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回归教育原点 践行素质教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8-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科创中心 校运会开幕式 参加《中国谜语大会》

    汕头市龙湖实验中学(以下简称“龙湖实验中学”)是一所真正在实践素质教育并走在课改前列的学校。

    龙湖实验中学创办于2006年,是一所全日制初级中学。这所年轻的学校是汕头市基础教育的一片沃土。现有50多个教学班,学生3000多人,教职工220多人。学校拥有集办公、教学、实验、展馆、科技创作、劳动实践等于一体的包括电脑室、教学仪器室、科学实验室、雕塑园、植物园、地理园、海洋生物体验馆、木雕根雕化石馆、货币馆、科创中心、贝壳展示廊、图书馆、电教厅、集会厅、学术厅、音乐厅、舞蹈室、美术馆、心理咨询室、卫生保健室等现代教学大楼与综合楼,还有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和室内体育馆,教室均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

    科学的管理、周到的服务、严谨的治学、不懈的追求,构成了学校坚强有力的生命律动;改革的锐气、进取的朝气、高昂的士气,奏响了学校求实创新的美妙乐章;先进的理念、崭新的机制、突出的特色,编织着学校阔步前行的梦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两主课堂”课程改革稳步探索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主渠道,是体现师生主导和主体地位的主战场,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办学伊始,龙湖实验中学就确立了“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长,让学校发展,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宗旨,提出了“教学生三年,想学生一生”的办学理念和“健康第一、人格健全、学习有效”的三维育人目标。

    龙湖实验中学许慈祥校长曾说过:“学校要做的事情就是提高师生的认识,改变唯分数是求的质量观,努力把握好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走质量提升、内涵发展之路。”基于此,学校积极引导教师落实“修刚毅之品,做笃实之人”的校训,以满腔热情和必胜信念聚焦课堂、决战课堂,坚定不移地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2008年至2011年,学校承接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两主’课堂教学研究”,经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了较切合本校实际的“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学校切实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所谓“两主”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两主”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可以找到解决课堂教学上诸多问题和环节上存在困惑的办法,可以寻求到或构筑起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时代要求且带有学校特色的、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办法。

    课堂教学说到底,应该是学生自己进行主动学习。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自身的权利。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包含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学习要求、尊重学生的提问、尊重学生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尊重学生的学习隐私(如考试名次)等。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是评价教师师德修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情感基础是“爱生”。“爱生”的本质内容是爱护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爱护学生在素质全面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爱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爱护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性特点等。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落实“两主”,就必须建立起“尊重、关爱、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包括学生主动发展的“活动观念”,学生的主动发展要通过学生自身协同活动才能实现。课堂上学生的主动发展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尽可能多地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手写、用心想。“提问观念”,即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进行生问师答;鼓励学生相互提问,进行生问生答;鼓励学生对自己提问,进行自问自答。“创新概念”,即在课堂上,学生进入“创新”境界是主动发展的高层次境界,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寻找学生创新的火花,并力求使之持久燃烧。“乐学观念”,即学习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高明的教师能引导学生把艰苦的学习当成超越自我的乐事,也就是“以苦为乐”;高明的教师还能指导各类学生通过艰苦的学习,取得各自的成功,从而品尝到成功的欢乐,这便是“苦中有乐”。“个性观念”,即学生是一个一个鲜活的、有血有肉的、容貌和心态各异的人,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关照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较高的教学水平,这正是教师需要经过努力而要达成的目标。

    轻舟已过万重山

    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龙湖实验中学的课程改革过程包含着龙实人探寻教育真谛、回归教育本真的坚定信念,为学生未来发展着想、为学生个性发展着想、为学生全面发展着想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课题研究自始至终坚持以课题组成员为骨干,借助学校行政强力推行,引导和带动全校教师参与学习、研究、实践,做到“由点到面,分步推进,全面铺开”。

    课改前期,以学习更新理念,以调查明晰思路。为了让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学校认真组织教师对课题的实验方案进行深入的学习,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对课题的内涵、研究内容、预期目标、研究方法和实验步骤等作了较详细的讲解,使课题组成员的教学思想得以升华。为进一步更新观念,学校采取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形式,组织教师围绕课题进行认真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学校还把课题研究与学习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先进经验结合起来,先后举行了“课堂:怎样教?——‘洋思原理’解读之一”“管理:管什么?——‘洋思原理’解读之二”“学洋思,学什么?”等一系列讲座,印发了一批资料供教师学习,并要求每位教师深入学习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写的《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和介绍洋思中学课改经验的专著《一个朴素的教育奇迹》,同时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洋思有关的常识考试。学校的课题研究刚开始时,还没有构建起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因此他们以学习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载体,提出先学习、先模仿。学校认真组织教师观看洋思中学12个学科课堂教学实录并学习他们各种课型的典型例案,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体研讨。通过剖析一个个课例,学校逐步掌握了洋思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明确了其主要特点和操作要领,还先后3次组织行政干部和教学骨干到洋思中学、东庐中学等课堂教学改革成功校取经。理论学习和研究使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有效的转变,为课题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知行合一”,开展调查,了解学情。在实验启动准备阶段,学校以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对1000多名学生进行了不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对各学科教学的评价和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意见、建议等。通过调查,学校了解到一些较深层次的东西,从中发现有部分学生还未能以正常健康的心态、兴致、热情对待学习;有些学生感到学习是沉重的,原因大多与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学习成绩一般或欠理想的学生中普遍存在自主意识不强、恒心不足等问题,这些成了影响部分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调查获得的信息为开展实验研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依据,通过对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分析(包括观念、经验、教学特色、存在的问题),对课堂教学、学生学习方式类型水平的现状调查(涉及学科差异、年级差异、性别差异等),能更好地把握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使研究减少了盲目性,加强了研究的现实性、针对性和科学性。

    课改过程中,备课集思广益,评课精雕细琢。经过了一个学期认真学习、研讨的“热身运动”,第二学期龙湖实验中学开始倡导人人亲自下水,积极进行实践、尝试。为发挥集体智慧,抓好集体备课,在上尝试课之前,同科组或同备课组的教师在个人初备之后进行集体研讨,在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人复备,写出有本人个性的教案;在平时上课时积极尝试、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先在备课组内每人上一节以上的尝试课,然后每个备课组再推举一人在全校上研讨课,如此反复尝试、研讨。

    为更好地为教师的实践指明方向,学校制定了学洋思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评分表,引导教师改革评价标准,努力实现三个“转向”:一是评价目标从“单一”转向“多元”,二是评价主体从“重教”转向“重学”,三是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课题组负责人和学校督导组站在理性的高度上,对研讨课进行较全面的剖析与评价,使教师们在反思中认识到上课存在的不足之处,促进教师们进一步去探索、改进和提高。

    课改阶段性攻坚时,进一步深化提升课改成果,“两主”课堂落地生根。实验进行一年之后,学校组织教案展示,编印了首本教案集,进行全面总结;第三学期,学校提出了深入学洋思的三点要求,号召教师掌握洋思教改的精神实质,逐步探索、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第四学期,学校初步摸索出切合本校实际的“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对该模式的教学策略研究逐步由感性上升至理性层面;第五学期,全员赛课,全面铺开,学校开展了教师人人参与赛课活动,将课堂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这一学期参加赛课共95人,听课人数达1542人次;第六学期,示范观摩,典型引路,学校在人人赛课的基础上,从赛课优胜者中推出一批学洋思的示范课,组织全校教师观摩、研讨,通过典型引路,实现“评一课,促多人,带一片”,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