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 供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对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强调,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践行新时代中国精神,归根到底要把精神写到实践中,把气质和品格升华还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社会动员和精神激励的重要武器,也是开展社会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做法。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进步、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时代,也是中国精神大发扬、大振奋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他身体力行地倡扬中国精神,激励全党和全社会践行中国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熔铸中国品格,凝聚中国力量,确立中国价值。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培育和弘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亮丽的中国风景,也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发出的璀璨光芒。

    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思想蕴含

    中国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界、社会生产和思维世界作斗争的过程中锤炼和培育的精神气质和精神品格,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统一。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共同思想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道德情操的综合;时代精神是在具体时代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先进的、积极的且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新时代中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展示出来的精神,它既是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也是时代精神的培育和发扬。

    新时代中国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融合。爱国主义起源于人们对自己的祖国、文明和民族的热爱和认同,是千百年来凝结而成的深厚思想情感和价值理性。爱国主义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和要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汇聚成为中华民族牢不可破的共同精神特性。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中华民族保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革新的时代品格。新时代中国精神集民族性和时代性于一体,以爱国主义为崇高原则,以改革创新为显著品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彰显时代气息和精神魅力。

    新时代中国精神反映中国人民的思想特性和精神特质。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代表并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特殊追求和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的特质、禀赋不仅铸就了绵延几千年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源泉,也是新时代中华文明和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在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新时代中国精神必将焕发出新时代中华文明的光彩,升华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彰显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

    新时代中国精神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孕育的伟大精神。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迈入了新阶段。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同时也培育伟大精神。新时代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培育和弘扬新时代中国精神不仅恰逢其时,也正当其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毫无疑问,完成伟大事业、推进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始终需要伟大精神,尤其需要继续发扬新时代的斗争精神、进取精神、实干精神、创新精神和牺牲精神。因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新时代中国精神不但能够得到创新,而且也一定会得到创新。

    提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生动实践

    新时代是孕育和激励中国精神的时代,也是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他率先垂范,不但提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新理念新论断新观点,而且身体力行地倡导弘扬中国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创新发展树立了典范,也为提振新时代中国精神指引了方向。

    提倡弘扬红色革命精神。红色革命精神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的重要精神支撑,也是新时代需要继承并持续弘扬的精神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早年在地方工作期间,就曾亲自撰文概括“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数十次考察红色革命圣地,重新阐释和提倡弘扬苏区精神、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强调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新时代尽管没有了过去革命战争年代的熊熊战火和硝烟弥漫,但仍然需要与国内外敌对势力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仍然需要坚定的革命精神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因此,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在新时代非但不过时,反而极其迫切、极端重要。

    培育振奋新时代的创业精神。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业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需要不断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他要求发扬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铁人精神,对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的模范人物的精神大力褒扬;他号召弘扬劳模精神,要求发扬塞罕坝精神、螺丝钉精神、钉钉子精神、企业家精神,为新时代干事创业鼓劲加油;他提出上海精神、丝路精神,为中国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精神种子;他提倡发扬五四精神,倡导全社会特别是青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负伟大时代。2020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又提倡弘扬西迁精神、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特区精神、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一系列中国精神,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精神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对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的强调,与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的优良传统相承接、与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相协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和目标相适应,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应时之需、应运而生、应变而新的创造性的国家治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基础,指引了方向。

    践行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根本要求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锻造并振奋新时代中国精神。只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新时代中国精神就一定能够得到更好的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一定能够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精神的继承者、创造者和引领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精神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培育和弘扬中国精神也成就了中国共产党。践行新时代中国精神应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深学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的重要论述,发挥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保障作用,为践行中国精神定向导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是中国人民的精神。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精神的承载者。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有异常浓重而真挚的人民情结,他强调:“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进入新时代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也成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价值归依。继承中国精神的民族性、发扬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坚持中国精神的人民性,这是践行新时代中国精神的根本要求。

    坚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都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只有坚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才能为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培育弘扬和创新发展找到最深厚的土壤。坚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立足中国现实、脚踏中国大地、面对中国实际,在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弘扬敢干实干、埋头苦干的精神,培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新时代中国精神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并驾齐驱、同向同行。践行新时代中国精神,归根到底要把精神写到实践中,把气质和品格升华还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弦歌不辍照芳华     下一篇:创新传承中华文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