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通讯簿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有一本小小的通讯簿,经常带在身上,便于与亲朋好友、业务伙伴通话。但时间长了,通讯簿被翻弄得破烂不堪,想换一本通讯簿。可是走了许多文具店,通讯簿倒是多得很,各种款式,但却找不到我想要的小本本。因为我喜欢带在身上,放在口袋里,夏天衣衫单薄,能够放到衬衫衣兜里。国内买不到,我托人到国外去买。因为上个世纪50年代,曾经有一位搞外贸的亲戚送给我一个小通讯簿,非常精致,可惜早已坏了。我想在国外总能买到。但他们买回来的也都不是我想要的那种。

    我女儿说,现在大家都用手机,通讯录都在手机上,纸质通讯簿还有什么必要?我却觉得不然,通讯簿虽小,却大有文章。

    现在手机里的通讯录都是按姓氏第一个字母排列的,用起来方便,却缺少点儿文化气息。我的通讯簿的排列是分类的。首先是家人、亲戚,这是最亲密的一群人;其次是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办事机构的电话,这是工作需要的;第三部分是学生,我是老师,经常要与学生联系交往;第四部分是本地的朋友;第五部分是外地的亲戚朋友,外地又再分分地区,常去的城市如无锡、上海、杭州、成都、广州等,分开记录。通讯簿中除了电话外,还记录着通讯人的地址和其他情况。有时对于亲朋好友还可以记录一下他(她)的爱人、子女的名字和情况,以便通讯时附带问候交谈。这种分类,查阅起来非常方便,例如我到杭州,翻到通讯簿的杭州部分,马上几位朋友的电话、地址就在眼前。

    几十年来我已用完好几本通讯簿,但旧的通讯簿都留着。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历史的记忆,反映了几十年来与人交往的历史。翻开它,能够让我回想起许多往事。例如我早年在北京师大附中工作过,有几位附中老师的通讯方式,现在虽然已经联系不多,有的电话已有变动,但翻开通讯簿,就会想起往事。“文革”期间我曾经在东方红炼油厂烧锅炉,有位小工友见我体瘦力弱,常常帮助我,我们成了朋友,“文革”后他在市政建设单位工作,还来看过我。后来因工作变动失去了联系,但我翻到老通讯簿,总会想起他。

    翻开通讯簿,有欢乐,有悲伤。看到学生成长发展了,在工作中有成就,电话地址都变了,很高兴。也会看到有的老朋友走了,觉得很悲伤。但正如苏轼词中写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中国电影经典中的党史     下一篇:饱蘸笔墨绘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