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向党 星耀童年
在敌人的甜言蜜语和严刑逼供下,秦培伦咬紧牙关,没有透露一丝一毫党组织的信息。在这里,秦培伦英勇就义,年仅15岁。
如今,70多年过去了,秦培伦的故事和精神依然在沂蒙山的红土地上流传着。每年清明节,附近学校的师生和群众都会自发到他的墓前祭扫。
向轩:意志坚定的长征最小红军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一年之后,红二、六军团2.1万人从湖南省桑植县的刘家坪、瑞塔铺、县城等地出发,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的率领下,踏上漫漫征途。
冲破枪林弹雨,越过雪山草地,长征路漫漫……一位年仅9岁的小战士向轩,是长征红军中的最小一员。
向轩出生于革命家庭,是“湘西双枪女英雄”贺满姑的儿子、贺龙元帅的外甥。他还不到两岁的时候,母亲贺满姑被反动派杀害,之后与大姨贺英一起生活。
识字、骑马、习武、打枪……在贺英妈妈的指导下,向轩从小意志坚强、立志从军。
“走,快走……找大舅,别回头。”就在向轩7岁那年,亲眼看到贺英妈妈倒在血泊中,无助与慌乱中听到她断断续续的叮嘱,从她手中接过沾满鲜血的两支手枪和四块银元,向轩泣不成声……
一直跑、不回头,心里默念着贺英妈妈的叮嘱,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向轩朝着深山跑去。黑夜中,一颗子弹从身后飞来,击中了向轩的右脚踝。不久,他伤痕累累、筋疲力尽,晕倒在途中。
“一直向西,找大舅,找红军。”第二天醒来之后,向轩沿着山路一直向西,拖着受伤的右腿,一步一个血印。
终于,向轩见到了贺龙。然而,考虑到红军生活条件艰苦、战争危险重重,贺龙想把向轩送回老家。但向轩立刻举起右手,庄严地敬了一个军礼,并坚定地说,“贺英妈妈临终前让我找大舅,找红军”。
抚摸着向轩的头,贺龙将贺英留下的手枪送给他,并发给他一套军装。就这样,向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通信连的一名小战士。
1935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开始长征,向轩也跟随大部队,踏上了一条充满坎坷与挑战的长征之路。
调皮、打闹、闯入稻田……此时,9岁的向轩已是红二、六军团司令部通信班副班长,但在他的回忆中,自己仍是个孩子,自称“小鬼”。
长征路途艰险,组织为队里年纪较小的三个孩子配了一头骡子,让他们换着骑。但是,向轩总是把机会让给其他人,自己像大人一样咬牙坚持。
即便是在感冒发烧中,他也与大部队一起爬过寒风凛冽的大雪山;与成年士兵一起站岗、放哨、执行任务……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向轩挺过了一道道难关,最终随部队到达陕北延安。
在陕甘宁边区,向轩怀着兴奋激动的心情,第一次接受正规教育。他认真、勤奋,从小学、中学一直进入抗大读书。之后,他再次投入战斗,保家卫国。
龙梅、玉荣:不惧风雪的草原小姐妹
50多年过去了,“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不惧风雪保护羊群的故事,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那是1964年2月9日早晨,12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替阿爸去为生产队放羊。看到村庄附近的草滩被积雪覆盖,羊儿难以觅食,姐妹俩便商量着把羊群赶到远一点的地方。
没想到,到了中午,草原上突然乌云密布,紧接着,暴风雪不期而至,凛冽的西北风伴随着大片大片的雪花向姐妹俩袭来。龙梅和玉荣赶紧把羊群往家的方向撵,可是,受到惊吓的羊群,已经乱作一团。
雪越下越大,视线越来越模糊。羊群跑到哪里,龙梅和玉荣就追到哪里,此时的她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羊群保护好,集体的羊一只也不能少。
“饿的时候,我们就从草地上捡一把雪,吃一口解渴。我们就是这样坚持下来的。”玉荣回忆道。
在与风雪搏斗的一天一夜里,龙梅和玉荣已经走出了70多里路,姐妹俩整整在暴风雪中奋战了近20个小时。
第二天清晨,龙梅突然发现妹妹的靴子不见了,可是玉荣已经冻僵了,根本没有感觉到自己的靴子已经不在脚上。龙梅想把靴子脱下来给玉荣穿,但是她的脚和靴子冻在了一起,怎么也脱不下来。
为了追回走远的羊群,龙梅把妹妹安顿在小山坡避风的地方,将自己的白茬皮袄脱下来盖在她身上,自己只身去追羊群。
上午11点左右,邻村牧民哈斯朝禄和他9岁的儿子,在白云鄂博火车站附近发现了龙梅和羊群。随后,玉荣也被工人们找到。当工人们把玉荣从厚厚的积雪里挖出来时,她已经奄奄一息,被紧急送往白云鄂博矿区医院抢救。
经过一天一夜的全力救治,姐妹俩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由于冻伤严重,龙梅失去左脚拇指,玉荣右脚膝关节以下和左脚踝关节以下截肢,落下终身残疾。
在这一天一夜的20多个小时里,姐妹俩用生命保护了羊群。384只羊,只失去了3只。
1964年3月,《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暴风雪中一昼夜》,详细报道了龙梅和玉荣两姐妹的英雄事迹。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亲自到医院探望姐妹俩,并亲笔题词:“龙梅、玉荣小姊妹,是牧区人民在毛泽东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接班人。”随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授予龙梅、玉荣“草原英雄小姐妹”光荣称号。
不久,龙梅、玉荣的感人事迹相继被改编成话剧、电影、连环画等,并被编入小学语文课本。“草原英雄小姐妹”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精神”的代名词。
(本版文章由本报记者刘博智、梁丹、张东、焦以璇、董鲁皖龙综合整理)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