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小事见真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在“论语”课程专用教室上课。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 供图

    ■本期关注:文化治校   

    在区里历次考核中,学校的一些关键指标均居全区第一,在全市也居于前列,凭借优异的教学育人成效,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迅速成为济南市长清区乃至全市教育的一匹“黑马”,而这所学校正式成立仅仅3年。

    一所新建学校,如何实现快速发展?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校长张绪儒用“文化治校”四个字,给出了答案。

    营造校园文化“场”

    2017年8月,为了满足长清大学城高校教师及片区子女迫切的入学需求,济南各级政府积极筹建大学城实验学校,提前一年借校办学。与此同时,一所现代化、高标准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在新址上动工,从设计、环境营造到运作学校未来的发展,张绪儒全程参与。

    如今,步入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目及之处,很多巧思便出自张绪儒之手:学校采用院落式布局,每个学段有相对独立的“书院”;结合办学理念,学校在雕塑、墙壁、走廊等细微之处雕琢,富含文化韵味;校园里多树,意在让学生感受四时变化,见证果实的成熟。

    “一草一木皆文化,一砖一瓦皆育人”,在张绪儒看来,环境育人必不可少,环境和文化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潜移默化起着作用。

    竹帘、蒲团、长条案桌,“论语”课程专用教室里,学生席地而坐,认真听讲。学校开设了“论语”校本课程,对硬件和环境进行整体营造,并配套以专门课时和专项活动。

    “校园环境必须指向课程和育人。”张绪儒认为,校园环境是学校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脱离学校课程和文化,三者吻合才能事半功倍。

    学校科技馆廊的墙壁两侧,摆放着裸眼3D、静电乒乓、手触电池等几十件科技产品和实验仪器,科技馆廊位于一楼,不设锁,全开放,供学生自由参观和使用。

    “用坏但不放坏。越方便学生获得,对学生越好。如果不是在一楼而是在五楼呢?如果锁起来呢?”张绪儒反问道。

    学校信任学生,事实也证明,3年里没有任何一件仪器被破坏。

    张绪儒喜欢用“园子”形容学校,他总结道:“整个‘园子’就是靠文化来治理的。”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灵魂。学校文化在很多时候又不是外显的,它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是让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能受到影响的能量“场”。让济南市长清区教体局局长王少辉至今仍印象深刻的是,在借校办学的第一个月,学校教师团队便迅速形成了一种风气,以严谨的作风、对学生的关爱和钻研的精神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认可,这种拼搏的作风一直延续至今。

    “每当我来到学校,都看到孩子们的眼睛里充满自信,孩子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汲取成长的养分,我感到很安心、很放心。”学生家长李天医说。

    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

    学校有一件坚持了3年的“小事”。

    学校是全寄宿制,每天住在学校值班的老师有四五十人,他们每晚都要做一项例行检查——看学生是否用香皂洗脚。

    “都说要培养学生的习惯,问题是怎么培养。这件小事,对我们老师来讲就是大事。”张绪儒掏出手机,随便翻出一天的工作记录,“这是昨晚9点40分班主任群里发的。我可以很自豪地说,走进我们的班级,基本没有异味,这在任何一所学校都很难办到。”

    怎么体现“学生之事无小事”“一切为了学生”?深入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会发现,答案就藏在一个个微小的细节里。

    在初一(1)班教室,记者观察到,为了最大程度保障学生安全,课桌角和讲台角特意设计成了圆弧形。为了给学生提供便利,课桌都有水杯杯托和书包挂钩。教室全部采用智能黑板和无尘粉笔,可以保护学生视力,避免前排学生吸入粉尘。

    采访间隙,大课间的下课铃响起,逐渐盖过了说话声,张绪儒解释说,这是防止老师拖堂,真正把体育活动的时间还给学生。

    “学校管理中,把事做实做细,并且坚持做下去是关键。”张绪儒介绍,学校的管理经历了从经验型、规范型、人本型到追求完整型管理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从“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坚持做”“常规的事创新做”,走向追求师生共生共长。“我们把好的经验保留,逐渐形成了‘对学生要足够好’的氛围和文化”。

    从理念到行动,学校引领教师从只抓成绩转移到精心呵护每一个学生的自然天性,把小事做到每一个孩子的心坎上。

    初二年级班主任刁振祥班上的文一(化名)由于特殊的家庭原因愈发不苟言辞,刁振祥了解到情况后,用纸袋包了一包开心果送给她,总共六颗,并告诉她,“‘六’代表顺顺利利,遇到不开心的事,吃一颗,就会丢掉此刻的烦恼。”

    文一的回答让刁振祥意外又暖心,“开心果我不会吃,我会一直留着它,每当我不开心时,看到它我就会想起您对我说过没什么大不了,一切都会过去,所有困难我都会战胜。”

    六颗开心果,打开了一个孩子的心灵。“从那以后,孩子封闭的内心打开了,也爱与同学交流了,我知道,她已经越过了那道坎。”在刁振祥看来,“对学生足够好”,便是运用教育的智慧,在孩子出现困惑时给予最温暖的帮助。

    完整人教育成就完整学生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改变,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筷子插入水中就会“拦腰折断”。学校把与“光的折射”类似的30个经典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集结起来,进行层级化设计,这门课将贯穿学生在校的12年。

    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观看实验,引发学习兴趣,小学高年级要根据观察写出自己的思考,初中由现象对接知识,高中阶段指向现象的本质。

    “知识是连贯的,而学段是人为分开的,一个简单的小升初,让六年级学生变相地为考试考试。”张绪儒试图寻找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学校创建之初,他便将办学理念确立为“完整人教育成就完整学生”。在办学上发挥一贯制的优势,实现课程的一贯性和办学理念的统整。在育人上,以培养“内心充盈、人格健全、思想独立、精神高贵”的学生为目标,从生活独立抓起,逐渐到人格独立、思想独立,最终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

    学校自办学至今坚持全校“周日零作业”。课业负担的减少,必然以高效的课堂作支撑,学校教育理想的落地同样靠课堂。学校积极推行“三动课堂”理念,“三动”分别指主观意识上的积极主动、动态学习场的营造和思维的“动”。学校从这三个维度出发,花了一年时间打磨观课量表和评教评学表,以评价倒逼课堂变革。

    “重点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是否有主动学习意识,也就是学生上课到底愿不愿意学。第二,不仅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还要求学生与自己对话,比如是否有独立思考、是否与原有知识进行了对接。”张绪儒说。

    “4位老师拿着这张表同时去听同一节课,每人任务不同,目的是对这堂课进行全面体检。”张绪儒介绍,通过“三动课堂”改革,调整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向前迈了一大步。

    “体育即脑育。”张绪儒说,学校开设了篮球、太极、跳绳等十几个运动项目,并在小学阶段开设全员书法课、钢琴课,让学生在广泛接触中找到陪伴自己一生的兴趣。

    张绪儒表示,学校重视成绩,但不刻意追求成绩,通过打造完整人教育文化,使学生天性得到最适合的生长,充分体现了成绩是全面育人的自然结果。

    “园林式的校园环境、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温馨的生活服务细节,让孩子一进校门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高质量的办学收获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不少大学城高校教职工把孩子从市区转到这里上学,山东交通学院教师宋超就是其中的一员。短短3年,学校从最初的168名学生、15名教师,发展到如今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共1800余名学生、近170名教师。

    “文化治校是一种柔性的治校方式,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学校把文化这种无形力量与办学理念契合,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不断向‘无为而治之佳境’的管理目标迈进。”张绪儒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