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中考改革如何精准发力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1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改进体育中考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形成激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的有效机制。现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了体育中考考试分数、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考试管理、考试评价等相关维度的改革,由此引发的体育教育教学新现象、新问题与社会关注的新焦点相继出现。如何有效实施体育中考改革,让体育中考改革之路走得更加踏实稳健?我们需要在认真梳理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反思存在的问题,找准改革发展的方向。

    体育中考改革带来的新“红利”

    全国实施体育中考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享受到了体育中考改革带来的“红利”。首先,学校体育学科的地位得到有力提升,体育中考基本保证了考试的公平公正,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学校体育也因此得到社会广泛关注。其次,学生通过刻苦锻炼认识到了体育的内涵价值,提升了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体育品德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内驱力,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体能水平,为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找到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再其次,增进了家长对体育运动的认同,体育锻炼成为许多家庭融合亲子关系的催化剂。最后,促进了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激发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情怀,进一步提高了体育教学质量。实施体育中考,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初中体育课的课时,较好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落实。

    实施体育中考改革以来,体育中考考试机制与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与成熟,为后续的高考体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体育中考改革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体育中考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有的地方严重违背了体育中考的初衷,甚至有的地方打着体育中考改革的旗帜,淡化学校体育课程实施,严重妨碍了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体育改革的推进。

    改革要精准发力,必须找准问题。目前体育中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体育中考项目设置与评价方式单一,教育效益较低,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二是体育中考分值相对较低,并且各地区分值差异较大;三是一些学校体育教育功利思想严重,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还未形成;四是体育中考的教学教研与考试的系统科学研究相对不足,考试标准的信度、效度与难度尚待完善。

    体育中考改革发展的新导向

    要让体育中考改革沿着正确轨道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做到如下七点: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发挥好中考体育导向作用。体育中考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必然路径。要加强舆论宣传,转变学生“为成绩才运动、为考试才锻炼”这一错误观念;转变体育教师把体育课堂当成体育中考的“练兵场、训练场”的教学现象;引导家长理性认识体育中考,真正认识到体魄强健与健全人格比分数更加重要,既要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又要着眼孩子的未来发展。

    二是加强体育中考的教学教研,保障体育课堂的质量。各地区学校要加强初中体育课堂的过程考核,全面实施国家体育课程,转变教学观念,科学施教。体育与健康课程不能只机械重复练习考试项目,要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内驱力,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与专项运动技能,并能积极参加比赛,真正做到教会、勤练、常赛。同时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式教学研究,多运用基于项目兴趣激发与培养的游戏与比赛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真正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三是加大体育中考实施的项目研究,确保体育中考机制更加成熟完善。体育中考改革重点在以体育人,重在“育”,全国各地在新一轮体育中考改革中,要基于体育中考的初衷与当前社会的发展,开展体育中考的教学、考试、评价、资源、管理的研究与论证,让体育中考更加科学、公平、有效。

    四是科学确定体育考试项目,提高体育中考考核效益。体育中考项目的设置必须基于学生发展的实际与健康成长的规律进行动态调整,尽量采用“抽考+选考+必考”的方式。选考可以根据体质分类与技能项目分类选取,项目基于学生健康发展要求与学生兴趣需求确定;抽考根据国家课程要求的教学内容建立题库,从中抽取。同时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强技能考试,技能考试项目可相对多样化,但须便于操作、实施和评价,杜绝考什么练什么。

    五是改革评价方式,实现体育中考公平公正。要完善细化体育中考改革方案,加强监管督导。注重体能测试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相结合。在分值总评中应考虑增值评价,兼顾过程与结果,评价过程注重动态化、多元化、情景化。

    六是选好考核内容,明晰体育中考考核趋势。要基于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质、关键能力与正确的价值观,把握好考试的导向。身体素质类应包括反映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灵敏和柔韧等身体素质类的项目,考试内容可根据每一届学生的不同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考试应随机抽取,避免学校体育教学变成纯粹体育训练的体育应试,应从根本上回归体育教学,发挥体育教育的真正价值。

    七是统筹其他相关政策,避免淡化体育中考。部分地区高中学校招生政策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体育中考政策。要警惕普通高中学校降低对本区县保送学生体育中考成绩要求,同时要关注职业学校招生对于体育成绩的要求,确保考试政策真正落实。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