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桐常青,精神永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红色足迹

    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大别山腹地。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为革命献身5.5万人;鄂豫皖苏区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兰考,焦裕禄精神诞生地。20世纪60年代,“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在这里带领群众种泡桐、除“三害”。虽然仅在兰考工作了475天,焦裕禄却在群众心中铸就了永恒的丰碑。

    巍巍青山,唱不尽英雄赞歌;滚滚黄河,淘不完英雄故事。站在发展新起点上的河南,通过传承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谱写新时代绚丽篇章。

    情怀

    【红色足迹·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2014年3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一到兰考,就直接前往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人都深受焦裕禄精神的影响,是在焦裕禄事迹教育下成长的。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

    “当总书记看到焦裕禄曾用过的藤椅时,他眼含热泪。虽然已经是第二次来了,但在馆内看到焦裕禄提出的‘干部十不准’时,他依然十分认真地逐字逐句阅读。”曾在2014年为习近平总书记作讲解的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副馆长董亚娜依然记得彼时的情景。

    【红色历史·“把泪焦桐成雨”】

    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口,一棵泡桐树粗壮挺拔,华盖如云。这棵已生长了58年的老树不负期待,桐花再次绽放。

    1990年7月15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有感于焦裕禄精神,写下了《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词中写道:“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此处的“焦桐”,正是焦裕禄干部学院门前这棵树。

    这是1963年,焦裕禄亲手种下的一株小树苗。1962年焦裕禄来到兰考时,兰考正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苦,为了整治“三害”,焦裕禄亲自带头查风口,探流沙,察洪水。了解到泡桐可以挡风压沙,焦裕禄又带领全县干群大规模种植泡桐。焦裕禄去世后,当地群众为了纪念他,亲切地将他亲手栽种的泡桐称为“焦桐”。

    【缅怀】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焦裕禄曾用生命喊出的豪言,如今在兰考已变为现实。目前,兰考县已成为全国粮食一个重要生产基地,全国小麦、棉花、油料生产百强县。两岸的黄河湿地每年都会有大雁、天鹅、斑嘴鸭等200多种野生动物栖息繁衍。

    每年,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聆听焦裕禄的故事,学习焦裕禄精神。截至今年4月,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已接待游客90多万人次。焦桐树下,不少人缅怀静思,共同纪念那个永恒不朽的英魂。

    董亚娜已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从事了28年讲解工作,总有人问她,日复一日讲解着同样的内容,会不会感到厌倦?她说,越讲焦裕禄精神,就越能感受到焦裕禄精神的伟大。“焦裕禄书记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常读常新。”

    信念

    【红色足迹·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

    2019年9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新县的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远眺英雄山上“红旗飘飘”主题雕塑。

    总书记强调,我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红色历史·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新县被民间誉为“将军县”。这里是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部队。

    户户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这是新县儿女用鲜血和生命赢得的至高礼赞。

    【赓续】

    革命博物馆、烈士陵园等是红色基因库。近年来,新县通过讲好党的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加强红色教育

    2020年,由新县烈士家属、红军后代党员组成的新县英雄山党支部揭牌成立;全县近5000件革命文物、365处遗址遗迹登记造册加速推进,其中,已建成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市县级保护单位128处……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新县重温革命历史。2020年,全县共接待游客92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3亿元。“新县会讲好大别山的革命故事,把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县县委书记吕旅说。

    拼搏

    【红色足迹·张庄+田铺大塆】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他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考察调研。他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

    【红色历史·兰考最大风沙口+刘邓大军临时指挥所】

    “冬春风沙狂,夏秋水汪汪。”张庄村,地处九曲黄河最后的一道弯,曾是兰考最大的风沙口,饱受风沙肆虐。1963年,焦裕禄带领工作队在这里组织群众挖泥封沙,栽种刺槐,成功找到防治风沙的良策。

    大别山青龙岭山下,田铺大塆,一个依山傍水、距今有400余年历史的传统村落。1947年,刘邓大军南下时,在田铺大塆设立了临时指挥所。

    【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以红色资源为依托,不断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以产业集群为重点,不断壮大老区县域经济实力。2020年,河南省大别山革命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省近2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

    为了纪念摆脱贫困,张庄村将村里的主干道命名为“幸福路”。“过去主干道是‘雨天一地泥,刮风一脸土’,现在是‘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张庄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庄艳斐说。据了解,张庄村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底的3000元左右,增长至如今的15000元。还建成焦裕禄精神体验教育基地、“兰考四面红旗”纪念馆等,年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

    “老家寒舍”是田铺大塆第一家民宿,店主是村民韩光莹。他说:“现在,我的店平均入住率达到60%以上,每个月的纯收入过万元。”2020年,田铺大塆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全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2000万元。

    “亮出开放、生态、幸福的新名片,需要我们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作示范。”兰考县委书记李明俊说。

    红色传统,正成为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力量支撑。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绸之路”通达全球,米字形高铁网加快形成;6500多万劳动力优势更加凸显,人力资源呈现结构优化、层次提升的良好态势。在革命先辈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感召下,9900万中原儿女正不断拼搏进取,奋力谱写出彩新篇章。

    新华社郑州5月26日电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