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成满天星火 点亮雪域高原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有一群人从五湖四海奔赴而来。
他们或许互不相识,共同的目标却让他们走在了同一条大道上——推动西藏基础教育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们就是“组团式”援藏教育人才。
4633场次教学教研活动、1739对师徒结对、188门全新课程……自2016年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至今,17个省市和部属高校附属中小学组成21个援藏团队,先后选派1676名教师进藏支教,引领带动西藏自治区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组团式”援藏,精髓在“团”,“援友”们聚成温暖民族情谊的一团火,点亮西藏教育的星空。
组团燃起爱我中华的火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亦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表达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特殊的时间节点,开启了西藏教育事业新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结合起来,多谋长久之策,多行固本之举。
何为长久之策、固本之举?
“援友”们饱含满腔热情,串联起民族相融的血脉,切切在心。
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全过程中,贯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正是做好民族地区工作的长久之策、固本之举,而“组团式”教育援藏是助力其实现的创新性举措。
2019年7月13日,顶着高原上灼人的烈阳,安徽省巢湖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安徽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工作队队长李敏走出拉萨贡嘎机场,前来欢迎的藏族教师为他献上洁白的哈达。
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展览馆里,保留着这一天的照片。照片上的李敏肤色白皙、脸庞圆润,与如今面前肤色黢黑、身形瘦削的男人判若两人。他身旁原本一头乌发的张英明,现在也已两鬓斑白。
李敏和张英明两人同为安徽援藏团队的成员,前者现为山南二高的校长,后者则是山南市教育局副局长。
“他刚来西藏的时候,经常把‘为高原而生,为教育而来’挂在嘴边。”看着李敏紧盯篮球场上学生的“战况”,张英明拍拍他的肩膀,说起往事。
“现在越来越感觉到责任重大。”张英明说,“我们时刻牢记教育援藏的使命,思考如何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教学内涵式发展。”
安徽援藏团队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黄梅戏的唱词家喻户晓,有谁听过藏语版本?
山南二高的阶梯教室里,台上的藏族学生先穿起黄梅戏戏服,一板一眼唱起藏语版《女驸马》;又换上藏族传统服饰,唱起藏语版《天仙配》。语言虽已改变,其中流转的韵味和文化却丝毫未变。
“孩子们非常喜欢,更重要的是他们形成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感。”李敏说,接下来山南二高还计划改编藏语版京剧,通过生动的教学进一步促进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其他援藏团队同样也在致力于燃起学生心中爱我中华的火种。17个对口支援省市的122所优质学校与西藏的134所学校结对,援藏教师与学生结对,游学访学、夏令营、慈善捐赠等活动开展,种种举措为民族团结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广东援藏团队组织华南师范大学、岭南师范学院等14所高校与林芝共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基地,实现支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实习“两个融合”;山东援藏团队在日喀则组建“春雨爱心社”,实施中学生“五名”志愿服务模式,丰富德育内涵……
“援藏的老师上课非常有趣,教了我们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班同学都很喜欢听。”旦增措姆是山南二高高一的学生,她从小就有一个警察梦,“我要更加努力,考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将来回到家乡,报效党和祖国。”
组团传递教学相长的新声
201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改变藏区面貌,根本要靠教育。教育应当如何作为?这个问题对于援藏团队而言早有定论,“组团式”援藏每批期限3年,时间紧张,关键在于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
21个援藏团队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教研、与本地教师师徒结对、教师沙龙等活动方式,加强受援学校教师自主教学能力。
“援友”们倾尽心力,培植国家希望幼苗,笃行不怠。
在拉萨河的北面,坐落着一座教育城,城里聚集着10多所学校。站在拉萨周边云雾缭绕的小山上眺望,满眼俱是一块块绿茵地和塑胶跑道。
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就是其中一所,同时也是“组团式”援藏的创始校。2014年,北京援藏团队入驻这所有着近50年历史的学校,该校从此改头换面。
北京援藏团队成员、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副校长閤明海连续加入两批“组团式”援藏团队,“主要是一批的时间太短,总觉得我想达到的教学成果还有所欠缺”。
閤明海在该校主管教研,他想达到的教学成果是建立一套具有延续性的教学管理体系,无论未来来到这里援藏的是谁,都能够依靠这套体系科学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
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已经初步建立起“三级教研”体系,第一级大教研活动以学科为中心,不区分学段,组织全校性理论培训;第二级学段教研以年级为中心,不区分学科,研讨管理学生现阶段需求;第三级教研以备课组为中心,针对学生具体学习需要展开。
“总体来说,本地教师的跟进情况还是不错的,有一些已经可以单独开展教研了。”閤明海介绍。
援藏教师与本地教师师徒结对,也是一种普遍做法。
“校长姐姐,高二的思想政治课我把握不好,您能帮帮我吗?”“校长姐姐,今天上午第四节您能来听我一节课吗?帮我指导一下。”“校长姐姐,您对林芝不熟悉,您想出去转转、没有伴儿的话,可以找我,我陪您。”“校长姐姐……”
这位“校长姐姐”叫黄梦华,她跟随广东援藏团队来到林芝市第一中学担任校长后,就与该校教师桑吉拉姆在教学上“出双入对”,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本地教师在教学当中的独到之处,同样为援藏教师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藏语、汉语在阅读、作文等方面的教法和学法上有很多相同点。我们学校的藏语文教师和汉语文教师经常同堂听课、同室教研,这样对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师之间切磋教学技能都有很好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实现了藏汉交融由语言交融向文化思想交融的飞跃。”湖北援藏团队成员、山南市东辉中学教师邱道刚说。
组团留下万里不灭的牵挂
“援友”们克服身体不适,献身边陲教育事业,无远弗届。
过去,天高路远成为阻碍西藏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如今,技术革新打破了空间壁垒。西藏与对口援建省市之间的交往,从未像今天这样频繁而热切。
2019年,湖北援藏团队成员、山南市东辉中学教师马丹带着学生们到山东日照,参加全国性的啦啦操比赛。一路上,孩子们都叽叽喳喳,激动不已,“他们中许多人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坐火车,甚至第一次到拉萨”。
在比赛前,考虑到孩子们没有大赛经验,马丹向主办方申请了彩排的机会。当她领着孩子们走进宽敞的比赛场地,原本雀跃的孩子们都沉默了,一个孩子悄悄抹起了眼泪。
“老师,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舞台。”
孩子哭了,马丹的心都碎了:“我们的孩子真的需要更多地走出去,看一看这样的大舞台,这对他们形成好的人生价值观有着莫大的影响。”
各援藏团队都在为学生们争取更多见世面的机会。在山南市第三小学,湖南援藏团队整合湘藏两地资源,组织优秀学生到湖南游学,重走红色道路;拉萨北京实验中学将建档立卡困难家庭的学生组成“宏志班”,每年由北京援藏团队出资赞助他们到北京研学;上海援藏团队安排优秀学生前往上海,感受异乡之美和祖国沧桑巨变。
除此之外,援藏团队也在努力通过智慧技术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引进来。
“组团式”援藏团队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区内外学校同步课堂、同步教研、异地授课、师资培训、教学交流等活动,建立了18个资源共享平台和远程教育平台,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触屏可得”,形成交流共建长效机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