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精神的养成需要精心设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日前,在2021年福建省科学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暨科学教育改革培训班上,众多学员亲历了一场“有理论、有案例、有实操、有互动”的头脑风暴。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李迅表示,科学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科学素养的养成,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继而将担当、坚持、果敢的科学家精神塑造成一种文化,为创新与创造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提高科学学科含金量很有必要,但也很有难度。科学大众化之难至少包括三个维度:一是科学本身难,门槛高;二是讲授难,想让高难度的科学变得通俗易懂难;三是传播难,在科普基础上还得有趣、好玩,吸引学生是难上加难。

    回溯历史长河,人类追求真理的足音一次次响起,从哥白尼为“日心说”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到伽利略的“两球实验”推翻了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错误理论……正如原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在《科学精神论》中谈到,“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

    如何让科学精神散发出理性光辉?首先要着力培养学生崇尚真理的科学精神,并将其渗透到课程教育的全过程中。青少年阶段是培养科学兴趣、形成科学精神的“拔节育穗期”。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显性基因,是科学精神的外显表达,学生科学精神的养成往往是基于老师创造性地传授科技知识的“润物细无声”。科学学科课程不能仅流于“课表”,而要注重“事实”。要在科学学科的课程、活动、竞赛中搭建提升青少年创造力成长的舞台,为学生的探究设置“脚手架”,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成功、感受快乐,从而使他们形成信奉真理至上的科学精神。

    在进行科学学科教育的课程设计时,可以设计相关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的环节与内容。例如,为什么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反不会发光;为什么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的结构特征;为什么面部识别可以认清每一个人……曾记否,一本小小的《十万个为什么》,开启了几代中国人的科学梦,那曾是我们最好的科普读物。如今,我们的科学学科课程也可以做成影响未来一代年轻人的课程,关注讲科学、爱科学的社会话题、社会价值,从而形成一种“社会向善、处处求真”的科学氛围。

    新时代的科学教育不仅要“输出”科学知识、技术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让科学精神和爱国主义交相辉映。要让青少年“触摸”当下,感悟中国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将德育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田。

    如今,新冠疫情的阴霾仍然没有散去,所有中国人见证了最美逆行者在这场战斗中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这也是担当、坚持、果敢的科学精神的体现。奥斯卡·王尔德曾有言:“即使在最黑暗的地方,也总有人灿若星辰,就如同月黑之夜的最后一道曙光,闪耀着人性的光芒。”不论是院士,还是最普通的科研人员,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以生命高贵的纯白,托起阻挡病魔的骄阳。这些生动鲜活的科学精神案例,都可以成为科学学科课程活动中的教育内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科学精神承载国之自信。“赛先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面精神旗帜,梁启超也曾谈到“非科学”的科学观:“其一,把科学看得太低了、太粗了。其二,把科学看得太呆了、太窄了”。现在看来,这些问题的痼疾仍然存在。世界科技竞争方兴未艾,弘扬科学精神任重道远。当代中国的发展正处爬坡上坎阶段,仍存在制约国家科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卡脖子”难题,需要我们时刻铭记“落后就要挨打”。让科学之花向阳绽放、常开长盛,既是科学老师的责任担当,更是知识分子的神圣使命。

    (作者系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