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满园芳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偃师教育事业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实现“洛阳第一、河南一流”的总体目标。近日,偃师市召开的教育工作会议为新一年教育工作谋划了新的蓝图——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中心,以特色发展为重点,着力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不断探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激活教育发展“一江春水”,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县管校聘”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改革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为洛阳市“县管校聘”先行县市,偃师刀刃向内,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于2019年8月开始推行“县管校聘”。在把核编范围内的84所公办建制学校和4986名在编教职工全部纳入改革范围的同时,偃师将公办幼儿园也参照“县管校聘”改革方案一并对待,旨在激发教师队伍的内在活力,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促进县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着力推动全市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石激起千层浪,“县管校聘”迅速占据了偃师舆论热搜榜。为使“县管校聘”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偃师建立了由市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主导,分管教育市领导主抓,市教体、人社、编办、财政等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并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广泛征求社会意见、出台偃师改革方案等举措,为顺利推进“县管校聘”奠定了基础。同时,偃师按照“应设尽设、有需必设”的原则和省定师生比的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产假、培训、高考综合改革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科学设置校长、教师等各类岗位,并出台相应分类措施,确保了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
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偃师通过考试、述职、考察等形式对局属学校、镇(街道)中心校校长进行重新聘用,并对71名镇(街道)学校校长进行交流任职;4527名教师通过各种考核竞聘上岗,未获聘用的教师也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统筹调剂。
通过“县管校聘”改革,偃师市校长队伍大范围交流轮岗、教师队伍双向竞聘上岗,打破了岗位固化、人员固化的顽疾,教师资源配置趋于合理,教师工作积极性明显提高,学校管理更有成效,偃师教育“因岗用人,因岗取人,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局面全面形成。偃师市伊洛中学教师队伍的显著变化就是偃师“县管校聘”改革“驱动”下的一个缩影。
“县管校聘”触及了懒者的灵魂。在偃师市伊洛中学,李老师在竞聘的第一个阶段——双选双聘环节落聘了,班主任无一人选聘该同志。这个结果其实一点儿也不令人意外。年轻的李老师平时懒散随便,工作态度敷衍,每天总是最后一个到校,一放学就走人,相关领导多次找他谈话仍无动于衷。这次的落聘却让他流下悔恨的泪水:“以前我只是把工作当作谋生的手段,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从未全心投入,甚至还暗地里笑话过工作至上、以学生为重的同事……我一定会吸取教训,从头再来!”
“县管校聘”淘汰的是庸者。“张校长,我落聘怨不了别人,只能怪自己听不进领导的话,外出学习从不报名,说课研讨总觉多余……”这是落聘的王老师与张俊峰校长的一段谈话。她落聘令人稍感意外,因为她平时工作踏实,与同事相处友好,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教学理念落后,专业水平低,教学效果不佳,自然不能从容应对新时代教育的挑战。
“县管校聘”筛选出任性妄为、不顾大局者。杨老师从教30多年,高级教师职称,教学经验尚可,教学水平中上等,但他落聘了。随后他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为人处世进行了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在于凡事自己优先,对学生的要求不切实际,对同事的需求置若罔闻。后来,杨老师主动申报中学部的宿管岗位,才留了下来。
“县管校聘”动了懒者、庸者、任性者的“奶酪”,其产生的“鲇鱼效应”扰动了教师管理的“一潭静水”,看似“无情”,却为所有教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教师弄清了“县管校聘”管理的是什么人,聘用的是什么人。肯定的是态度端正、积极上进者,刺激了工作敷衍、懒散懈怠者;认可的是注重成长、成绩优异者,警醒了不思进取、碌碌无为者;选择的是善于合作、乐于助人者,鞭策了自私自利、心胸狭隘者。“县管校聘”促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科学,让教师队伍中业务至上、师德至上、单位至上的思想成为一种潮流,张校长坚信,这支人心思干、人心思齐、人心思进的教师队伍,定能担当起教育强国使命的生力军。
当然,“县管校聘”的实施事关教师的岗位和切身利益,必须做到公开、严谨、制度透明。为此,偃师市伊洛中学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操作方法。
民意定性。所谓定性就是“双选双聘”,即班主任、教研组长与任课教师之间“双向选择”。这实际上是教师之间的民意“定性”:大家平时工作的状态与效果,每个同事都心知肚明,最终做出是否愿意与之“搭档”的决定,无非是遵从自己内心对对方的选择和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比单纯业绩证件考核更加公正客观、顺从“民意”。
绩效定量。如果说“双选双聘”是通过对教师的“定性”评价教师的话,绩效考核则无疑是对教师工作效果的客观“量化”。伊洛中学的绩效考核注重对教师工作的过程管理,公平、公正、公开是基本原则,每项考评都有据可查、有“迹”可依,对教师的最终考核结果几乎完全契合其一年来的工作表现,令人认可、信服。对所有首轮“双选双聘”中落聘的教师,依据本年度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倒排,根据教体部门要求的人数,确定参加跨校竞聘、校际交流人员。
正如偃师教体部门负责人所说,“县管校聘”赋予学校的不是对教师“生杀予夺”的特权,而是更大的自主管理空间,给予了学校选人、用人的自主权,让长久以来处于稳定舒适区的教师有了危机意识,开始加快自己的脚步,自然使教师队伍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和乐”课程让每个孩子丰富多彩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支撑,课程的丰富性决定着生命的丰富性,课程的卓越性决定着生命的卓越性。偃师市实验小学这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在“和乐教育”的办学主题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纲,开发并实施了多彩有趣的“和乐”特色课程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和谐的发展、都拥有快乐的童年。
“和乐”校本课程根植于学生素养的培养,共分为品“和乐文化”、扬“和乐志趣”、做“和乐少年”三个板块,涵盖地域文化、和润德育、乐读经典、语言表演、艺术熏陶、体育健身、巧手艺韵、创新达人、向善达人、实践达人10个系列,内容宽泛,贴近生活,实践性强,符合本校学生实际,丰富了国家课程的内涵,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规范实施必修课。必修课程依据学校课程建设目标、各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发展需要,拓展学科教学内容,以此作为学科课程的有效补充。硬笔书法、经典诵读、快速计算、跳绳踢毽等课程现已出版了校本教材,不仅有固定课时,还有评价体系,教育和引导每名学生写好字、爱读书、计算快、乐运动,使学校成为书画见长的墨香校园、经典诵读的书香校园、阳光体育的快乐校园和拓展课程的个性乐园。
自主选择选修课。选修课程通过丰富有趣、形式新颖的社团活动实施。目前,实验小学共开设竹韵翩翩、快乐太极、纸艺飞扬等78个社团,每门课程的学习周期是一个学期,学生自主选择、走班上课,挖掘个性潜能,发挥优势特长,真正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乐。
为提升社团品质,加强社团过程管理,实验小学制定“社团活动辅导教师职责”,坚持实行备课审核制和行政巡课制,努力提高每一节社团课的效率;制定“社团活动评比考核细则”,明确了学生考勤、教师备课、活动组织、特色展示、资料上交等各个方面的规定,为社团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证;制作“和乐少年成长记”评价手册,记录每名学生的学习经历;开放日邀请家长、学生、教师参观评价,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促进了社团活动的蓬勃开展。选修课程,让每个孩子个性发展,“志趣”飞扬。
扎实开展特色课程。德育课程中的小脚丫开学季课程、缤纷毕业季课程、清明节扫墓踏青课程、研学旅行课程、自主主持的升旗仪式课程等已经初见成效,以强烈的仪式感给学生以心灵的冲击。小脚丫开学季课程,以“梦想——从这里启航”为主题举行隆重的新生入学典礼,通过举行亲子诵读、亲子运动会、家长参加孩子入队仪式、参观学校社团等活动,帮助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缤纷毕业季主题活动,通过开展“感恩母校”征文比赛、创办《毕业季》校报专刊、举行毕业典礼、精心制作临别赠卡等方式展示6年来的教育成果,表达毕业生对同学、老师和母校的感谢之情。清明节扫墓踏青课程,全校3000名师生在每年清明节都会到离学校两公里外的烈士陵园祭扫,之后开展爬山、踏青活动。近几年,这项传统活动研发成红色之旅课程,2021年以“追寻红色足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主题,通过清明文化知多少、祭扫烈士重传承、缅怀先烈话理想、走进春天感受美等活动,带领学生讲英烈故事、唱红色歌曲、诵红色经典、树远大理想、立报国之志。升旗仪式课程,一直由班级轮流主持,根据节令和学校活动主题自主确定“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和形式,或表演情景剧、表演快板、朗诵、三句半等,形式新颖,寓教于乐,深受学生欢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