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共育中家长的责任边界
家庭、学校、社会携手为下一代创造健康良好的成长生态系统,是今天的教育共识,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未成年人出现的种种问题,哪些与家庭教育的缺失息息相关?在家校协同共育中,家长的责任边界是什么?家庭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在中国教育报与深圳市教育局合作举办的第十五期“家庭教育大讲坛”上,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康丽颖教授娓娓道来,梳理了家长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定位与边界。
康丽颖认为,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缺乏责任感的品德问题,焦虑、抑郁、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以及学习压力大导致的厌学、身体素质下降等问题,都可能与家庭教育的因素有关。
她引用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与乡土中国》中的话,“人类和动物抚养后代的行为在很多方面都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本能。但人类和动物的差别在于,动物不会对后代有理想的转移,所以在这点上动物的亲子关系比人类要好”,指出很多家长把家庭教育等同于家庭成就的取得,认为把孩子教育好了就光宗耀祖了,于是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去实现和弥补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和遗憾。
康丽颖还提到很多父母把儿童发展等同于学业成就的获得,过于重视知识教育,忽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只关心孩子的分数,不关心孩子是否对世界有好奇心,是否善待生命,是否关心生活的环境和身边的人……”“只看到孩子学业成绩的差距,不愿接受遗传、环境和后天教育的差异,一旦孩子的成绩达不到父母的期望,焦虑就开始了。”
康丽颖特别强调说,目前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求同不存异”。“很多家长说自己每天吃完晚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写作业,然后给老师上传作业。这样的家庭,实际上变成了学校的另一间教室。”她认为家长要思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差别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多与老师沟通,多方寻求科学养育的专业知识和家庭教育的专业化指导,弥补自己依据个体经验或沿袭长辈教养方式的不足。
针对疫情后频发的心理危机事件,康丽颖发现有些家庭因缺乏必要的约束而导致孩子心理弹性差,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韧性品质。韧性品质即一个人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伤害或重大变故时,迅速调整和恢复的能力。“如果孩子在童年没有经历过任何挫折,他的韧性品质必然会很脆弱,成长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家校协同:既要有边界也要目标一致功能互补
康丽颖认为,家庭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有其专业性,有的家长因为没有认清家校的边界和各自职责,出现一些越界行为,影响到家校共育目标的实现。她一一分析了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标不一致。家长更多是从个性化需求出发来确定培养孩子的目标,比如希望孩子将来上名校、找到好工作之类,学校的目标则更多是着眼于人的发展的同一性。
二是家校关系不协调。有的家长总喜欢挑老师毛病,尤其是一些高知家长,因为自身具有很好的教育背景,就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总是质疑老师的专业性。“学校要帮助这些家长明白,术业有专攻,教育规律需要遵循,老师的权威需要尊重。”
三是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资源不共享。“一百多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就说过,现在学校教育的最大悲哀是孩子不能将在家庭中学到的东西用到学校,同样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也不能解决家庭的问题。”因此,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要尽量和具体的生活相联系,教育不要远离生活。
四是责任不共担。老师希望家长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承担更多指导孩子学习的责任,同样家长也希望老师能够全部承担和孩子学业相关的责任,导致彼此指责。
五是功能不互补。教育的两个基本功能是培养人和选拔人。个体发展存在差异,父母和老师应发现孩子的特点,提供最适合的帮助,帮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因材施教。
经常到学校调研,康丽颖发现家长有三方面的越界问题:
一是挑战教师职业的专业性。由于家长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不再相信和服从老师的权威。家长权利意识的觉醒,也使原来的传统习俗逐渐失去约束力,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不断面临挑战。
二是用个性化需求给学校施压。有位六年级家长要求校长必须更换孩子的英语老师,还通过家委会给学校施加压力,因为觉得这位老师太年轻没有经验,担心影响孩子的小升初成绩。这样的不合理要求肯定会影响学校的管理秩序,学校回应时要有自己的原则。
三是参加校外补习给孩子增负。学校减负反而造成家庭增负,放学后家长要么自己给孩子留作业,要么把孩子送到校外补习机构学习。所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要引导家长利用好孩子课后的学习时间。
家庭支持: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说到父母的责任,康丽颖举自己的成长经历为例,提出“父母要成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有文化的人、有人格魅力的人”。身为父母或准父母,一定要主动学习怎么做父母,怎么承担自己的责任,怎么创造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康丽颖认为,家庭教育有三个核心观点:父母即教育者,家庭即教育环境,为促进成长而育。
父母即教育者。首先要建构教育者的道德形象,成为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人,在家里关爱每一个家庭成员,在社会上承担自己的责任。其次是构建教育者的文化形象,“文化和受教育程度不能划等号。文化是人类后天习得的一切物质、精神财富的总称”。
其次,是要有理性的自觉。康丽颖说自己大字不识的姥姥就是一个有文化的人,从小就教自己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一定要做个独立的人。姥姥还教会她分享和关心家人,逢年过节时亲戚送的糖果,姥姥会敲碎成糖末,让家里每个人都能吃到,这个细节康丽颖至今难忘。
“第三要有实践智慧”,康丽颖深情地回忆起父亲在潜移默化中营造家庭阅读文化的情景。“爸爸会在每天吃早餐时,讲一些他正在看的书中有趣的片断,激发我们对于书的兴趣和好奇,然后自觉自愿地跟着爸爸一起读书。”“父母应具备高尚道德品质、文化自觉和人格魅力。”康丽颖特别强调说,父母一定要教育孩子有责任与担当意识,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错误买单,这也是培养孩子韧性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家庭即教育环境。康丽颖指出要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和需要来开展家庭教育,要有引领孩子精神成长的家庭教育艺术,为孩子营造好的教育环境。“比如注重日常生活环境的建设,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注重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陪伴一定要是身心共同在场的高质量陪伴,而不是在家不在场的陪伴。”
为促进孩子成长而育。康丽颖引用卢梭的观点,人的成长过程中有三种教育:自然的教育(先天禀赋)、事物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和人的教育,“目前我们的教育比较缺乏对人先天禀赋的理解,缺乏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关注,而过多关注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塑造的力量,实际上这是有误区的”。
就此,康丽颖提出顺势而育(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乘势而育(抓住发展的关键期)、纠偏而育(有意识纠正自己的养育方式及孩子出现的品行问题),而家校社协同育人一定是目标、过程和结果的统一,整合资源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也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