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传为本 艺习为体 科创为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2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实验课程现场教学 演播厅教学

    2015年,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正式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探索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平台和课程的创新。项目实施5年来,学院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国家战略对文化创意人才的迫切需求,依托理工科大学背景,以课程、专业优化升级改造为抓手,按照国家艺术与传媒人才的培养标准,提出“文传为本、艺习为体、科创为用”的新时代艺术与传媒专业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两大平台、三大课程系列、四大技能训练、“五动”能力培养要求的“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与手段的整合创新,实现了“文理融通”的交叉培养,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创新意识、创意思维和原创能力的艺术与传媒“三创”人才,孵化出两门国家级别一流课程、一个国家级别一流专业建设点、一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门省级一流课程,出版教材10部。成果也积极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助力了“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生整体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新时代理工科大学开办特色化艺术与传媒类教育提供了可参考推广的范本。

    文传为本——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强化学科专业育人功能

    “文传为本”是指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时代要求,学院以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人才需求为办学之本,挖掘并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质资源成为鲜活的课程教学资源,着力培养能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工作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学院联合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非遗中心等省内权威文化单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科学精神传播、党性教育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传习活动和主题性实践教学活动。学院成功获批四川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建立国家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川剧艺术传播博物馆(含数字馆)、科普文创基地、马克思新闻观实践教学基地等跨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开设“戏曲表演”“非遗影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课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文艺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全面贯彻到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育人功效显著提升,融入思政元素的传媒类课程成功入选马工程“精彩一课”。学生现已创作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200余项,获省级以上专业奖项80余项,形成“学生创、学生观、学生评”的体验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校园生态链,同时,学院建成媒体融合环境下的戏曲文化产品全媒体传播普及矩阵,开发致力于戏曲传播的微信公众号“传艺苑”,出版期刊《四川电影界》,制作融媒栏目“这就是三国”“说戏”等。学生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和职业道德得到极大提升,100多名学生获得各级荣誉称号,获奖数量和等级居学校前列,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艺术与传媒类专业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轻人文精神和品格教育的问题。

    艺习为体——完成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实践教学体系

    “艺习为体”是指遵循艺术与传媒的教育教学规律,以艺术创作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搭建跨专业、跨学科教学平台,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培养艺术与传媒复合型人才,回应艺术与传媒类专业教学作为应用型文科的本质要求。实施“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即建立两大教学育人平台,包括校内融媒体联创教学平台与校外产学研协同育人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运行提供保障。重点打造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融媒体实验教学云平台,现已建成西南地区设施设备先进、覆盖专业广、信息化程度高的高校艺术与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人文艺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搭建校外协同育人平台,建立了30多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获批产学协同育人项目3项。学院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等海外名校联合举办教学周,开展融媒体、数据可视化等传媒前沿教学。“三”即三大课程系列,确立包括文化传承与文化素养课程系列、艺能传习课程系列、融合创新课程系列的层级分明、规范严谨的艺术传媒专业课程体系,下含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及核心课程模块、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融合创新课程模块,完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借鉴理工科成熟且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形成以四大技能训练、“五动”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的项目化、模块化、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四”即四大技能训练,包括表达能力训练、业务技能训练、协作能力训练和融合创新思维训练。“五”即“五动”能力培养要求,动脑、动笔、动嘴、动情、动设备。其中基础类实验由独立设置校内校外实验课、理论实验二合一课程及认知探究课程、基础实验技能课程、低年级SRT组成,旨在达到夯实基础的教学目的;综合类实验由综合实验、跨学科交叉及多课程融合的专题实践、小型系统性综合创作、综合实验报告撰写训练组成,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及跨学科跨专业协同创作能力;创新类实验指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与行业一线联系紧密的实验,项目实施内容与方法具有前沿性与创新性的特征,由创新实验、学科竞赛、跨专业联合创作计划“青藤项目”、企业实践、创业计划等组成,并要求学生完成代表性作品认定提交工作。现完成实践教学课程标准制定,开发编制规范化的实验报告手册,实践教学总比例已达到总学分的60%以上,开设260余项实验项目。规范严谨且灵活开放的实践教学改革成功扭转了艺术与传媒类专业实践教学随意化、层级不分明的问题,成为区别于专业艺术院校和综合性文科院校艺术与传媒教学的显著标志。学生创作能力显著增强,基于问题、项目、竞赛开展自主创作的学生团队逐年增多,年均创作课内外作品500多项,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300余项。

    科创为用——强化艺术科技融合,完成专业、课程的升级改造

    “科创为用”是指按照新文科建设要求,主动拥抱科学技术,打造文理交叉融合的课程与专业,开展数字技术赋能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方法的整合创新。充分发挥理工科大学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成熟的实验室建设经验等优势,聚焦专业和课程的升级改造,将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开设虚实结合、互动性强的创新课程,训练艺术与传媒专业学生利用新兴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融合实践创作能力。主要完成三个层次的师资、课程融合改革,层次一:艺术专业内部与传媒专业内部交叉融合;层次二:艺术类专业与传媒类专业交叉融合;层次三:文科类专业与理工类专业交叉融合。开设跨学科专业创新实验班,建设由多个专业共同完成的跨专业联合实践,以适应技术赋能下媒体生态变革和文艺形态演变的现实对人才的需求。

    重点开展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课程教学中引入现代技术,建设具备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特征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金课等线上课程,“基于VR技术的剧场舞台演艺空间认知与体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国家首批一流课程,解决了开展与剧场演艺空间相关的创新型交叉融合实验项目过程中高成本、高消耗、耗时长等问题。校级金课“融媒体多端发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自然纪录片特技摄影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解决了融媒体产品编创发布、自然纪录片特技摄影等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跨专业流程共通的问题,形成了虚拟仿真全流程实验。目前,几个项目学年内浏览数22000余人次,项目参与人数4400余人,承担教学人时数3000余课时,相关经验得到其他高校和业界单位的一致好评,已成功立项国家首批一流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此外,学院还通过建章立制,实施人才培养专项计划,保障各项人才培养改革有效执行。实施学生创作能力提升计划、青藤计划、创作人才孵化支持计划、“下基层、知国情——校地合作计划”、“传艺大讲堂”项目、“弘扬长江精神,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等专项计划,制定“本科教学管理规范”“实践教学管理规定”“课程质量标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学生创新学分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保障人才培养措施的有效落实。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五维度、四过程、三标准、两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体系,保障艺术与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新文科建设呼唤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艺术与传媒类学科被誉为文科中的工科,在新一轮改革浪潮中,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理工类大学背景下的艺术与传媒教育更应处在前列中的前端。作为一个被打下深刻理工烙印的艺术与传媒学院,面对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出奇兵、创特色无疑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理工科大学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完备的实验室建设经验,为学院创特争优提供了扎实的基础。学院紧紧把握时代机遇,在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上已走出一条创新道路,取得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的新成果。(田力 刘翼 胡洋 熊巍 曹飞越)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