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思政“舞”起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6-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话剧《李保国》获河北省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话剧《郭守敬》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情景剧《十一书》在“学习强国”推广,被邢台市委党校纳入培训课程……

    近年来,河北邢台学院师生原创剧目连续获省级、国家级大奖58项,连续6年入围省文艺精品剧目。“这是我校打造表演专业课程思政实践金课‘水到渠成’的结果。”副校长王自力说。

    地处冀中平原南端、太行东麓,没有区位优势;由地方师专转型,建设发展“步履维艰”。是什么让这所偏居一隅的地方院校如此亮眼?为什么说这些成绩是“打造课程思政金课‘水到渠成’的结果”?

    日前,记者奔赴该校,一探究竟。

    红蓼花开:百年红色基因的活态传承

    “这是建校旧址,目前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站在由两排灰砖青瓦平房组成的雅致院落前,邢台学院校史办葛仁考博士介绍。

    院门上方“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匾额,由曾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的傅增湘题写,尽显中正朴厚之气。学校始创于1910年,是当时河北南部唯一一所新式学校。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成为红色革命摇篮。军阀混战、日寇入侵时期,直隶四师勇担“教育救国”使命。

    1925年,邢襄大地第一个党支部在该校成立。在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王福堂组织下,师生活动热情高涨,点燃了冀南地区革命的熊熊火焰。

    涌现出大量人才。第一批学生党员刘宁一,后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兼秘书长、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29年入学的张玺,后为首任河南省委书记;1931年3月,四师爆发学潮,当年总指挥李世农,后任安徽省委书记;红色教育家孟宪禔,1932年—1935年回母校任校长期间,提出著名的“三杆子”教育思想;乔晓光,在校期间入党,曾代表我国与朝鲜签订《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

    从这里走出的革命家校友灿若星辰。众多知名教育家、学者、艺术家曾在此工作学习。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开展思政教育的丰富资源,也是师生创作红色剧目的重要素材。”校长蔡振禹说。

    相向同行: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统一

    “注重实行,而不趋重于空文。”这是第三任校长燕世奇提出的办学思想。至今,邢台学院秉行不悖,在思政教育方面尤其如此。

    “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不能两张皮,只有出实招新招,实现二者融合统一,才能取得良好成效。”在戏剧影视艺术系主任陈志良看来,表演专业课程思政取得如此佳绩,除了本校红色渊源外,还取决于师资团队建设、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三大因素。

    开办之初,该校表演专业就实施了“课堂舞台化、舞台社会化”培养模式改革。课堂舞台化即课堂变舞台,“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相结合。舞台社会化即产出为导向,“教学与行业需求对接”“学业与职业对接”“教学成果与艺术生产对接”。

    以此为基础,该校通过搭建两个实践平台,以“三种拍摄”和“五大演出”,实现“三个转化”。如今,邢台学院表演专业已做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六融合:入学阶段专业认知与校史教育、第一学年基础元素训练与理想信念教育、第二学年话剧片段训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三学年独幕剧训练与新时代先进文化教育、第四学年影视剧拍摄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毕业阶段原创毕业大戏展演与合作创新教育融合统一。

    “认知体现新文科思想,总体评价:风气正、追求高、德育强。”前不久,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主任周星对该校表演专业课程思政称赞有加。

    “舞”动课堂:编演原创剧目支撑实践教学

    邢台学院表演专业课程思政取得佳绩,师生编演原创剧目是重要支撑点。

    该校戏剧排演可以追溯到1921年创办的“革命剧团”,涌现出王亚平、王雪波等众多红色剧作家。卢沟桥事变后,师生排演话剧《声声泪》,激起民众同仇敌忾的爱国情。

    “百年来,我校无论是戏剧社团还是戏剧专业,都秉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陈志良说。

    “面对生命抉择,十一位青年才俊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党的事业、民族大义。我们要把对英雄的崇敬化作动力,为了美好明天而奋斗!”参演情景剧《十一书》后,学生刘凤凤说。

    经过多年探索,该校探索形成了六大内容的原创剧目编演实践金课。

    校史教育:实景剧《四师系列》,将本校百年红色基因、杰出成就等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知校、爱国、兴邦”的使命感。《三杆子教育》《红蓼花开》《幸福所向》三剧目,每年在学校旧址演出百场。

    理想信念教育:情景剧《十一书》在省台播出,被“学习强国”推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话剧《郭守敬》激发民众强烈的民族认同感,2018年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新时代先进文化教育:话剧《李保国》首演选在李保国教授奋斗过的岗底村,之后全省巡演,演出50余场,观众近10万人次。2017年该剧荣获河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视剧拍摄:师生创作反映清河县企业家“敢想敢干,勇于创新”精神的电影《杨蓉的世界》,2019年荣获河北省文艺精品扶持奖。

    合作创新教育:话剧《学会生存》讲述5名大学生在求职中认清自我,选择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激发合作创新精神。

    据统计,近三年来,邢台学院表演专业学生参与公益演出100%,毕业生对专业教育满意度为99%,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96%。在校生排演剧目获省级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

    “邢台学院表演专业课程思政成效突出,要进一步总结,将成果打包推广,形成核心竞争力。”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指委秘书长张燕对该校提出新希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