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育浇灌生命之花
忆峥嵘岁月 谱教育新篇
——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改革发展巡礼
时间之上,历史的坐标,清晰而有力。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立足陆港枢纽优势,锚定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的青白江区,也吹响了走向更好未来的集结号。城市发展,教育为基。多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青白江区政府部门始终把教育作为城市能级跃升的重要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促进教育和城市的互动与融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白江区积极担当教育改革的探路者,先后承担国家教育云规模化试点,率先在四川省探索普职融通教育模式,全面实施“区管校聘”教师人事制度改革……2020年,青白江区顺利通过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督导评估认定,成为首个“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青白江区正在更高起点上回应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新期盼,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忆峥嵘岁月,谱教育新篇——成都市青白江区教育改革发展巡礼”本期走进全国大美育优秀试点校、全国美育系统与心理发展研究基地、全国美育联盟成员单位——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去聆听这所“美学堂”坚持30年奏响的美丽乐章。
“同学们,你们了解川剧的由来、声腔、行当和特色表演吗?”2021年3月22日,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小学(北区)与青白江区花园沟青年川剧团联合举办了“川剧文化进校园”活动。当天,川剧团演员们不仅与学生进行了亲切的教学互动,大弯小学(北区)川剧团也正式宣布成立。“川剧团的成立,有助于学校结合时代要求继承美育创新,传承天府文化,同时也让教育更有内涵和气质,熏陶学生多元化、个性化成长。”大弯小学校长程辉表示。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弯小学成为较早一批实施美育的学校,并参与了成都市教育部门美育课题研究。大弯小学开设了“综合美育课”,是全国较早开设美育课的小学之一。从此,“美育”成为学校办学特色的代名词。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美育是心灵体操,更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经历30年的美育探索发展,大弯小学始终秉承“以美育人 一以贯之”的理念,用美育点亮学生心灵,浇灌出了一朵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品行善良、求真务实的绚烂花朵。
课程建设——“一体三维”打造美育生态
加强美育的渗透与融合,学校美育课程建设是重点。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大弯小学用大课程观规划学校特色课程,用视点结构等理论完善美育课程体系,建构了“一体三维”的“美育新五圈课程系统”。
“一体”指以学校美的外显系统(校园文化形象系统)与内在系统(美育课程系统)建设为一体,“三维”指建构以“校园文化形象课程系统”“学科课程审美化系统”“综合美育实践活动课程系统”为三个维度的课程系统。
程辉介绍,内在系统主要就是传统的学科课程系统,包括传统的艺体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思想品德、科学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系统,如学校艺体节、大课间、信息技术、国学经典、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两类课程皆属于美育的显性课程系统,它们在美育生态中起到聚神和聚人的作用。
外显系统则包括学校管理、校报校刊、校园环境、校园CIS形象识别系统等,是美育潜在课程系统,起到美育课程生态的具象表达作用。
按照“一体三维”美育课程系统的顶层设计,学校通过“校园文化形象系统课程”“学科课程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班主任工作审美化”等课题研究,形成了“至美环境”“至美课堂”“至美班级”“至美活动”“至美学生”“至美教师”等亮点。
例如大弯小学的至美活动课程,将“美育”元素融入具有大弯特色的“至美活动”如主题教育活动、传统节日活动、比赛活动等,使大弯小学的教育活动成为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活动。
“‘一体三维’美育课程系统工程,其一大特点就是内生性、开放性和创造性,遵循大美逻辑,充分调动学校师生全员参与。三维课程体系之间相互融合渗透,在不同阶段创生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可能性,实现师生的‘至真、至善、至美与和谐人格’的发展。”程辉说。
以美育人——“至美课堂”引领“全人教育”
走进大弯小学,首先让人赞叹的是学校环境的优美。校园银杏大道、智雅园、修善池、至美亭、科趣园移步异景、错落有致。“至真楼”“至善楼”“至美楼”“低碳馆”遥相呼应、相映生辉。楼道的艺术剪影、陶艺小品以及教室内外富有特色的班徽、班歌、班级公约等,从精神、制度、物质方面呈现出浓厚的“审美文化”氛围。
美,在大弯小学不仅体现在学校的环境上,更以“以美育人”的形式存在,并通过学校的“至美课堂”“至美教师”“至美活动”“至美学生”得以体现。
在“至美课堂”的打造上,大弯小学选用了由知名美育专家、西南大学赵伶俐教授创立的视点结构教学技术作为理论基础——以一个清晰的点为基点视点,将客观事物普遍联系移入学生大脑,形成相应知识架构和思维方式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由点出发、层层展开的跨学科知识结构。
借此理论,大弯小学形成了“6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视点导入、揭示、强化、延伸、检测、回归,清晰明了、环环相扣;“+”则突出了各环节间渗透的学科思想、学科文化,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等创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堂更为简约、灵动,且具有更广阔、开放的视界。”程辉表示。
语文课上,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形象的同时,享受着人文精神的熏陶;数学课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验到强烈的满足感;音乐体验课上,节奏与旋律之美陶冶着学生的情操;美术课上,简单的线条勾勒令学生赏心悦目。在教师的带领下,大弯小学的学生在这片美丽世界里尽情书写着他们精彩的人生。
同时,各学科组教师还在积极探索发展性评价、数据精准观测,努力将大弯“美课堂”引向“全人教育”,引向“五育并举”的大格局。不仅学生能形成美的思维、提升美的素养,课堂也能走向美的教育,实现美的发展。
美美与共——师生共谱美育乐章
在无处不在的美育熏陶下,大弯小学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学会了欣赏美后,也开始表现美、创造美。他们以图画、文章等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自己内心对美的感受。
比如同样是写春天的美景,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冬爷爷悄悄地走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小溪的冰融化了,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像一位小演唱家正在唱歌。忽然,小溪泛起了波纹,哦!原来是一条鱼跃出了水面。溪边垂柳的影子倒映在水中,真是画中有画,美不胜收呀!”也有学生这样写道:“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校园,小树发出了点点嫩芽,这是春天的音符吧!”还有学生眼中的春天是这样的:“柳树发出了嫩芽,绿色的长辫子甩进河里,在河水的轻抚下,跳着柔美的舞蹈。”
学校的橱窗里,学生创作的一幅幅充满幻想、充满生活气息的陶艺作品,校报上,展示着《春之声》《校园一角》《温暖的家》《古诗古韵》等一篇篇学生创作的充满童真、优美的文章,这些作品的涌现都显现出学生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能力的提高。
评选至美少年,春秋季的社会实践活动、班歌创作、班徽设计、校园歌手大赛……在大弯小学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视野也被拓宽了。学生的行为有了明显转变,更懂礼貌了,有自信了,个人卫生更好了……有学生感慨地说:“在学校所体验到的,总是充满着美好、快乐、新奇。”
同样,教师们在美育科研和实践中,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提高。一位参加美育课题研究的教师感慨地说:“通过参与科研,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美,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经常会思考我是否引导学生发现了美。”
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大弯小学的教师们都会自然而然地去挖掘教材中的审美点,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探索美,这对学生的学习能力、领悟能力都是极好的锻炼。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近年来,大弯小学先后参与或独立承担了近30项美育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涵盖所有学科领域,参研教师占比达90%以上。在美育科研引领下,教师素质与品位迅速提升,涌现了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校长,还有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成都市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以及国培教学专家等,为学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通过“科研立校”“文化兴校”“课程强校”等建设,大弯小学正如赵伶俐教授所评价的:30年来,大弯小学向“美”而生、立“美”而兴、至“美”而强,将“美”变成了信仰与追求,变成了“执着而美丽的坚守”。
(赖冬梅 肖洪 杨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