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教育迷思 走向积极改变
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观念,它们有的并不科学,人们却深信不疑,无形中阻碍了孩子们的积极健康发展。在《努力的意义:积极的自我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一书中,著名心理学家、全球最大教育奖“一丹”教育奖首位获奖人、作者卡罗尔·德韦克教授通过多年心理学研究与大量实证数据,一一破除了这些看似有理、实则有害的所谓“教育迷思”。
迷思1:智商的高低决定了学业成就
这是一个普遍且流行的信念。家长们渴望培养出一个聪明宝宝,如果能一劳永逸直接生出一个高智商的天才最好,如若不能,就不惜重金去接受各种培训,如声称能够开发大脑、提高智力的训练班。有些学校甚至还会把智力测验作为筛选学生的准入机制,按能力来分班。这些对于高智商的狂热追捧行为的背后其实蕴含着一个信念,那就是,如果一个孩子智商高,就意味着拿到了一个终身保障,不出意外肯定前途无量。
当然,智力水平的确与学业成就有关,一定程度的智商是完成系统复杂学习任务的先决条件。但是,在智商高低与成就高低之间简单画等号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它会令家长和教师忽略另外一些对于孩子成长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和学习有关的信念、动机和目标。因此,并不是要否认智力的作用,而是想传达一个理念,即在能力之外,一些非智力因素,特别是对于智力是什么以及它能不能发展变化的信念,要比孩子实际表现出来的智商水平更重要,这是《努力的意义》一书的核心要义。过于迷信智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孩子此时此刻表现出来的能力水平,以此作为评价当下和预测未来的基础,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业发展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迷思2:称赞孩子很聪明可以培养高自尊
作为迷思1的自然衍生品,人们热衷于夸奖孩子很聪明,因为既然高智商很重要,那么就要努力向孩子们传达他们是聪明的观念,哪怕这种夸奖可能与事实不符甚至夸大其词,只要被接受,他们就会更有自信,进而表现得更好。这听上去特别合理,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努力的意义》一书中,作者做了一系列实验来检验智力称赞的效果。
在一个代表性研究里,一些学生要完成三个阶段的问题解决任务,第一阶段比较简单,学生们会得到一个非常高的分数。接着学生被分成三组,会得到不同的反馈。其中,第一组得到对于智力的表扬,第二组得到的则是对于努力的表扬,最后一组没有得到任何反馈,作为参照基线。接着问他们接下来是更希望完成一个可以继续展示自己很聪明的任务,还是一个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可能让自己看起来不太聪明的任务。
结果发现,受到智力表扬的学生里,有2/3选择了可以保证自己继续彰显聪明的任务,也就是肯定会比较简单的任务;而受到努力表扬的学生里,有超过90%的人选择了另一个能让自己进一步学习的挑战性任务,这意味着被称赞了智力的孩子即便还没有遭遇失败,也已经对于挑战和学习不感兴趣了。
之后进入第二阶段的答题,这次的题目比较难,学生们的表现全都变差,做完后问他们一系列问题,结果发现,智力表扬组的学生最不喜欢这些难题,也最不愿意再带同等难度的题回家做,并且认为没做好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而努力表扬组的学生给出的回答全都相反,基线控制组则居于中间。这个结果颇让人意外,即那些被夸赞很聪明的学生,恰恰是在遭遇失败时马上就谴责自己没能力的人,也就是说,当通过成功来评价孩子很聪明的时候,他们也学会了通过失败来评价自己不够聪明。
最后学生们还接受了第三阶段的任务,这次和第一阶段一样简单,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智力表扬组的学生表现明显退步了,也就是说第二阶段的失败让他们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阻碍了后续表现;而努力表扬组的学生表现得甚至比第一阶段还好,上一阶段的失败不但没有阻碍他们,反而让他们越挫越勇。
这个研究说明,在儿童成功后对他们的智力进行夸赞,可能使他们变得脆弱,一旦经历失败就会表现出来。同时也提示人们,称赞孩子努力是一种更为积极可取的方式。为什么会这样呢?当获得一个自己很聪明的称赞之后,相当于建立起了一个积极的自我评价,那么孩子就不想损害这个评价,想去维系身上的这个“聪明”标签,于是就会被更容易的任务所吸引,因为挑战性的任务很可能暴露自己的缺陷,此时简单的任务无疑是更安全的。这就是表扬孩子很聪明却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原因。
迷思3:自信的孩子更坚韧
恐怕没有人会怀疑拥有自信的好处,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的人,肯定要比怀疑自己能力的人更敢于接受挑战,并在遭遇挫败时迎难而上坚持到底。然而《努力的意义》却指出,人们推崇的自信并非灵丹妙药,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总能起到好的作用,让孩子坚韧的原因并不是自信,而是如何看待能力的信念。
作者区分了关于智力的两种信念:一种叫实体论,即把智力看作一种内在的、稳固的实体;另一种叫增长论,即把智力看作可塑的、流变的,可由经验来积累或通过努力来提升。对于实体论者来说,既然智力是稳固不变的,那么重点就在于不断去评估和展示自己的能力,此时如果一直顺风顺水那没有问题,然而一旦进入过渡期或频繁遇到困难,信心就不起作用了,反而明显地退步。这是为什么呢?对于实体论者来说,既然智力不会改变,那么失败就意味着一次审判,是自己能力不足的表现,于是就丧失了继续挑战的勇气,因为如果继续失败就是再一次的审判,即便他们一开始对自己感觉良好,信心十足。
研究还发现,高自信的实体论者相比低自信的实体论者,会倾向于在失败后给自己找理由,如责怪是考卷出得有问题,即他们不愿意接受自我否定的事实,这无疑也会阻碍进步。相反,对那些认为智力可塑可发展的增长论者来说,既然智力不是铁板一块,那么失败也就不意味着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威胁,学习就是为了追求能力的提升,而不是证明自己已有的能力水平,所以失败有什么关系呢?于是失败不会影响到这群孩子的自我评价,反而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关于以后要如何调整学习策略的信息。
这么看来,“有信心就能赢”并不是一句真理,当然有信心终归比没信心好,但是自信并不是万能灵药,如果持有关于能力的增长信念,即使是低自信的孩子也能从中受益。又或者说,人们应该给到孩子的信心,不是关乎智力的信心,即不是相信自己有多聪明或者比别人聪明,而是关乎努力的信心,即相信自己以及所有人都能够通过努力和调整策略来实现进步。
迷思4:努力是不够聪明的表现
有很多人觉得强调努力是一个安慰性的选项,当说一个人很努力的时候其实是在说其不够聪明。《努力的意义》一书指出,如果认为智力是稳固不变的实体,就会觉得付出努力是不够聪明的表现,因为如果一个人很聪明,即便任务难也不需要付出太多努力。换句话说,努力是他们用以评估智力的线索,或者更直白来说就是能力低下的表现。
这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在实体论信念的驱使下,如果每项任务都需要付出努力,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的智力在反复受到质疑,为了维护对自身能力的信心,他们可能选那些很有把握能做好的任务来做。比如询问小学生们会在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聪明时,持有实体论的小学生会说“当我一个错误都没犯的时候”“当我第一个交作业或考卷的时候”,也就是说,他们希望自己可以轻松、不犯错而且比别人更快地完成任务。但是,挑战是不可避免的,这时怎么办呢?研究发现,这些孩子会做出一些“自我设障”的行为,即故意给自己设置一些障碍,如在考试前不全力复习或拖到最后一刻才复习。
这种策略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全力以赴还失败了,说明自己能力很糟糕,故意设置一些障碍就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没有做好,而不用怪罪到自己的能力头上,而万一在障碍之下最后还碰巧成功了,那自己就太厉害了。于是对于实体论者来说,轻轻松松表现完美是他们的目标,他们不相信努力可以带来奇迹,他们也会尽可能地减少努力,即便他们想要表现出色。与之相反,增长论者重视并热爱努力,他们觉得付出努力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且不会以努力的多少来评判他人和自己的智力水平。当被问到什么时候觉得自己聪明的时候,他们的回答包括“在尝试解决我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在阅读一本很难的书的时候”,换言之使用智力去面对困难和解决问题,令他们感觉良好。这也提示教育者,不应该在学生很好地完成了一个简单任务时,夸赞他们很聪明,换言之,不应该传递给他们“简单的成功意味着聪明”的信念,而应引导他们去从事更富挑战的事情,并在其中体验到由努力带来的收获。
但值得注意的是,强调努力的意义旨在传达“各种积极品质都可以发展和成长”的信念,以引导更为坚韧的学习行为,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努力决定论”。这是成功学经常宣扬的东西,即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反过来,如果没有成功就是因为努力不够。事实上影响成功与否的因素多元而复杂,努力当然是其中一个因素,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当把其他因素悉数隐去而无限宣扬努力并无限夸大其功能的时候,就变成了一种不必要的压力。
《努力的意义》强调的是相信努力带来改变的力量,但绝不是迷信努力。它所倡导的增长论允许学生适时放弃,如当发现某项任务完全超出当前能力范围,再多努力都是徒劳的时候,而且这时候即使放弃也不会让持增长论的孩子觉得是在自暴其短,从而感到焦虑或者羞愧。相反,不相信努力的实体论孩子反而会在此时继续无谓的坚持,因为他们觉得一旦放弃就会暴露出自己能力不足。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