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高校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高校推进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发展,实际上是通过劳动教育的实践观,去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学习和应用的目的性,从而以大学生自身的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劳动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新的实践内容和实践目标,不仅引导大学生将自己的思政教育理论学习充分应用到劳动实践当中,充分践行思政教育的理论指导价值,同时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下的思政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强化大学生自身发展的社会价值,从而引导大学生以具体的劳动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
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促进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实践观的培养
苏州大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推进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的协同育人,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劳动社会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于劳动的认识,从而以学生的社会服务带动学生的劳动教育,这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涵,同时也能够培育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道德。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时,强调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需求的适应性,这既体现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同时也赋予了劳动教育的思政教育特性,以人才发展作为劳动教育的目标,不断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的社会应用性。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要从劳动教育内容上做到与当今时代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相适应,不断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使大学生劳动教育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对于大学生劳动实践、劳动素养的要求。同时也要不断强化劳动教育的创新、创造属性,引导学生开展具有能动性的创新创业实践,从而不断践行自己的劳动价值。高校以劳动教育培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大学生人才,应当推进劳动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革新化、时代化,要摒弃传统的劳动教育内容,以大学生的专业实践社会应用作为推动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的目标,强化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指导下的专业发展和专业实践,这样既能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的社会服务价值,同时大学生所开展的专业劳动实践也能够更加符合当今时代劳动教育对于人才发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劳动人才不再是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人才,而是更加具有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创新型人才,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更加明确劳动教育的时代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不断推进大学生的专业实践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推进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与自身发展的统一,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发展质量
苏州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强调劳动教育的育人特性,并且以劳动教育适应于学生的专业实践要求和自身发展要求,推进学生以专业社会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素养。
高校在落实大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时,重视大学生劳动实践与思政教育的统一性,强调劳动教育必须要适应于学生的发展要求,要强化大学生劳动教育下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的统一培育,以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方式引导大学生开展全方面的劳动发展,不仅以劳动教育带动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实践,同时也以劳动教育推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使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发展质量。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时,要将劳动教育内容与专业学科教学紧密联系起来,以劳动教育增强专业教学的实践特性和社会服务特性,同时借助于专业教学能够为大学生劳动教育带来教学和实践上的专业学科属性,从而增强劳动教育的社会实践指导价值。
高校要以专业学科教学和实践为基础,不断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这是开展高质量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础。高校应当积极推动大学生开展具有专业应用属性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引导大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实践需求进行有社会价值的劳动实践,这样不仅在社会劳动服务中提升了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大学生能够借助自己的专业能力开展更高质量的社会劳动实践,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社会劳动服务价值。高校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对劳动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化、分层化,以特定的劳动教育目标引导大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养,将劳动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实现大学生在专业能力、道德品质、个人意志等方面的统一发展。
构建完善的劳动教育运行机制,实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生发展指导
苏州大学制定《本科生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试行)》,以完善的劳动教育运行机制开展对大学生劳动实践的科学指导,使学生的劳动实践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
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时遵循教育规律,强调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化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充分利用自己的教育资源优势,构建起完善的具有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劳动教育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劳动教育效果,同时也深化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专业学科教学当中,不断强化专业教学的实践属性,推动大学生在专业实践要求下开展具有社会服务属性的劳动实践。同时高校要强化以思政教育的育人内涵不断深化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指导性,以个性化的劳动教育内容适应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践需求,从而开展更加具有育人目标和育人价值导向的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效性。高校要构建校园范围内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体系,结合各学院特色,打造“一院一品”的劳动教育品牌效应,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以学生劳动教育服务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这样既能够提升学生参与劳动教育的热情,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对于自身发展和校园发展的作用。高校要将劳动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具有社会服务价值的劳动实践,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劳动行为服务于社会和家庭,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对于劳动的尊重,同时也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
高校要建立起科学的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以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为考察重点,推进劳动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不要过多强调学生的劳动付出,而是要更加重视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以自身劳动素养的提升不断带动自己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同步提升,从而真正实现劳动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杨燕)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