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起航逐梦想 特色引领促发展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7-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万里长江浩浩荡荡,昼夜不舍;巴渝民居星散其间,更着风情。坐落在三峡库区腹地、忠县工业园区的重庆市忠县乌杨小学,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深挖“将军”和“乌杨阙”的丰厚底蕴,在“乌木成金,扬帆远航”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育扬帆英才,铸品牌名校”为目标,持续推进“扬帆文化”“扬帆大课间”“农耕文化”三大特色文化建设,引领广大学子更好地向着心中的梦想和人生的目标搏风击浪、奋勇前行。

    营造育人环境 

    凝聚发展共识

    文化是一条流动的河,从“过去”经“现在”流向“未来”。可以说,从文化内涵到景观设计,从办学理念到育人目标,从“三风一训”到校旗校歌,无不寄予着乌杨小学从历史走向未来美好目标的实现。在校园文化的诸多要素中,环境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资源,有着强大的内在力和明确的指向性。

    在推进“扬帆文化”的实践中,乌杨小学紧紧围绕“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办学初心,精心打造一栏(石刻护栏)、三壁(特色展示壁、法治教育壁、廊道文化壁)、五坊(心理咨询坊、亲情聊天坊、计算机坊、舞蹈琴坊、棋奕坊)、八馆(农耕文化馆、图书馆、书画馆、科技馆、茶艺馆、标本馆、卵石泥塑馆、校史馆)等景观文化,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启迪,展现了“理想信念、自强自信、张扬个性”的扬帆教育追求。

    丰富课间活动

    提升体育素养

    学生来到学校,不仅是来学习的,也是来生活的,大课间活动是学生的一种体育生活,也是他们终身锻炼不可忽视的起点。为增强学生体质,展示学生风采,乌杨小学在传统课间操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长优势和区域文化资源,为学生量身打造了30分钟的“扬帆大课间活动”,让学生在举手投足间都绽放着属于新时代少年人特有的朝气与活力。

    该课间操由五部曲组成,采用独立展示、两两配合、小组合作、集体演绎的形式开展。第一部曲《三字经》绳操,通过集体诵、唱、吟、跳的形式,让经典诵读深入学生心田;第二部曲《娃哈哈》舞蹈,学生们用优美的舞姿和灿烂的笑脸展示生活的美好,表达成长的快乐;第三部曲《明日歌》武术操,以传统武术的形式激励学生脚踏实地、锐意进取、努力学习,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第四部曲《甩葱歌》韵律操,通过酷炫的旋律和动感的舞姿展现学生们的青春风采;第五部曲《茉莉花》放松操,是学生们活动即将结束的放松运动,让整个扬帆大课间操趋于平静。扬帆大课间操不仅实现了从传统到经典、从动态到静态的完美融合,也生动诠释了“乌木成金,扬帆远航”的办学理念。

    传承农耕文化

    培塑优秀品格

    尽管重庆市忠县是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大农村,但许多农耕器材却濒临灭绝。立足社会、学校和学生实际,乌杨小学注重拓宽宣传教育路径,引领学生重温农耕文化,推进实践探索,形成“以农为本、以和为贵、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的优秀农耕文化品格。

    “农耕文化馆”普及学生农耕文化知识。乌杨小学的农耕文化可算是重庆市独特、全国少有,其中极具影响力的就是建立了规模大、种类齐、价值高、占地250平方米的农耕文化馆。该馆自2013年建馆以来,全校师生共万余人次参观,通过实物展示、图文演绎、教师讲解、学生习作等多种方式,让广大学生认识农耕器具,了解农耕文化,初步掌握农耕技巧,领悟先辈们的勤劳、勇敢与智慧。同时,学校每年迎接县内外的领导、专家、同行的指导参观千余人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

    校外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乌杨小学持续开发各种教育资源,不仅建立了乌杨白酒酿酒厂区、乌杨绿竹种植园等校外实践活动基地,还创立了扬帆农耕乐园,着力打造学生掌握种植养殖技能、参与劳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快乐天地。

    校本教材引领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学习劳动知识,培养劳动技能。在把农耕文化搬进课堂的探索中,乌杨小学编印了《扬帆农耕》校本教材,突出“耕读”“耕食”“耕作”三大文化要素,让学生认识耕作农具,了解粮食加工,熟悉生活器具,知晓农产水产,体验农耕实践,树立劳动观念,激发创新精神。

    春华秋实,扬帆教育初见成效。重庆市忠县乌杨小学先后荣获全国“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重庆市“义务教育特色学校”、“第二届德育品牌学校”、“农耕文化”特色项目、“乡村少年宫考评特等奖”,忠县首批“忠义忠州·现代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才能再续华章。忠县乌杨小学将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扬帆教育”追求,增强特色文化实效,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早日建成“忠县示范、渝东样板、重庆名校”再立新功!逐梦新时代,开启一个崭新的航程……(郭晓丽 胡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