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领航 能力导向 前移后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近年来,国家持续倡导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衡阳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在省级重点专业、特色专业、省级和国家级别专业综合改革等项目推动下,积极开展野外地理综合实习改革探索与实践。

模式探索:历经三个阶段的持续探索与不断优化

    自2007年初步建立“学生为本、能力导向”基本理念,经过2010年至2016年开展“前移后拓”模式探索与实践,到2017年开始完善价值定位,实现系统模式升级与推广应用,历经10余年3个阶段,形成了“思政领航、能力导向、前移后拓”区域性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创新模式:

    “思政领航”:以德育为先和运用知识为主的实习目标定位

    如何将价值观引导融入到知识运用和能力培养之中,是区域地理实习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鉴于高校实践教学环节以验证与应用知识为主,有别于以知识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在实习目标确定中,打破以往的“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排序,创新性地确立了“价值—能力—知识”三维实习目标,顺应了新时期高校强化“课程思政”的改革要求。

    “能力导向”:以能力为导向的模块化实习内容体系构建

    如何在目标引领下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问题。鉴于地理野外综合实习跨区域范围广、涉及知识内容多的现状,为了避免“走马观花”的现象,围绕相关课程知识点,以学生的学科专业能力与个人发展能力为导向,构建了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模块化、专题性和探究性实习内容体系。

    “前移后拓”:基于实习三阶段的延伸性实习过程组织

    如何规范实习教学环节,是保障实习效果的根本问题。确立以小组为单位、以任务为驱动的阶段性“前移后拓”实习组织形式,将教学计划内的2周实习前后延伸至6周以上实践训练。前期在校完成实习动员、计划下达、小组组建及其方案制定和知识与资料准备,并进行教师分类指导;中期以小组为单位、一天一专题,由教师分工组织,学生合作完成当日田野调查与专题报告及课件,并进行报告验收、指导和评分;后期在校完善和提升项目专题报告,遴选各专题的优胜小组,进行大会专题报告展示,制作实习总结视频和实习成果展板,并进行实习总结和表彰。

模式实践:基于四个维度区域地理实习系统的全面落实

    建立健全实习规章,完善实习教育教学体系

    将“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及“思政领航、能力导向、前移后拓”实习模式落实到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中,健全和完善实习教学大纲、质量标准、实习计划和实习指导书;在教学大纲中确立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及其价值目标为引领、能力目标为核心、知识目标为基础的三维目标;在质量标准中规范实践教学考核依据与评价方法,在实习计划中贯彻延伸性、探究性指导思想,并确立以小组为单位、以专题为内容、以任务为驱动的实践教学组织形式。

    建设实习专题资源库和实习基地,优化目标导向的实习教学资源

    根据大纲规定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包括城乡发展、产业布局、资源利用、生态治理、聚落文化等学科知识模块的实习专题活动资源库和实习基地库,持续建设和优化实习教学资源;依托模块化实习专题探究活动,确保实习过程对学生的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并促进其环境意识、学科担当、科学精神、协作态度和“四个自信”等正确价值观养成。

    打造优质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平台与项目优势 

    优化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打造学科能力强、专业治学严谨并具有学科与社会责任感的实习指导教师团队,确保实习专题开发与活动实施的“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充分发挥本院拥有的省级重点人文地理学科、省级人居环境学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与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系列学科平台及其项目优势,为探究性专题设计和延伸性能力拓展提供项目支持。

    强化实习过程管理,确保实习计划有效实施

    实现实习系统管理要素全面融合,将统一计划管理与任务驱动下的学生自主管理和互助管理相结合,实施实习班组、教师项目及学生专业工作室等多层次管理机制,构建学习共同体与师生共同体,全面落实过程管理,并依靠学生工作室及其所设任务式教学部、学科赛事部和活动策划部,强化专业实习汇报和学科赛事等组织管理,打造并延伸实践教学成果,拓展实习效果。

模式成效:取得以点带面、从课程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的全面人才培养成效

    提升了实习环节的教学质量

    模式的实施有效训练和提升了学生的专业与发展能力。实习准备阶段强化了资料收集、沟通表达、综合分析、科研设计等能力;调研阶段锻炼了发现与分析问题、地理方法运用、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等能力以及专业分析报告写作能力;总结提升阶段锻炼了专业PPT、视频和展板等制作软件使用技能、专题报告撰写及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实习汇报及其成果展板充分显示,实习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

    强化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融入教师与学科平台项目内容的实习模式实施,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并强化其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模式实施以来,学生的科技创新成果突出,获得省级以上研究性学习项目35项,其中国家教育部门研究性学习项目6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期刊论文35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作品和学科竞赛奖30余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别学科竞赛奖5项。

    促进了相关专业特色发展

    该模式不仅应用于本校地理类其他本科专业,还推广应用到旅游管理专业,成为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亮点,有效促进了其专业特色发展。地理科学专业相继成为省级和国家一流建设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获得省“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地理科学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

    产生了持续性的人才培养社会效益

    近10年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的数量、层次与结构不断增加与优化,得到西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亚热带研究所等众多单位的高度认可,并成长了一批本科毕业、德能双全的青年行业精英,包括省重点中学骨干教师、世界500强企业分公司总经理等,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田亚平 邹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