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何以在校园落地生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题内容、载体形式等要求。进课堂容易,进头脑难,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根植于学生心中,在校园落地生根,为学生健康成长铸魂,依然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

    我每天坚持在校门口值班,迎接师生到校。在元宵节早晨,我随机选择了几名学生现场访问,题目很简单:“你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测验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有学生摇头表示不知道,有学生带着疑惑的神情回答“元旦吧?”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名学生知道是元宵节,但当我继续追问“元宵节有什么内涵”时,基本答不出来。最终只有两名学生赢得了我手中的牛年吉祥物。

    此情此景引发了我的深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校园落地,在我看来,充分认同是前提,沉潜融入是核心,体验留痕是关键。

    实现价值认同是“根与魂”。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体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风貌及行为特征。国家的文化命运与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对于处于身心发育关键期的学生来说,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引领,势必会裨益良多、影响深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归根结底在于如何继承和弘扬。学校要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统筹学科安排,创新载体形式,从而引导学生厚植中华文化底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成为持续积累的学习者、用心体悟的实践者、积极主动的传播者。

    形成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框架是“骨骼”。为了能够“发芽开花”,需要将比较抽象且站高位的核心内容分解为可理解、可操作的内容,也就是形成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校课程框架,让优秀文化的落地有支点。

    《指南》明确,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3+2+N”全科覆盖。文化传承的重难点在于落细、落小、落实。因此,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学校要带领各学科积极寻找教学的新途径,形成体现学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架构,渗透到各学科中,形成教学浸润、专题开发和活动拓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可以对音乐、美术、体育、通用技术等采取分类走班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紧密结合。基于学生学习需求,还可以整合多学科资源,开发综合课程。同时要改进教学方式,打造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的教学新样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动起来、活起来。

    在实践体验中产生共鸣是“血和肉”。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贴近性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注重实践养成,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产生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这要求学校努力营造体验式和强调留痕的教育场景,抓住教育契机,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悟中主动践行。当前,学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主要的问题体现在:知识灌输多,内涵把握少;外在形式多,内在体悟少;被动模仿多,主动创新少。《指南》提出“持续开展体验活动、主题活动,强化学生实践体认”,这就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校史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场所的教育功能,因地制宜开展研学实践,创新实践方式,通过文化考察、专题探究、设计制作、社会服务、职业体验等,使学生自觉践行中华传统美德,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教育目的。

    (作者系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校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