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能接受独立思考的孩子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如何独立思考:跨越认知陷阱 建立科学思维》
[美]史蒂文·诺韦拉 等著
中信出版集团

    最近和一群中年朋友在网络会议里聊天,其中几位对时下互联网上各种无脑反智的内容颇为忧虑。在一个不确定性陡增,噪声大过真相,观点极化,价值观撕裂的时代,他们很担心自己每天黏在屏幕上的孩子会成长为“混乱的一代”。最后大家的共识是:越是如此,越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话说回来,作为父母我们真能接受独立思考的孩子吗?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任权威,而独立思考意味着不盲从于权威,这本身就是对父母极大的挑战。可是,如果孩子无法学会独立思考,又怎么算是真正的长大呢?

    《如何独立思考》的作者史蒂文·诺韦拉和他的那些兄弟都是敢于质疑权威的孩子。随着成长,他们慢慢发现大人也不是每次都能达成一致意见,可见他们之中有些人可能错了;他们发现无论专家、领袖、宗教人士都有可能犯错,比起人,真相与常识更加可靠;他们甚至还发现原来所谓科学也依然是一种权威,如果说这种权威有什么可取之处,那就是它在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中前进。可是另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如果可以一直仰赖的对象不见了,我们又该如何判断哪些可信,哪些又该存疑?这两个贯穿本书的问题正是“科学怀疑论”的精髓。

    作者的女儿曾经问他一个问题:“恐龙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的孩子问你这个问题,你又会如何作答呢?在陪孩子看过无数关于恐龙的电影和绘本后,你自己有没有想过那些形形色色的恐龙,是依据什么涂上的颜色呢?毕竟,我们现在只发现了骨骼化石。作者没有像很多家长一样急着给出答案,只是反问了一个问题:“嗯,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它们的颜色呢?”然后他沿着这个问题和孩子继续探讨下去。答案经常是暂时的,探索才是一生的;告诉你的孩子不要轻信眼前的一切,就是他学会鉴别谎言的第一课。

    关于如何面对孩子的提问,作者还告诉我们:“得承认自己的无知,甚至承认连科学家也不知道答案。这并不是什么坏事。实际上,大多数问题都没有完整的答案。你可以尽你所能回答已知的那部分,也必须承认尚存在科学家还没搞懂的问题。这样做可以让孩子知道: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任何事物都可以怀疑;知识不是绝对的,不断会有新的发现;没有绝对的权威,任何观点假如能够成立,只不过是目前刚好有证据支持罢了。”其实,父母这样的姿态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世界是我们的,更是你们的”,“你们将比我们知道更多”,“人生就是一个提问和探索的过程”。家长的权威并非来自无所不知,只是他们试错的次数更多,提问和探索的经验比孩子更丰富,知晓更多的思维陷阱。

    这不仅是一本解析独立思考能力的书,也是一本养育之书。作者写道:“作为父母,具有批判思维能力不但意味着知道如何正确对待备孕及抚养下一代等科学问题,也意味着知道该如何让孩子们长大后学会理性思考。”在回忆自己童年的成长时,作者说:“我热爱科学……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里至少有一位大人热爱科学,并从小就如此教导我们。”身教胜于言传,如果我们总让孩子学习,自己却从不学习,那就等于一个自己做不到的领导却不断地苛求下属,只会引来逆反。我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对学习没有热情,究其根本,孩子也许不是对知识没有兴趣,而是对提问和探索失去了兴趣。当任何问题都只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当权威们永远不能被质疑,当与考试无关的奇思妙想被认为是胡思乱想,我们又怎么会有好奇和探索冲动呢?

    如今家长都知道和孩子度过的有质量的时间就是最好的教育,但是什么叫有质量呢?作者给出了一个重要的建议,那就是除了快乐外,无论读书还是游戏都应有一部分与科学有关。具体是关于鸟类还是关于汽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借由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开启一段大手拉小手的好奇与思考之旅。现在的家长很舍得一掷千金让孩子从小学外语,其实科学也是一门“外语”,它也有自己的“语汇”(科学名词)和“语法”(科学逻辑),这门外语学得如何决定了我们的科学素养。从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他的修养,同理,一个人是否有科学素养也会“脱口而出”。比如,“我吃了这个药病就好了,这个药有奇效!”“这可是某某权威专家说的,绝对可信。”“这是纯天然的,肯定对人体无害!”这三句话依次犯了书中提到的三种逻辑谬误。第一种是“错误因果”,即A发生在B之前,所以是A导致了B,所谓“药到病除”是时间先后关系,未必是因果关系。第二种是“诉诸权威”,即权威人士一定是对的,在科学领域这可不一定,否则“日心说”就不会替代“地心说”。第三种是“诉诸自然”,即自然的东西都是好的,可是自然界还有毒蘑菇和重金属呢?

    时间走到2021年,小时候科幻小说里的很多高科技已经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学好科学这门外语除了关乎孩子的生存,还关乎他们的发展。放眼全球,科学已成为塑造人类文明形态和影响国力的决定力量之一,不懂科学就等于失去了一个深度参与社会的机会,缺少了一个与未来工作机会的接口。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所谓懂科学并不等于累积知识,因为知识会过时。一个懂科学的人与不懂科学的人最大的差别未必是知识量,而是能否用科学的逻辑思考,用科学的怀疑论去伪存真。从这角度来说,本书就是一本科学思考的入门与进阶指南。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作为信息消费者主力之一的青少年急需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那就是分辨信息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有自己的脑子,不被忽悠”,而科学的质疑与思考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磨刀石。

    对了,如果你还念念不忘模型恐龙身上的肤色是怎么来的,答案是这些颜色参考了与恐龙亲缘关系较近的爬行动物以及动物保护色与环境的关系。但是,它们并非标准答案,再科学的推测也只是等待被验证的假说,而你的孩子可能就是发现真相的人。

    (作者汪冰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心理工作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