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党 星耀童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革命与建设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批少年英雄。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红军长征中年龄最小的战士向轩、不惧风雪保护集体财产的草原小姐妹……在民族危亡之际,在集体利益面临威胁之时,他们与父辈一起,用果敢与勇气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今天的中国,山河无恙,岁月静好。今天的儿童,正在祖国的呵护下茁壮成长。他们再也不会遭受那些少年英雄们当年遭受的苦难,但是在建党百年这个特殊的“六一”儿童节,我们仍然要重温英雄们的故事,并向他们致敬,希望今天的儿童能学习他们的精神,听党话,跟党走,时刻把祖国和人民放在心上,努力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孩子。

    刘胡兰:誓死抗日的少年英雄

    连绵巍峨的吕梁山,见证了吕梁儿女奋勇抗击日寇的连天烽火,更见证了70多年前的那个傍晚,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5岁。她为了一种信念,毅然走向了那滴着鲜血的铡刀,她就是刘胡兰。

    1932年,刘胡兰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小年纪,便对黑暗的旧社会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山西人民开展救亡运动,文水县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从此,刘胡兰开始逐步接触革命。

    1942年,文水平川第一支儿童团在云周西村成立,10岁的刘胡兰担任了儿童团团长。她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站岗、放哨、送情报。

    有一次,八路军包围了敌军的一个团,县妇女部长奉命组织民兵担架队支援前线。刘胡兰和几名妇女也要支前。部队首长劝她们:“前面正在打仗,很危险。”刘胡兰果敢地回答:“战士们都不怕,我们是女民兵,也不怕。”她们在前线不但为伤员包扎伤口,还帮助战士们运送弹药,一直忙到天黑,战斗结束才撤回来。这时的刘胡兰才13岁。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部队占领了文水县城,解放区军民被迫拿起武器,保卫抗战的胜利果实。1945年11月,刘胡兰参加了文水县党组织举办的妇女训练班。回村后,她担任云周西村妇救会秘书,与党员一起,发动群众斗地主、送公粮、做军鞋,动员青年报名参军。1946年6月,她被批准为中共候补党员。那一年,她才14岁。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进犯文水县城。为保存革命力量,文水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留下部分同志坚持斗争。她以自己年纪小、熟悉环境为由,主动要求留下。党组织同意了她的请求。她和留下的同志一起向各村党组织传达党的指示,组织群众掩埋粮食,并配合武工队镇压了反动村长。

    1947年1月12日,刘胡兰被国民党军和地主武装抓捕。在敌人的威胁下,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敌人没有办法,将同时被捕的6位革命群众当场铡死。但她毫不畏惧,从容地躺在铡刀下,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姐姐性格刚烈。她被敌人带走时,特意把奶奶生前留给她的指环摘下,并取出手绢以及一个用完却没扔弃的万金油盒,交给了母亲。母亲当时不解,事后才意识到,姐姐既已把最珍视的东西留给亲人,就是决意与敌人决战到底。”刘胡兰的妹妹刘继烈回忆说。

    1947年3月下旬,毛泽东带领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途中,听说了刘胡兰英勇就义的事迹,并得知她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才15岁。毛泽东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8个大字。

    当年的云周西村如今已改称“胡兰镇”,那棵见证先烈被捕的小柳树,枝开叶散,生命力依然顽强。少年英雄,精神永续。

许光:志在报国的儿童团团员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上世纪70年代,电影《闪闪的红星》让无数人记住了影片的主人公潘冬子,这个长着黑圆脸、大眼睛的小英雄,成了一代代中国青少年的偶像。而在戏外,许光正是潘冬子的原型之一。

    1932年,许光父亲随红四方面军由大别山转战川陕,从此父子相别多年,不足3岁的许光跟着祖母和姑姑,开始了逃亡的日子。

    一次,敌人扫荡根据地,下令放火烧山,姑姑带着许光在山洞里躲藏了三天三夜,头发都被烧焦了。后来,姑姑冒险下山给他讨来几块硬窝头充饥,终于保住了许光的性命。

    电影中,“人小鬼大”的潘冬子积极参加对敌斗争,敌人对根据地进行严密封锁,试图不让一颗粮食一粒盐进入根据地,冬子想出“妙招”,将盐化成水躲过了敌人的搜查。破除吊桥切断敌人退路,和小伙伴椿伢子为游击队递送情报……这些机警应敌的桥段曾深深刻在几代人心中。

    “天是房,地是床,野菜野果当干粮”。现实里,许光也是小小年纪就参加了儿童团,一边逃难一边斗争,在大别山深处亲历过九死一生。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期待着父子重逢的许光,在解放时仅有5万人幸存的新县大别山区顽强地活了下来。和冬子一样,他的愿望是找到父亲。

    1948年,映山红盛开的时节,在父亲老战友的帮助下,许光和祖母终于在山东与父亲团聚。当被问到将来想干什么时,许光坚定地说:“我想当兵,和父亲一样报效祖国!”

    参军入伍后,许光先后在华东军政大学山东分校、第十二步兵学校、第五航空学校等地学习,并成为新中国第一批本科学历的海军军官、北海舰队的首批舰艇长。

    在山东文化速成中学学习时,许光讲述了童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打动了他的班主任李心田。之后,李心田结合若干人物的革命故事,创作出了小说《闪闪的红星》,后来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风靡大江南北。

    巍巍大别山,养育无数英雄儿女。老区在光荣称号的背后,还有着贫困和落后。为了代父尽孝照顾年迈的祖母,许光打点行装,悄然回到了故乡新县,从此再未离开。如今,许光的墓地距离父亲的墓地只有几十米,他再一次回到了父亲的身旁。

    “没有了惊心动魄的枪声,没有了那千疮百孔迎风飘扬的战旗,爷爷的墓碑上,红五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父亲的墓碑上,金色的党徽在灼灼闪烁,与满山的映山红交相辉映。”许光大女儿许道江如此说道。

    秦培伦:机智果敢的地下情报员

    筐底、衣缝、鞋帽、高粱秆……只要能藏东西的地方,小英雄秦培伦都曾藏过信件。9岁正式担任地下情报交通员,15岁牺牲。六七年间,秦培伦冒着生命危险,成功传递了许多重要情报,被誉为“比肩刘胡兰的少年英雄”。

    秦培伦乳名“秦三”,是山东省平阴县洪范池镇丁泉村人。他的父亲秦子玉名义上是村公所炊事员,其实为中共地下交通员。

    年幼的秦培伦常常到父亲工作的地方玩耍,有时候秦子玉脱不开身,就会将一些容易送的信让秦培伦送,他每次都能有惊无险地完成任务。慢慢地,秦培伦得到了党组织的认可,认为他小小年纪却勇敢机智,就正式让他承担起了区里的通讯工作。这时他才9岁。

    成为正式的地下情报交通员以后,秦培伦常常需要独自执行送信任务,他就以讨饭、拾粪、探亲为掩护,骗过敌人的盘查,传递情报。

    1941年,我方情报人员得到了东阿城内日军要“扫荡”山区的消息。为了保存抗日力量,急需把情报报告给驻在任庄的县政府和县大队。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秦培伦的肩上。从丁泉村到任庄必须经过敌人的石碑子碉堡。为了躲过敌人的搜查,秦培伦把信用柳树条子别在粪筐底,上面盖了一层粪,背着粪筐装作拾粪,安全越过了敌人的碉堡,及时将信送到了目的地。县机关马上转移到大寨一带,避免了日、伪军的袭击,保存了革命力量。

    在送信的过程中,秦培伦也常常会遇到危险。有一次被日军挡住了去路,虽没翻出情报,却被日军用枪托子打了一顿。然而,秦培伦没有退缩,因为他知道每一封信都关系着战争的胜负,关系着父老乡亲们的生命。想到这些,他总是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拼上命也要闯过去!

    历经千难万险,秦培伦成功送出了大量情报。渐渐地,就连敌伪人员也知道了他的大名。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进攻平阴县后,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和机关都转入黄河北岸。因环境恶化,部队流动性大,组织上考虑秦培伦年幼,就把他留了下来。没想到,丧心病狂的地主“还乡团”连小孩子也不放过。8月的一天,秦培伦从村南挑着绿豆往家走的时候,被“还乡团”逮捕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