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转变无需消费来证明
新闻回放
2021年全国高考的大幕至今已落下半月有余,伴随长达近3个月超长暑假的到来,“嗨玩放松”“外貌蜕变”“培训提升”成了考生们度过这段告别与启程时光的关键词。与之相对应的是,庞大高考生群体近期集中开启旅游出行、电子产品、医美、培训学习等消费模式,正逐步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活力,成为“后高考经济”的消费主力。
主持人语
“后高考经济”与商家的推波助澜密切相关,但也是消费社会的客观现象。自这个概念出现伊始,媒体和相关部门每年都告诫准大学生们要理性消费,甚至给出具体的消费建议。但消费者作出的选择是受心理和社会影响的,准大学生对商品与服务的追求,除了实用价值,还有身份建构与认同。本期几篇评论出自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之手,他们超越一般的理性劝导,不仅从经济人的视角,更从符号人、文化人、社会人的角度对大学生们提出中肯的建议。(崔明伍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
身份转变无需消费来证明
每年高考结束,毕业生总能掀起一波消费高潮。身份转变的诉求影响不小。
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紧张,高考结束后,学生或多或少想抛却高中时期“苦行僧”的形象。很多女生在高考结束后选择染发、化妆等一些高中阶段被禁止的行为。还有不少毕业生在高考结束后,会要求父母为其购买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这无可厚非。对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这些都是必备品。但也存在部分毕业生不顾家庭经济实力,以“邀功”心态强求父母购买高端奢侈品的现象。这些行为背后都隐含着学生转变自我身份的诉求。
但是,依靠消费来进行身份转变并非最优方式。毕业生尚未有自主谋生的能力,一切开销依然来自父母。过度消费只会增加家庭负担,引发家庭矛盾。高中和大学的生活方式迥然不同,高中生活是“三点一线式”,而大学生活更宽松自由。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调整好心态,更加自主自立,锻炼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
在近三个月的假期里,毕业生可以适当放松,但不能自我放纵。做好高中和大学的衔接,是这个假期里学生最该认真思考的事情,可以提前了解自己专业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可以培养一份兴趣爱好,调节自己的学习状态;可以利用假期加强锻炼,野蛮体魄。这些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的转变才更凸显一名准大学生的身份特点。(王为民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8级本科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