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逐梦路 砥砺奋进续华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5-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道德建设月”活动中,“全国扶贫工作先进个人”金梅、“全国三八红旗手”毛晶玥、“师爱铸就无悔人生”的体育教师王学农、“昔日携笔从戎,今朝捐髓救人”的“中国好人”周鑫等师生身边的道德楷模先后走进道德讲堂,讲述真实感人的个人故事,成为激励师生提升道德水平的标杆。

    为适应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学校着力打造了网络评论阵地“红笔网”。“红笔网”长期坚持传播主流声音,开展网络舆论引导,先后获评“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全国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优秀案例”。核心撰稿人胡文江、毛晶玥获评“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榜样,团队中多人获评“全国优秀网评员”。

    学校在学生中开展“知行反思活动”,探索出“知行反思”十大育人载体,形成了育星、树星、颂星、追星的一整套选星示范育人机制,总结提炼了“知我应知、行我当行,知我所行、行我所知,非知勿行、不行无知,三省行之、知行为一”的32字知行要义,激励学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每两年评选一次的“校园知行之星”,已经举办了五届,涌现出近百名学习成绩优秀、思想品德高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学生中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学子。

    目前,“道德楷模”“红笔网”“校园知行之星”已经在校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学校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亮丽品牌。

    担当使命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1年2月25日,参加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金梅,内心激动而自豪。

    金梅是汉江师范学院派驻十堰市竹山县柳林乡公祖村的一名扶贫干部。7年前,她从300余公里之外的十堰市城区来到这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驻村扶贫,足迹遍布村里的每个角落。她心系百姓们的冷暖,真情帮扶每一个贫困户,已成为深受乡亲信赖的贴心人、脱贫致富的引路人。金梅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金梅不忘为民初心,勇担时代使命,将自己的满腔智慧奉献于脱贫攻坚事业,无疑是“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理念的积极践行者。而在汉江师范学院,扎根祖国辽阔大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

    近5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果质量取得新突破,社会服务能力迈上新台阶。

    学校加大科研平台扶持建设力度,建强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基地在汉水流域文明研究、汉水文化成果推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取得重要成果。学校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农村教师发展中心等18个校级科研平台。加大重大项目申报力度,强化项目管理,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取得双提升,国家级别科研项目实现新突破,省部级科研项目实现新增长。

    学校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充分发挥科研平台人才优势,将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打造、十堰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在推介武当文化、建设新车城、保护水资源等方面提供了智力支持,贡献了汉师力量,谱写出高校知识分子“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诗篇。

    汉江师范学院副教授胡玉胸怀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的环保梦,他负责学校南水北调中线生态文明研究中心,长期投身于地方水资源保护的科学研究和科普工作。

    2017年,中心联合一家环保服务机构启动“民间河长”计划,吸引了300余名“民间河长”的热情加入,成为当地河流保护的重要力量。胡玉作为当地“民间河长制”的发起人,带领团队依托河长们收集的第一手数据,编制多份当地河水流域污染风险点位图,围绕当地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关注的“五河”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等难点问题开展研究,撰写研究报告,为地方政府部门科学、精准、高效治理不达标的河流提供专业指导,深受地方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赞誉。胡玉和他的团队荣获“湖北省河湖长制示范人物”称号,学校也成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

    时代催人奋进,蓝图鼓舞人心。进入新发展阶段,汉江师范学院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永不懈怠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在“十四五”期间开好局、起好步,在鄂西北这片热土上继续谱写教师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张玲)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