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研修 构建“生本云课堂”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坐落于秀甲天下的历史名城桂林的桂林市第十九中学(以下简称“桂林十九中”),却将“诗云”和“子曰”视为不同,“诗云”是教师的点拨,“子曰”是学子之曰。因此,桂林十九中的课堂上,教师必在“诗云”上下足功夫,而学生要学会自学,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的课堂,被学校命名为“生本云课堂”。

    事实上,始建于1965年的桂林十九中,原本是一所办学条件和生源都薄弱的学校。“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对桂林十九中而言有着更深的体会。作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深蓝工程培养对象、桂林市第二批学科带头人、桂林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蒋文荣在接手桂林十九中之后便为自己立下了目标:用心做一位有教育情怀的好校长。于是,在他的带领下,学校管理进入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学校先后获得2017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自治区依法治学示范校等殊荣,而更为重要的,是蒋文荣深谙课堂主阵地对学校教育的撬动作用,2016年,他带领学校步入“生本课堂”的探索之路。

    “生本课堂”,始于问题

    扎根课堂,便能发现问题。2016年的桂林十九中,常常能看到一位校长带着一群教师,总结和记录着学校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不会教”,大部分教师采取“教师讲授—巩固练习—学生不会—再讲—再练习巩固”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抑制了学生的参与;学生“不会学”,基础知识薄弱,为了完成教师、家长要求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难以吃透知识……

    问题发现后,蒋文荣校长又组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归纳总结等开展实践探索,历时4年,终于探索出适合桂林十九中实际情况的教学形式——群体研修“生本云课堂”。而这4年,学校分成了五步走:第一步:全员培训。2017年起,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养方式,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第二步:群体研修。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活动单位,每位成员均参与“个人构思—组内研究—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全过程。第三步:课堂展示。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拨释疑、师生共同总结为课堂教学环节。第四步:群体议课。听课的每位教师均要填写“群体研修”观摩课听课表,并参与评课议课。第五步:个人反思。每位授课教师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

    群体研修“生本云课堂”,是群体研修形式和生本教育理念的结合,在“桂林市第十九中学‘生本课堂’群体研修课活动方案”中,群体研修形式被这样规定:语、数、英三个学科组以年级为单位,其他学科组按照初、高中为单位进行“群体性研修”,做到集体备课、集体研究。而生本教育理念之下的“生本课堂”,则是一种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结构、教师和学生互相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生本课堂”体系。

    桂林十九中“生本课堂”上,要求“四突出”:一是突出学生,把大部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二是突出学习,从课前学习准备,到课时小组讨论,最后到课后追根究底;三是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4至6人;四是突出探究,强调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探究。一节完整的“生本课堂”,是以“问题化教学”为主线,遵循“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教师点拨释疑、师生共同总结”4个课堂教学环节,积极实现让教师从“备教”到“备学”,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是“生本课堂”的特色。在前置性原则的指导下,桂林十九中通过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实现其目的性、可操作性、趣味性、适当性,落实学生先学的重要环节。“生本课堂”的另一特点,是以实践为基。在学校看来,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课堂实践的这片土壤才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发芽、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生本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扎根,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要落实到课堂中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模式。因此,学校要求“五课并举”,即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课、教研组长的研究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和达标课、教研组内的公开课,为教师搭建践行“生本课堂”的平台,力促“生本课堂”的建构。

    此外,桂林十九中的“生本课堂”,以反思为成长之基。教学叙事是教师反思的一种具体形式。因此,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学会在言谈和行动中思考生本教育,学会在撰写与“生本课堂”有关的教育叙事、案例和课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课堂”,学会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专业成长,通过再认识、再思考、再探索,在反思中提高,优化教学设计。

    群体研修,人是关键

    群体研修“生本课堂”,群体研修是提升“生本课堂”效率的关键。于是,桂林十九中以此为目标,设立了系统化的解决措施:

    第一,组织全员培训,转变教师观念。学校与郭思乐教授签订了全员培训协议,自2017年10月起,按计划分步骤派出学校领导、各学科教师及各年级班主任到生本教育实践比较成功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学习归来的教师需上交培训心得。第二,制定实施方案,落实群体研修。如《桂林市第十九中学“生本课堂”群体研修课活动方案》《桂林十九中“生本课堂”评课制度》《桂林市第十九中学“生本课堂”群研课实施细则》等。第三,集体备课研讨,一人执教展示。学校的“群体研修课”以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为基本活动单位,采用“集体备课—一人主教—集体听课—课堂实录—集体研讨—个人叙事/反思”的方式,集体备课采取每一位成员都参与“个人构思—组内研究—写出个案—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学案)”的备课过程。第四,规定听评课节数,与学分和职称评定挂钩。教师上“生本课堂”的展示课时,学校要求学科组的全体教师、学校行政领导及其他学科组无课的教师参加听课,并填写“群体性研修”观摩课听课表。课后,按照《桂林十九中“生本课堂”评课制度》要求,所有听课教师必须参加评课,集体交流、发言点评。第五,开展生本擂台赛,培养挖掘年轻人。学校通过开展周冠军、月冠军、学期冠军、年度冠军生本教育群研课擂台赛,为年轻教师施展才华搭建平台。首先由学术委员会对每一周开展的生本教育群研课进行打分评比,选出每一周的周冠军;一个月里每一周的周冠军又进行比拼,评出月冠军;一个学期每个月的月冠军在期末时,又进行比拼,评出学期冠军;在学年度结束时,每个学期的学期冠军又进行终极比拼,评出年度冠军。学校对获得冠军的教师给予奖励和颁发证书,并写入校史,好的课例推荐给市级、区级甚至国家级别的“一师一优课”,并优先推荐给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团队,参加全国生本教育交流和巡讲。

    “生本云课堂”,以点带面

    随着“生本课堂”的不断推进,桂林十九中在推广群体研修“生本课堂”优质课达到以点带面的需求下,搭上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快车,学校联合专家,构建出云课堂平台,以及基于平台之下适用于普通中学的面对全学段、全学科的群体研修“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云课堂平台和群体研修“生本云课堂”教学资源库,以“生本云课堂”为主阵地。桂林十九中坚持实行“五让”(文本让学生读、见解让学生讲、疑点让学生议、方法让学生说、规律让学生找)的学习交流探究策略和“五不”(凡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到的,教师不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到的,教师不说)云课堂教学原则。

    为了做到精品课例,让资源库更完善,桂林十九中教师在每节课录制前,必须经过组内集体备课、磨课、修改,最后才是录制视频。云课堂教学资源库配合每一课例,同步提供生本前置作业、教材、教案、学生导学案、课件、引用音频和视频等资源。基于云课堂平台,学校采用生本教育鼓励学生先学,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至不教而教,形成了前置作业、小组合作讨论、课堂展示、学习测评的基本模式。而云课堂的评价,则是依托大数据管理,进行精细管理和数据评价,注重将结果评价与增值评价相结合,综合评价与特色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

    云课堂课前评价是指让学生在课前就对前置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困惑进行即时在线等级评价,教师可以在每节课上课前把评价结果公布在“生本云课堂”班级优化大师平台上,同步在线展现给家长和全班同学。实际操作中,教师可指导组长对部分学生“延迟评价”,为潜能生提供交流后再评价的机会,使其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自主预习及学好学科的自信心。课前评价采取组际对抗评价的形式,进而实现课前评价的云课堂。

    云课堂课中评价把组际学习互动展示评价权完全交给了学生,教师只在其中做评价标准的“判官”,实现了充满评价权力的云课堂。新课标要求“对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因此组际交流时,教师使用“班级优化大师”中的点名功能,公平地确定一个或几个展示汇报小组,轮流到前台汇报交流“前置探究”题目和“客观题”中的高错误率题目,借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广度、组际合作交流的效度、合作探究的深度。

    云课堂课后评价是指教师先为每名学生确定学科学习目标,再弹性布置“同步训练”和“金榜题名”等在线作业,要求学生在规定开放时间内在线完成规定目标等级,并在线自动生成分层次评价等级,做到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或鞭策。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