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教材,巧用情境设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体系,是各学科教育的共同职责。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前钻研教材,挖掘潜在价值观教育因素

    数学教材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比较少,而且比较隐蔽,但只要教师备课时认真研究,就能挖掘出蕴藏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并加以利用。比如三年级上册《寄书》(小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节,从教材表面看,只是出示妙想和邮政人员的对话:“寄书的邮费分别是多少?一共需要多少元?”教师不妨根据其中的主题图设计类似情境:妙想参加“我为山区孩子送爱心”活动,准备把家里的两捆书寄给山区的孩子们。这样的设计能让学生感受助人为乐的人物形象,也让数学教材变得有血有肉。这样的挖掘和设计,短短的几句话,既不影响数学教材的内容,又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因素融入教材中。

    课堂灵活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借助直观教具和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理解掌握抽象数学知识的过程,它跟道德与法治课、语文课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思想教育点,所以需要教师抓住每一个知识要点和教学环节,抓住有教育因素的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一图一表,独具匠心地进行渗透。

    通过看图读文进行渗透教育:小学数学教材每一节课都通过一幅主题图和相应的语言表述来展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看图、阅读文本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如教学三年级下册《商是几位数》时,通过教材中主题图对“高铁”的展示和文字描述,让学生知道我国高速铁路拥有诸多“世界之最”,从而产生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教师再通过鼓励性语言,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树立长大为祖国再创“世界之最”的远大理想。

    通过提出问题进行渗透教育:数学课堂上,问题几乎涉及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机会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如教学二年级下册《1分有多长》这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现场感受时钟走1分钟的时间长度,做一做1分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然后提出问题:“1分钟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可以做很多事情。你们以前有没有好好利用自己的每个1分钟呢?今后要怎样利用好你的每个1分钟呢?”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受到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教育

    通过解决问题进行渗透教育: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经常会遇到“拦路虎”,有心的教师就会利用一个个问题瓶颈,对学生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当学生解不出问题烦躁不安时,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数学家如何通过不懈努力摘取数学王冠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成功需要不畏艰难、刻苦钻研、辛勤劳动才能实现;而当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思路和方式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数学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但要学会独立思考,也要勇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课后运用作业,延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在学习数学新内容之后,教师可布置学生写一写“我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习过程,梳理所学知识,从而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联的知识、资料,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热爱学习的品质。如学习圆周率的知识时,教师可布置学生从课外书籍、网络查阅有关圆周率的知识,让他们了解祖冲之的故事,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师也可以结合所学内容设计实践性作业,如在学习图形内容之后,可布置学生利用所学的图形知识,为家里、学校或社区设计美丽的展示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对美的感受中陶冶情操;在学习统计知识之后,可布置学生统计家庭成员的用水用电情况,并让学生思考,从家庭成员的用水用电情况想到了什么,从而对学生进行珍惜水电资源的教育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梅云街道办事处梅畔小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