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学党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为“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共安排了6课内容,其中《中国有了共产党》《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富起来到强起来》以时间为脉络,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历史与儿童的生活距离遥远,如何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儿童走近历史、触摸历史、感悟历史?

    聚焦人物故事,让党史有血有肉

    我国的近现代史就是一部革命先辈们不甘屈服、奋起抗争、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历史。历史教学不仅要呈现史实,更重要的是儿童的人文情怀。儿童天生喜欢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聚焦党史中的英雄人物和故事进行教学,让党史生动地呈现在儿童面前,才能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有效涵养儿童的精神世界。

    《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述李大钊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李大钊所处的北平局势越来越严峻,他成了军阀通缉的要犯,他为什么依然坚持留在北平工作?李大钊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严守党的秘密,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为什么他不惧怕死亡呢?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被深深震撼的同时,感受到了李大钊同志坚定的革命信仰和勇于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中,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段历史中的模范人物也有很多,比如: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的邓稼先、勇于献身的“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人民的勤务员雷锋等等。课堂上,教师以召开“红色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讲述英雄故事,通过分享与交流,学生就能认识到英雄模范人物的艰苦创业精神与新中国建设成就之间的关系。

    突破时空距离,让党史可感可触

    儿童生活经验不足,人生阅历尚浅,生活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更是很难理解历史人物所处的生活境地,进而不能领悟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革命精神。要突破儿童与历史时空距离远的难点,教师可以借助文物、图片、歌谣等载体让学生走近历史,以触动学生心弦的体验,让儿童真正感悟到党史背后蕴含的红色精神。

    比如在教学《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中“走向胜利”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设计了“观看文物—探寻故事—感悟精神”的探究活动,即通过走进西柏坡纪念场馆,探究文物背后的故事。教师创设了“地图上的故事”“电报里的故事”“数据中的故事”三个探究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相关的文字材料、文物、数据等资料,结合教师提供的探究思路进行学习。

    从以上几个情境的探究中,学生自然而又深刻地领会到,中国共产党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正确的指挥,靠的是我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靠的是老百姓的支持。在这里,“西柏坡精神”不是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而是学生从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里触摸到并真正理解的红色精神。

    又如《富起来到强起来》一课的教学,教师设计“祖孙三代比童年”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比较祖孙三代童年的巨大差异,将实物或者照片带入课堂,引导学生对比感受,体会人民生活发生的巨变,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对接实际生活,让党史有声有色

    历史是具有发展性的,往往与现实密不可分,今天的生活与历史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教师要善于捕捉历史与现实的联结点,引导儿童从熟悉的现实生活走进历史,让历史在儿童眼中变得鲜活起来。

    以《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一课的教学为例,怎么引导儿童感知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的激动和自豪呢?教师从说一说“国庆节我们如何庆祝”切入,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谈论人们纪念国庆的形式:比如,有人取名为“建国”“国庆”,据统计,自1949年以来取名“建国”的人超过100万。学生通过讨论和采访,知道了这个特殊的名字承载的是无数中国人民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饱含着中国人民最朴素的家国情怀。

    人们还会守候在电视机前观看盛大阅兵仪式,有些人特地赶到北京天安门去参观升旗仪式,衢州市民还录制了衢州版的《我和我的祖国》,大家纷纷转发传唱。学生们记忆最为深刻的是2019年的国庆节,学校组织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大型活动,人人参与其中,为祖国母亲庆生。师生一起回看活动视频,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学生的爱国热情被再一次点燃。

    融入地方特色,让党史可亲可近

    革命传统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除了用好教材中的资源以外,还应该挖掘和有效利用地方红色资源开展教学,融入地方特色的课堂会让学生觉得历史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亲近感。

    衢州的红色资源丰富,有位于开化县的中共闽浙赣省委旧址、衢江区灰坪乡的千里岗纪念馆、龙游县县庙下乡的傅春龄故居、江山市的大陈北上抗日纪念馆等。教师根据教材学习的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准备、课中学习以及课后拓展中融入地方红色史实内容,加深学生对党史的理解。

    以《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在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及伟大意义之后,教师适时引入“旗杆巷18号的故事”进行深入的学习。

    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及材料:

    80多年前,中共衢州支部就诞生在旗杆巷18号的老宅里。1926年12月,共产党员、省农工指导员吕雄来到衢州。他的工作就是宣传革命思想,开展工农运动,发展共产党员。1927年1月,吕雄先后发展了柯城的华月峰、周石华、程本一等人加入共产党组织,并成立了中共衢县支部,吕雄任党支部书记。同年2月,中共衢县支部改名“中共衢州独立支部”。慢慢地,衢州地区的革命火种燃烧了起来。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学习,活动一:探究诞生背景和发展过程——了解衢州地区第一个共产党支部是在什么背景下诞生的,后来衢州地区的党组织又是如何发展的。活动二:开一个红色故事会。在这里,外交部原副部长徐以新参加了革命;在这里,六位烈士血洒黎明,英勇地牺牲在胜利的前夜。学生了解这些故事,在班级分享故事。活动三:做个小小讲解员。学生们实地参观,录制视频进行云讲解,将家乡的红色故事以视频的方式进行宣讲。

    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主题探究、实地研学、云讲解等活动,将地方红色文化跟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在活动中,学生对“中国有了共产党”的大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家乡红色历史的了解,知道了“衢州有了共产党”的小历史,体会到原来党史与我们如此之近。

    党史只有贴近儿童,采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走近儿童,才会变得可感可触、可亲可近,红色文化的种子才能自然而然地在儿童的心田生根发芽。

    (作者系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道德与法治教师,高级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