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化环境中打好“精神底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高校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价值观塑造尚未成型、情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需要加以正确引导。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在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来说,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十分重要。

    课程思政围绕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深入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只有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为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坚实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关键在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实施课程思政,要结合时代特点,有扬弃地继承,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课程思政核心在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课程思政通过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使学生真正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思政作用在于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课程思政通过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以小故事讲好大道理,使学生形成价值认同和思想共识,增强向心力和凝聚力。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对树立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四个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要结合各门课程特点,科学设计课程内容,讲清楚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变化、与世界的关系变化以及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要通过具体鲜活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细致的现实描述,使学生真正找准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要梳理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比如,通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讲述与中外对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学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合作、学会共享、实现共赢;使学生在国际比较视野中看清中国发展态势和方向,坚定信心。可以结合当下疫情大考中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抗疫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和身边榜样,国家、使领馆、学校为留学生寄送防疫物资的暖心行为,培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中外合作办学的时代责任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力量。要挖掘各学科中老一辈专家学者的报国事迹,通过榜样引领,鼓舞学生坚守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学习,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使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目标远大方能勇往直前,脚踏实地方能行稳致远。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远离不良社会风气,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进行抵制;有助于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校准价值取向,增强诚信意识,培育社会责任,提升心理素质。中外合作办学要开设实践课程,开展广泛调研,将课程思政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做到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作为教育对外开放的直接参与者,是加强中国同世界各国互鉴、互容、互通的重要力量,他们在求学过程中,广泛接触国内外资源,更能直观感受到中国和世界的异同,更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使之转化成为奉献祖国和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撑。

    (作者单位系北京联合大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