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须处理好“五组关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7-1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何兰田 湖北黄冈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学高级教师,黄冈市首届卓越校长,湖北省首批“荆楚教育名家”;曾任黄梅一中党委书记、校长,黄梅县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局长,黄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冈中学党委书记、副校长。受访者供图 请扫码阅读有关黄冈中学更多内容

    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是当前高中办学的重大任务。转型阶段,那些我们熟知的高中在做什么,有什么效果和启示?近期,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库启动“新时代高中发展智库调研”项目。第一站来到湖北黄冈中学,实地探访这所经历了低谷徘徊,如今正在奋力“二次创业”的知名高中,并与校长何兰田围绕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普通高中振兴、区域教育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对话。

如何处理改革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中教传媒智库:所有知晓黄冈中学大名的人,似乎都想知道:黄冈中学现在怎么样了?

    何兰田:在黄冈中学117年的办学历程中,一代代“黄高”人曾经创造了很多辉煌。奠定“黄高”声誉和品牌的主要有四样:名师名校友、奥赛奖牌、高考成绩,以及源于黄冈中学实际并无关系的“黄冈密卷”。但进入21世纪后,黄冈中学搬迁新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和课改、高考新格局,学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部分黄冈优秀生源和师资被挖走,“奥赛”与高考脱钩,加之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学校滑入了发展低谷期,也引起了各种非议。

    2014年,我被调至黄冈中学主持学校工作。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团队反复研讨:我们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更好满足社会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研讨达成的共识是:光环已经褪去,我们必须谷底崛起!

    2014年启动“二次创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这几件事: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治理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师团队建设。从发展情况看,应该说我们走对了路,努力有了成效。

    中教传媒智库:走进校史馆,我们感受到了学校丰厚的历史积淀。很多老牌高中在转型过程中,不善于处理传统和改革的关系,黄冈中学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考虑和做法?

    何兰田:改革发展并非完全走新路,而是要继往开来,丢掉传统肯定会有问题。在提出“二次创业”之初,我们搞了一场全员参与的大讨论,明确了必须传承的精神资产。

    一是乐于奉献、团结协作、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黄高精神”。比如,校史馆中19块国际奥赛金牌代表的夺冠精神。一所小城市的高中,在上世纪80年代就敢于挑战国际竞赛,这样的眼界、胆识和干劲,不正是今天推进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吗?

    二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拼搏进取”始终是“黄高”教师的品质。这几年,我们以事业、待遇、感情留人,不同岗位“人与事共成长”成为常态。

    三是注重教师专业提升。黄冈中学名师辈出得益于教师集体备课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传帮带”传统和“人梯精神”。在这种制度下,新入职的教师都要经历备课三遍再上课等过关考验,进而融入各个专业团队。

    四是坚持育人方式改革。黄冈中学多年来坚持“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为辅”,科技活动、选修课、劳技课同步实施;体育锻炼制度化,文艺活动常态化,课外活动课堂化。

如何处理全面培养与高考升学的关系

    中教传媒智库:在很多高中办学者看来,高中的唯一使命就是高考升学,不想改、不敢改的心态较为普遍。黄冈中学是如何处理全面培养与高考升学两者关系的?

    何兰田: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实际上是回答时代对高中教育的召唤。国家对各类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学生与家长当下和长远的追求,都使得学校必须将高考升学和全面培养并重。这也是黄冈中学开启“二次创业”的价值基点。2014年,我们先后组织20多位干部和骨干教师赴北京十一学校学习,在理念上对高中要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性课程搞得很明白。

    接下来,我们用了两年时间,完成多元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形成六大类课程:学术课程、艺术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比较好地回答了国家的课程要求和全面培养的需求。实施课程改革后,学生的知识面更广更全面,各种爱好和技能得到发挥和展示,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学生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也促进了高考和竞赛成绩的提升。学校的学风变了、校风变了,社会上对“黄高”的赞誉也多了起来。

    中教传媒智库:我们看到学校用一栋楼建了50多间选修课专用教室。在选课走班方面,一些高中面临“想学学不来,学了又变味”的问题,黄冈中学是怎么操作的,效果如何?

    何兰田:我们认真学习了北京十一学校的选课走班模式和经验,之后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做出了“黄高版”的选课走班:体育艺术类课程全员走班,政史地生等课程“不走就不走,该走就走”。

    体育、音乐、美术课程实行“必修+选择性必修”模式。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方面,体育开设6门,音乐开设11门,美术开设6门。此外,还开设了12门校本科技课程、4门校本实验课程、7门校本人文课程以及6类校本综合课程。50多间选修课专用教室就是为了支撑这些课程的。同时,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生涯规划教育、劳动教育等也都做得有声有色,并充分结合了黄冈区情和学校校情。无论是对学生学业水平提升,还是综合素质培养,都很有效果。

如何处理“用人”与“培养人”的关系

    中教传媒智库:我们了解到,学校有个时期“孔雀东南飞”的情况比较严重,这也是很多中西部高中普遍有痛感的问题。黄冈中学是如何扭转这种局面的?

    何兰田:学校兴衰与师资质量密切相关。尽管中西部高中普遍面临经济条件不如人的情况,但必须想办法,也还是有办法的。

    一方面,要看地方党委政府对教育是不是足够重视,对普通高中的投入和保障是不是到位。在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我们本着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原则,近年来吸收了一大批优秀高校毕业生来校任教,在起点上优化了团队结构,在教师待遇上也有较大提升。

    另一方面,要看高中能否处理好“用人”与“培养人”的关系。用人是为了培养人,培养人是为了用人,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我们从各个方面体现对教师的尊重,最重要的是明确价值导向和底线原则,把最适合的人放到最适合的位置,让每一位教师在做事中不断成长,不断收获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经历一个阶段的人才流失危机后,黄冈中学又迎来了良师涌现、人才济济的局面,一批年轻教师走上校级、中层岗位,或成为奥赛教练,或成为教学骨干。

如何处理制度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的关系

    中教传媒智库:推进高中育人方式变革需要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传统的学校管理偏经验化、行政化,办学活力不足,在这方面黄冈中学有哪些探索,效果如何?

    何兰田:制度建设是基础,治理能力是关键。我们抓住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大势,以党建为引领,全面推进规范化制度建设,探索多元共治机制,在激发办学活力方面见效果,有收获。

    为了解决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的问题,我们创新党建模式,探索形成了“支部建在年级、党小组建在备课组”的基层党建格局。推选年级主任兼任支部书记、年级主管兼任支部委员,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党小组长,精心打造以党支部为核心、党小组参与的年级管理团队,实现了业务与党建“同谋划、同部署、同督办、同考核”。

    为了解决制度与行动脱节的问题,避免“制度一大本,问题一大堆”,我们进行了规范化制度建设的探索,在共同制定制度的行动中教会干部团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基于问题寻找办法的治理文化。我们提出“问题项目化、项目具体化、具体流程化、流程责任化”,将过去成功的做法总结出来,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出来,将研究出的办法固化下来,三者统一形成制度文本。目前已推出40多个“做事的”和10多个“管人的”规范性文件和工作流程,涵盖党建、行政、教育教学、后勤服务等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套《黄冈中学学校治理现代化制度汇编》,制度文化的力量正在显现。

    中教传媒智库:在组织结构上,扁平化管理在高中学校已经很常见了,但不同学校实行的效果差别很大。激发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黄冈中学有什么好办法?

    何兰田:我们的扁平化管理可以概括为“校长负责制、年级责任制、主管落实制”,目的是落实分布式领导。我们实行年级委员会制,每个年级委员会有8个成员:“蹲点校长+年级主任+6个年级主管”。年级主管均由普通教师担任,分别负责教务与教学、学生工作、支部党建、分析与诊断、宣传以及午休和自习。这样做的好处是落实了放权赋能,人人都可以有多个角色,人人都能参与管理。教师有机会作为部门和项目领导参与学校治理,行政干部也有了精力承担教学工作和社团活动指导,大家干事创业的意愿得到了最大激发。

 智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