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歌从这里唱响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伴随着歌声,在江西省兴国平川中学校门口的广场,青年毛泽东铜像长身而立、气宇轩昂,他旁边的石碑上则刻着“娃娃司令”、开国上将萧华作词的《长征组歌》。
两个建筑,凝结了平川中学近百年的红色记忆。
近一个世纪前,毛泽东来到兴国,下榻平川中学旧址、今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潋江书院,并在此举办了“兴国县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年仅13岁的学生萧华参加了培训,并在一年后正式成为一名中共党员。
“近百年来,平川中学一直站在兴国革命斗争的最前列。”隔江相对,在距离书院6公里的新平川中学校园里,学校团委书记刘梦琦正在给高二学生们讲述学校的红色传统:
1923年,在清朝学堂潋江书院院址上,江西私立平川中学成立。3年后,兴国县第一个中共组织——中国共产党兴国县支部干事会在这里“诞生”,黄埔军校毕业生、学校教员胡灿、鄢日新等担任干事。从此,平川中学成了这个赣南小城接受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和马列主义的重要窗口。
1927年冬,学校举办“平民夜校”,工人、平民可以免费上学,学校免费供应灯油、书籍,进步师生轮流讲课,宣传革命思想。
1929年以来,毛泽东七到兴国,举办土地革命干部训练班,亲自制定《兴国县土地法》,完成《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等。
……
“老师常常说起你们的故事,你们对我来说,是特殊的存在。”讲台下,仔细聆听着的高二学生黄雅楠,提笔为这些先辈写了一封信,“17岁,我和当时的你们有着相仿的年纪。时空交错间,我有幸认识了少年的你们……”
黄雅楠说,自己从小生活在书院附近,但第一次全面、深入地了解这里,还是高一时的那次新生入学教育。
参观校史馆、潋江书院,寻根溯源传承校园红色文化;开发红色校本课程,连续开展21届人文节;为纪念学校优秀党员教师而设立远谱杯、振荣杯作文大赛……“在平川中学,我们用活动、环境、身边榜样赓续红色血脉,引导学生争当时代传人。”刘梦琦说道。
有红色基因的传承,还有红色精神的践行。从1982年开始,平川中学的师生进行了一场持续39年的爱心接力长跑。
土地革命时期,兴国23万人口中参加红军的就有9.3万人。在长征路上,兴国籍战士牺牲超过1.2万人。有人曾说,长征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兴国人倒下。
在当地,树成林人未归的故事不胜枚举。岁月流逝,失去亲人的红军遗属关怀问题让学校师生挂心、揪心。
1982年,平川中学高一(2)班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始利用节假日走出校园,走进红军遗属家,为老人梳头、洗脸、整理家务、帮做农活……青春之光照进了无数暮年。
进入新世纪,随着红军遗属相继离世,平川中学又将这一行动拓展到了其他孤寡老人。39年间,参与学生达3000多人,照顾的老人达四五百人。
建校之初,因地处潋江、濊水两河交汇处的平缓地带,学校得名“平川中学”。如今,近百年来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弱小到强大的河水依然流淌,新时期的平川精神在这里依然高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