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如何助力红色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提升青少年红色教育的实效性,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学校也开始尝试运用教育信息技术开展红色教育,取得了明显育人效果。但整体受到资源、经费等影响,红色教育难以有效、全面覆盖和常态化开展,教育方法以说教为主、教育内容局限于课本教材、评价方式单一片面。

    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

    目前,我国大多数红色教育内容还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仍然是“你讲我听”的形式,受到时空等方面的限制,青少年难以理解和感同身受。通过一些高质量的微(短)视频、微(短)音频,以“短、精、快”为教育资源特色,内容容易获取、内容元素多元化、个性化突出、互动性强,更加容易被青少年接受,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例如,由团中央每周推出的10分钟“青年大学习”网上学习活动,采用青年喜爱的“短视频+互动问答”的形式,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每期内容取景地拓展到了全国各地,主持人也在全国高校内遴选,让全国青年有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参与感。

    此外,面向红色文化教育的传承与创新,还可以从跨学科教育(STEAM)入手,通过开设一些小型工作坊,利用3D打印、激光雕刻、超轻粘土等创作工具,引入红色资源和元素,组织学生开展红色徽章、红色场馆、红色景点、红色路线等项目的设计与制作,还原革命历史场景和历史故事,不仅可以增强红色教育的具身性和沉浸感,也是推动“五育并举”的重要途径。

    传播手段更加贴近学生心理

    红色教育要传播得快、传播得开、传播得好必须有三“可”,即可接近、可交互、可结合。

    “可接近”是指贴近广大青少年,让红色教育触手可及。通过开发一些充满新意和趣味的小程序,用红色教育填补青少年的碎片化时间,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润物细无声。例如,在“八一”建军节期间,年轻人的朋友圈都被各种合成“军装照”刷屏;还有国庆节朋友圈推出唱红歌的寓教于乐的小程序,深受大家喜爱。

    “可交互”是指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感受,通过创建情境式、沉浸式虚拟情境,让学习者拥有身临其境的全方位交互式体验。依托人工智能技术、VR/AR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重现历史,让红色文化在动态、活态传承中增强感染力,让学习者亲身感受和参与经历当年的革命故事的真实性,使其能够全方位沉浸在红色精神的氛围之中,增强其体验感与认同感。

    “可结合”是指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让红色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不仅拥有感性体验,同时也能够有理性认识。让红色教育通过互联网进入课堂,可以使学习者成为课堂的参与者、互动者和生成者,将课堂由静态的、单一的课堂转化动态的、有生成的课堂,最后将课堂的生成性成果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和分享。

    评价方式更加贴近学生成长

    要使红色教育真正地深入人心,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我们需要改变单一、人工、重视结果的评价方式,向多元、智能、重视过程性评价方向转变。

    首先,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红色教育是否真正发挥其作用,是否真正影响到学生,不仅由教师进行评价,而且要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同时让家长也积极参与进来,形成家校共评的方式,使评价更加真实具体。

    其次,评价要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作用。除了上文提到的主观评价,我们还要充分利用红色教育网络资源受众的观看、点赞、转发、收藏、评论等网络行为大数据,判断哪些资源更受学生欢迎,哪些效果不佳,受欢迎的资源要加大力度投入,效果不佳的则要及时进行调整。此外,还可以利用视觉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学生观看红色教育视频的过程进行分析,通过识别学生的表情来判断红色教育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唯有如此,红色教育的效果评价才更具客观性和科学性,优质红色教育资源才能全面压缩低质资源的存在空间,真正实现红色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共治。

    再其次,评价要由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对红色教育效果的评价,不能仅关注学生学习后达成的成绩,教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智能反馈系统及时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并给予及时肯定和鼓励。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红色教育才能葆有活力和生命力。

    (张宁系华南师范大学团委专职团干、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博士生,钟柏昌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