地方特色产品“涪陵榨菜”的专题网络营销实战,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机契合。
过程生态化,实现内部生态因子和谐共生
通过“整合提升、技术伴随、多维评价、个性发展”的过程生态化,形成内部生态因子和谐共生的合力。“整合提升”是途径,将学科新内容及时整合到教学中,保证专业知识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比如,考虑到市场营销环境和营销模式发生的深刻变化,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中及时增加和优化诸如大数据营销、绿色营销、新媒体营销等新兴专业课程。“技术伴随”是支撑,应用以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为代表的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突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多维评价”是手段,通过真实性评价、综合性评价和参与性评价等多维度评价,充分展现评价过程对人才培养的激励功能、导向功能和调控功能。“个性发展”是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指导、实践探究、合作讨论、课外训练,推动教学方式的多样性,采用体验式教学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参考性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环境生态化,形成开放多元合作协同系统
一是营造专业教师开放多元的发展环境。学院专业教师80%具有行业工作经验,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或到行业组织兼任职务,组织教师发展创新团队,申报的新时代“大武陵”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研究协同创新团队获批重庆市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团队培育团队。二是打造专业学生开放多元的成长环境。联合世界500强企业开设“沃尔玛专业人才订单班”,与本地著名企业金科金辰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举办“金科明日之星人才班”,选派学生到国外访学交流,开办融合专业教育与素质拓展的“雏鹰领导力训练营”,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联合长江上游(流域)复合生态系统管理创新团队设立“浩燃奖学金”,建设重庆市级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三是培育创新创业开放多元的实践环境。组织专业认知实习,举办学科专业竞赛,建立校外实践基地,聘请行业导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强化校企协同,促进形成外向型生态,优化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总之,长江师范学院管理学院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齐划一而难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问题,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生态位优化;针对课程设置同质化而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问题,系统组织课程体系“四维一体”生态化设计;针对教育过程各生态因子孤立分割、难以协调的问题,建立起人才培养过程内部因子生态化共生的和谐系统;针对培养环境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难以有效整合、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问题,积极推动教育环境开放多元生态化协调。通过系统探索和深入实践,构建了一套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近3年来,改革成果荣获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立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5项、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项目1项、重庆市教育科研规划项目8项,横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1678万元。涌现出学校历史上首位荣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称号的李梦尧同学,实现学校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的历史性突破并斩获全国总决赛铜奖的杨熠远同学,获得重庆市“向上向善好青年”标兵称号的周雄同学。刘力裴同学申报的“中国第一榨菜小镇——重庆涪陵葛亮山榨菜小镇乡村旅游规划”获批“2019年大学生团队实践扶持培养项目”,易物通慧众创空间获批“重庆市众创空间”,“携梦”志愿者服务团荣获重庆市“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称号。学院近3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达到98.74%。应用型专业人才生态化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向应用型转变的一种有益探索。
(张韵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