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虎:精益求精助力大国重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工作中的何小虎。 资料图片

    ■聚焦职教能工巧匠系列报道

    近年来,“神舟”飞船上天揽月、“慧眼”卫星遨游太空、大飞机翱翔蓝天等一系列大国重器的横空出世,点燃无数国人爱国激情。毕业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何小虎,是创造中国航空航天奇迹梦之队的一员,他用自己过硬的技术一次次向社会证明,高职学生能想、能干、能行。

    今年35岁的何小虎,年龄不大,却是一位老师傅了。参加工作11年来,他凭借扎实的技术技能和刻苦钻研、持续积累的精神,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了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代表的多型号液体火箭关键精密零部组件的机械加工任务,先后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航天贡献奖”等荣誉。

    何小虎出生在陕西延安一个小山村。“虽然我‘无高智商、无天赋’,但是我有认定目标不放松的‘傻’劲和甘于吃苦的‘韧’劲。”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求学经历,就是何小虎跟自己不断较劲的过程:别人一次能弄懂的知识,他反复学几次;别人一次能干好的实践练习,他加倍地揣摩操练;别人不愿上的课程,他每次都坐在前排做好笔记;为提高技能水平,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实训基地苦练……2010年,何小虎以实操第一名的成绩被西安航天发动机公司录用,从此翻开了他多彩的人生新篇章。

    作为一名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何小虎在工作中深刻体会到,要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他决心穷尽一生磨炼技能,努力离梦想近些、更近一些。

    在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有项关键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即使是高级技师加工,合格率也只能保证20%,严重制约了产品的交付周期。为突破加工瓶颈,何小虎主动请命拿下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那段时间,他吃不下、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这个难题。经过半个多月的试车、摸索、查阅资料,他提出了“设备稳定性”的加工概念,即准确掌握机床最理想的加工时间段进行精密加工,这个思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加工方法,开创了该公司超精密加工的新方法,第一批次试加工时合格率直接提升到90%。

    正是凭着这股子钻劲儿,他先后攻克了多型号火箭有关部件高效切削问题,助力载人航天工程及新一代发动机研制任务的圆满完成,每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

    “年轻人要有一股多干事的傻气,要敢于知难而上。多承担一项任务,就多一个增长才干的机会,吃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累经验、提高能力的过程,这是不可逾越的人生发展阶段。”何小虎说。

    何小虎非常重视将新工艺应用于生产,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他总结出的“小虎操作法”、“四点两线”粗找法、“三点一线”精法,实现异型零件找正效率提高200%;总结的数控设备“极限加工稳定性控制法”,实现了利用普通设备完成精密零件的加工且产品质量100%合格……他的发明“一种铌钨合金冷却液的制备和使用”现已申请国际专利,并有创新技术受理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