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劳动教育锚定时代职业需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有关劳动教育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劳动教育的观点也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发生变化。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提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思想萌芽,将“劳动教育”观点纳入教育学领域。最早明确提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思想并开展实践的是英国教育家欧文,其后很多教育家对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观点进行了论述与阐释。

    直到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对劳动教育有了客观的认识和把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马克思的论述中才获得了科学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也成为社会主义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苏联吸收这一理论,并进行了验证。

    十月革命之后,苏联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将教育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列宁对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进行了发展,指出没有年青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

    克鲁普斯卡娅、乌申斯基、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苏联著名教育家深入开展劳动教育理论研究,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还通过教育实践验证并检验着劳动教育理论。但总的来说,苏联劳动教育研究强调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共产主义劳动者,树立共产主义的劳动价值观,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劳动教育能够在劳动中形成人必须具备的劳动活动的道德品质;在社会主义社会,广义上讲,有针对性地形成了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将其作为人类新精神面貌的基础,培养高度自觉和全面发展的公民;狭义上讲,劳动教育是目的明确的、与学校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的培养儿童和青年对劳动活动态度的过程。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是在培养劳动热情、准备和有能力完成有益社会工作、认识到对劳动成果的责任感,能够将集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来理解的过程中形成的,本着诚意和创造性的态度解决劳动任务。这个定义在苏联被认为是劳动教育的经典诠释。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呈现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发展趋势,这一时代对劳动者应具备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俄罗斯全面复兴民族国家进程中,教育改革和发展则被视为重要举措。

    《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长期社会经济发展构想》指出,当前俄罗斯社会文化和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导致学生劳动道德价值感降低,如对体力劳动、体力劳动者缺乏尊重,年轻人开始寻找更简单的生活道路,从而造成从学校走出的学生在国内、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俄罗斯教育界开始反思教育,认为当前教育系统首先没有明确地解决特定地区生活经验的再生产问题和毕业生职业竞争力问题,也就是说,俄罗斯的教育系统中缺乏职业定向性和民族适应性的教育

    基于此,俄罗斯教育界重新审视劳动教育的本质,深刻思考和深入挖掘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明确开展职业定向劳动教育的方向,将劳动教育看作现代学校学生专业劳动教学活动过程中主体相互作用的系统,旨在提高学生个人自主意识水平,其主要目的是相信个人的自我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某些职业偏好和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了解学生个人心理、生理、智力水平,考虑个人利益和特点优先性;组织面向职业的劳动教育,帮助学生掌握某一职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形成和完善在职业教育环境中的劳动能力和技能。

    俄罗斯针对这一走向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关注学生的职业需求,同时预见到了职业教学的发展,创建多层次学生专门培养体系。这种专业教学充分考虑学生的利益、兴趣和能力,从而使教学过程个性化,培养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为适应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创造条件。

    这种走向也影响到了学校教育实践中劳动教育的开展,俄罗斯普通学校一至十一年级开设“工艺学”课程,培养专门“工艺学”课程教师,组织开展“星期六义务劳动”等各项教育活动。各地区结合当地发展实际探索培养适合本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学生,如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地区在学生生产队中开展了职业定向劳动教育实践。当前俄罗斯实施的“天才儿童教育计划”,针对儿童兴趣、需要,使个体得到最大程度发展,培养其职业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作者单位系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