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为芯片产业自立自强贡献人才
进入集成电路设计头部企业工作不到两年,深圳大学集成电路专业2019届硕士毕业生黄同学的月薪就翻了两倍,他把这归功于学校对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黄同学说:“集成电路设计的软硬件工具和测试设备非常昂贵,但我们专业的每名学生都拥有独立的电脑和完整的集成电路操作环境,用以完成各项实践作业。”在学校读研期间,黄同学就拥有6项专利,在国际微电子领域重要期刊上发表了论文,斩获多项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大赛奖项。
黄同学是深圳大学培养集成电路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缩影。为助力破解“中国芯”难题、打造自强之“芯”,学校更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创新培养机制,八年磨一剑,深圳大学构建“N(人才)+1(平台)+X(渠道)”培养模式,打造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结构性改革的“三把钥匙”,强化产教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在人才培育的数量和质量上共同发力,努力培养出满足产业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芯片人才。
创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N+1+X”培养模式
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化时代的心脏和命脉,对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至关重要。我国芯片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缺乏,“读懂”产业需求,解决教育“脱节”,是补齐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缺口的关键。
为深圳集成电路行业发展“量身定制”人才,是深圳大学作为深圳本科高校“长子”的担当和使命。早在2012年,深圳大学就与深圳市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简称“深圳IC基地”)共建集成电路专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2013年,该基地获批为“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之一,成为连接高校人才提供方与企业人才需求方的中枢。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突破芯片人才培养瓶颈的有效之举。深圳大学以需求为牵引,与产业链各个领域的领头羊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聚合高校、国家产业化基地、企业三方力量,创新性地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N+1+X”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精准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缩短芯片人才从培养阶段到投入科研与产业一线的周期。
“我们努力让毕业生出校时就不是‘素人’,而是具有实践经历的行业骨干。”深圳大学集成电路专业硕士学位点带头人朱明程介绍说,“N+1+X”模式专注于重实践、强工程,贯穿于集成电路工程硕士培养全周期、全环节。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丁文华表示,学院紧跟市场需求,灵活设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工程师岗位为导向,着重实践类课程,建立紧密的工程硕士实习基地和实习计划,努力培养出重实践、强工程、优能力的中国“芯”人,让人才离产业更近。
为更好地培养高水平人才,在深圳IC基地推动下,深圳大学与深圳市振华微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协同培养集成电路工程硕士,通过联合开设基础理论课程、实习实践课程、高端讲座等,为学生传授技能。
校内外双导师合力提升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猛,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是当前教育界和产业界刻不容缓的使命。
深圳大学集成电路专业硕士学位点负责人姜梅表示,从2013年以来,学校邀请在集成电路产业领域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开设实践性强、软硬件条件要求高的研究生课程。如振华微电子公司副总经理孙元鹏开设“厚膜混合集成工艺技术”课程,依崇微电子科技公司总经理唐顺柏开设“集成电路后端设计I”课程,盛德金科技公司技术总监孙轶群开设“数字系统设计”课程。
为提高全日制集成电路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深圳大学筑巢引凤、引智育才,通过兼聘等灵活务实的用人机制,创新实践“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建立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校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校内教师到集成电路企业开展合作科研、进行实践技能培训,增强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深圳大学还邀请华为、中兴等集成电路企业的高层专家,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开题、实习实践、学位论文撰写等,并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等。
黄同学在研二就进入了校外导师的单位实习,在那里完成了“流片”,让理论知识照进了现实,黄同学激动地说:“很多这个专业的学生在校是没有条件进行‘流片’的,但母校总是在给我们创造机会,让我们拥有在行业内厚积薄发的潜能。”
深圳大学努力增强人才“磁场效应”,引导教师带领学生在知行合一中加快高校科研成果的转移应用与孵化,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通过深圳IC基地强有力的推动,学校助力集成电路企业快速发展,为华星光电有限公司、依崇微电子公司、宇龙科技公司等企业,提供高质量的集成电路相关的技术支持与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创造超3亿元的经济价值。
八成毕业学子3年内获得优厚待遇
“我们的学生进入社会后,是可以马上用、用得好、成长快、能力强的。”对于自己的学生,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从不吝赞美之词。自2013年的起步探索至今,学校集成电路方向的毕业生已从“默默无闻”的状态,到如今受华为海思、中兴通讯、国民技术等集成电路设计头部企业的持续垂青,毕业生全部就业,连续多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深圳大学集成电路方向2020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经达到2013年的3倍,从以前的“调剂生”为主转变为现在“第一志愿考生”为主,其中不乏有大量知名高校的集成电路考生,生源质量已得到大幅提升。学校集成电路方向工程硕士的招生、培养与就业,形成正循环的创新闭环系统,使得学生们报考本专业的热度极大提升。
深圳大学为学生搭建的培养模式,就像“梦想加油站”,让学生成长为行业中的“领头雁”。学校已培养了300余名集成电路工程硕士,根据工作3至5年毕业生的情况调查,近80%的毕业生3年待遇提升率达到300%,5年后平均年薪达50万元,50%以上的毕业生5年成长为企业核心技术骨干、研发组领导或中层干部,不少毕业生已经独立负责并实现芯片量产。深圳振华微电子、国民技术公司等实习单位的实习负责人,高度认可深圳大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态度,不少深圳大学学生因实习成绩优异被留在这些名企工作。
为助力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书写“芯”时代,在芯片产业建立起更多民族品牌,深圳大学将继续先行示范,立足更高站位,用创新的“N+1+X”培养模式“思路”贡献自己的智慧和能量,助力点亮我国芯片人才的“灯塔”,打牢芯片产业发展的地基。
(李岩山 阳召成 靳若凡 林晓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