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铸魂育英才——立德树人的百年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7-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这一调整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全面地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程体系。自此,思政课建设进入黄金发展阶段,逐渐构建了学科、教材、师资、课程协同推进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

    办好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与时俱进。

    “把青春献给人类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上世纪60年代,保尔·柯察金的这句名言成为几代中国人熟悉的口号。在这一时期,全国教育系统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途径,榜样教育便是其中一种。当时,在课程之外,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班会、各科教学,均成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同时强化了学校党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还特别注重通过劳动教育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党组织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合作,密织起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拉开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轮改革的序幕。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为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坚持思政课在课程体系中的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作用,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等基本原则。随后,《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等系列政策相继颁布,打出了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的“组合拳”。作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2021年秋季学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将在全国中小学使用。

    要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编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系统构建了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中小学德育工作体系。

    如今,德育不再单指政治课,也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成为包含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课程、活动、实践、管理等多个层面的“大德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政课不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逐渐关注到学生思想道德的发展,把国家意志和学生的发展结合起来,以思想政治方向引领学生的健康成长,不变的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的,这是思政课一直坚守的初心。”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冯建军说。

    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理念

    注重全面育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办教育的优良传统。

    抗战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和陕北公学里,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比赛经常开展,拔河、掷手榴弹、爬山等活动接连不断;晚饭后,学员们经常组织歌咏会,有时也有晚会。

    抗日的烽火中,两所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抗战干部,教授课程以政治理论、游击战争、民众运动等为主,生活条件艰苦,人人吃小米、睡窑洞。即便学习内容繁重,生活条件艰苦,两所学校都一直重视开展文体活动。

    不把教育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同样注重体育、美育的教育功能,这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场景,蕴藏着中国共产党人对教育的独特理解。

    新中国成立后,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体育与德育、智育并列,成为重要的教育目标。那段时期,清华大学“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

    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四有新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0年年底,中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重任。当数量不再是基础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后,质量提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们愈加意识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转而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进入世纪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拉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一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相继开设,并增设了选修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音体美课程逐渐开齐开足,启发式学习、参与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的引入,使“教与学”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年来,教育改革的一系列变化都指向一个方向——培养学生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和素质。2016年,诸多探索和研究凝结为“核心素养”。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教育提升到“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目标指引下,全面育人的路径越来越清晰。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教育发展的路标。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他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足开齐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3份重磅文件接连出台。师生们发现,体育课悄悄“变脸”了——广西凌云县泗城镇览金小学传来了孩子们参加8分钟趣味往返跑时的欢笑声;400米塑胶跑道、篮球场、橄榄球运动场等设施让河北省唐山市滦南第四中学焕然一新。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同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密集出台,就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被戏称为“小三门”的音体美以及更弱势的劳动教育,变得不可或缺。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未停止探索教育真谛的脚步。社会向前发展,教育不断改革,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变。只有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春风化雨、凝心聚力,才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汇聚起铸就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晓燕、傅海燕对本文亦有帮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