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个坚持” 增强“三全育人”实效
长江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四个坚持”,增强“三全育人”实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建引领
构建“大思政”格局
学院全面加强和改进院系党建工作,探索构建一体化领导、专业化运行、协同化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强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积极拓展思政工作的“广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院系党组织“五个到位”要求,把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的政治观,建立健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各系所(中心)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院党政负责人带头为学生上思政课,专职组织员上党课,团委书记上团课,辅导员定期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二是发挥师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做到教育、管理、监督党员有力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师生有力,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强化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将“三全育人”工作作为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探索推进在学生公寓、社团组织建立党支部,重点打造彩虹之家学生党支部,突出全国样板支部党建示范引领。三是发挥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党员“1+8”培养模式和党员“1+1”对接帮扶模式,开展“党员亮身份树形象”“财经学子开讲啦”“彩虹之家志愿行”等活动,引导师生党员充分发挥在“三全育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助推“三全育人”文化品牌建设。
坚持全员参与
凝聚育人合力
注重落实各岗位育人职责,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管理服务人员协同联动,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点面结合、相互配合、层次清晰的“五位一体”全员育人模式。一是全力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加大课程思政建设力度,增加经费支持,围绕两个市级特色专业和一个校级一流专业,着力打造“2+1”专业课程育人品牌。二是聚焦思政课堂主渠道,筑牢思政教育主阵地,结合院情学情,依托专业特点,全力配合思政课教师打造校级精品思政课程3门。三是开展“四进”行动,即辅导员进课堂、进网络、进宿舍、进操场,把关心送到位,把管理做到位,把教育传达到位,促进教育管理工作落细、落小、落实。四是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组建“班导师+项目导师”双导师团队,落实本科生导师在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发展指导等方面的职责要求,构建以“学科专业活动指导+”为核心内容的工作体系,努力推动教学与团学育人资源共享共用。五是优化学生服务协同,完善相关部门联动机制,深化推进管理服务育人,强化监督考核,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
坚持全过程连通
完善育人体系
针对大学生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全过程育人的工作“效率”。一是构建入学教育长效机制,升级打造新生文化节,通过校规校纪普测、新生寝室规范化评比、新生主题演讲比赛、“致信四年后的你”等活动,开展适应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强化纪律意识、学风养成。二是重点把握重要的节日、纪念日等关键节点,开展融入性、针对性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三点着力”,即着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着力号召学生积极响应“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新风、着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三是充分利用学生寒暑假和实习期,有效延伸立德树人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校外、家庭、实习单位表现,建立动态立体考评体系,辅导员、学生家长、实习带队老师和实习服务对象共同参与对学生的考核,跨越多个时间点观察评价学生的进步与思想道德、日常行为的变化,实现学生道德品质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岗位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四是切实加强大学生毕业教育,开展“似水流年·镌刻恩情”“饮水思源·铭记教诲”“缘聚长师·情系同窗”三大系列活动,引导毕业生在活动中感悟母校的深情厚谊、恩师的教育情怀、校友的缘聚之情,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增进毕业生与母校的情谊,增强人文润育与思想引领。
坚持全方位互动
拓展育人平台
立足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社会实践载体,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路径。一是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依托学生社团建立“彩虹1+1爱心桥”“百叶英才学长帮扶队”“七色光考研加油站”朋辈教育帮扶平台,开展朋辈教育帮扶活动,助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业困难的学生和考研学子。二是成立学院、班级、宿舍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开展阳光心理咨询、阳光团体辅导、“5·25”阳光心理健康节和阳光心理电影展等阳光系列活动,实现育心、育德、育才“三育统一”。三是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网络,深入开展“三访”行动,访学生家庭、访优秀校友、访用人单位工作,将人才培养与家庭期望充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建“彩虹之家公益筑梦团”品牌,建设秀山、酉阳、彭水和涪陵4个校外实践基地,运营涪陵江东、营盘、马武等地留守儿童市民学校9所,联合涪陵区10余家企事业单位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蒲公英支教队”开展实践育人工作。10年来,学院深入秀山、彭水、酉阳等多个山区,倡导发动志愿服务学生3000余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00余次,累计对口帮扶留守儿童达900余名。
学院以实践育人为抓手,坚持深耕细作,助力“三全育人”改革,育人成果显著。近年来,学院两名学生获中国大学生自立自强之星,110人次获重庆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1200余人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市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学院先后获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重庆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市级以上荣誉30余项,“彩虹之家公益筑梦团”荣获重庆市岗位学雷锋示范点、重庆市感动校园十大人物称号,得到了40多家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吕培 朱渝成)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