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诸”多美好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书香氤氲,尽善尽美。山东省诸城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的故乡。在这片历史悠久、充满希望的沃土上,有一所尚学、勤学、笃学、博学的学校——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

    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始创于1952年,是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学校课程领导力项目试点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山东省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学校肩负时代使命,秉承校训“为实现理想走进来,为服务人类走出去”,全面开启家校共育工作,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走出了一条具有新时代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位一体 

    创新家校互动模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全国教育大会明确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家庭教育,关系孩子的终身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将家长学校工作纳入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以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为两翼,成立家校社合育服务中心,开展了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家校社合作工作,比如实行“开门办教育”,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手机号码全部公开,提升教育透明度;设立“学校开放周”“课堂开放日”,邀请家长进学校、进课堂、进考场,增强合作的有效性;启动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鼓励班级家长和教师参与家庭教育志愿者的学习;运用微信群,搭建家校交流学习平台;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组织家长会,尝试家长会提质增效的改革与创新,鼓励家长利用个人优势和特长,组织形式多样的家长会;定期发放家庭教育指导菜单,督促家长自主学习,提高家长群体的家庭教育观念;通过调查问卷、家长委员会成员座谈等形式听取家长建议,改进工作;充分发挥班级、年级、学校三级家委会的重要作用,促进家校的强有力联合。

    线上线下

    落实家长学校课程

    学校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求出发,以班级为单位,落实落细“一年四次八课时”家长课程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家长学校授课活动,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

    线上课程主要安排在节假日、周末、寒暑假,采取“学习故事导读—观看导课视频—作业巩固—拓展延伸”四步学习法;线下课程以班级为单位,采取“问题引入—播放导课视频—讨论总结—布置作业—视频巩固”五步学习法。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家长,科学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初一设计“培养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初二设计“亲子冲突并不可怕”,初三设计“如何缓解考试压力”。

    此外,学校每学期还特邀国家心理咨询师或市“亲子共成长”讲师团和专家团的成员为学校教师和家长作“父母大讲堂”专题报告会。借助专职心理辅导的力量,针对单亲家庭或隔代养育家庭,开展专题研讨,共同寻找育儿良方;针对因家庭问题导致心理、行为异常的学生个体,开展青春期教育、心理游戏等,努力使家长学校起到“解决疑难,促进办学”的目的和效用。

    教师家访

    搭建家校共育桥梁

    教师家访,是学校的常态化工作。每学年,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级部领导、学校领导分层“承包”学生,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全体教师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交流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填写好家访记录本。同时,学校提倡科任教师联合家访,加强家校合力。级部重点学生分层承包给级部领导和学校领导,每学期至少家访3次。

    为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学校积极创新构建家访工作新模式,坚持“四到家”(把关心关爱、教育政策、意见征求、专业技术带到学生家)、“三带回”(带回家长的心声、带回家长的建议、带回家长的诉求)、“三落实”(抓好教师、班级、学校层面的跟踪落实),为家长提供专业化、精准化、个性化、全程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一系列的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观念已有很大改变,家长主动完成家庭教育作业,主动向教师询问孩子在校情况并反馈孩子在家的情况,配合学校做好家庭教育工作。社会、社区等与学校积极合作,共同维护学校及周边的治安情况,社会各界也积极给学校管理献计献策。“金栗、中天”奖教助学金的设立、第十二届家长委员会和第二届办学理事会的成立,开启了家校社的密切协作、盘活社会资源、携手全力育人的战略新局面。

    筑梦新时代,奋斗新征程。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诸城市第一初级中学,乘风破浪,砥砺前行,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和胸怀,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进发。

    (王桂元 曹升金)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