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精做实顶岗实习 校企共育优质人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8-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实习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2016年,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明确“实习应当科学组织、依法实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应当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作为学生实习的核心部分,顶岗实习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强化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严格落实文件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以校企协同育人为依托,以信息化管理为抓手,开发了系统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流程和标准,创建了旅游类专业基于学生心理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分阶段、任务式、信息化”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以高质量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保障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排查痛点难点,系统建立顶岗实习工作体制机制

    针对顶岗实习管理中常见的管理模式简单粗放、校企缺乏有效协同,职业素养培养缺失、职业能力培养不足,管理手段传统、管理效率不高等痛点难点问题,学校系统建立了顶岗实习工作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育人队伍。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全校实习管理工作,各二级学院专门设立实习实训办公室负责实习管理各项工作,并组建由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辅导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及学生骨干组成的专兼职实习管理团队,具体负责实习生日常管理。同时,以旅游类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为主体建立顶岗实习教学团队,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教学任务发布、检查、考核和总体评价;实习生骨干在各实习单位或实习单位集中区域建立流动团支部,负责实习生团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组织架构上确保了实习管理工作的顺畅运行。

    二是建立标准规范的顶岗实习育人制度。学校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修订了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在统一政策导向的同时,充分体现二级管理原则,给予相关二级学院实习管理自主权。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校企联合开发了更具操作性的《顶岗实习工作手册》《实习指导教师手册》,从实习单位遴选和考核、实习岗位设置、实习生待遇保障、实习合同签订到实习生选拔、实习期校企联合育人、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职责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从制度上确保了顶岗实习工作的有章可循。

    三是建立校企协同的顶岗实习工作机制。学校建立了周走访、月汇报、学期考核、年度研讨的校企协同顶岗实习工作机制。将实习单位按所在区域划定片区,配备专职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共同在岗工作,实习指导教师主导每周与企业联合召开实习生座谈会,二级学院主导每月召开实习指导工作质量分析会,学校主导每学期企业参与各二级学院实习管理工作评价,二级学院主导每年组织实习单位召开校企合作育人研讨会,顶岗实习教学团队通过信息化平台定期发布和监测实习任务,从机制上确保了实习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

    精准研究实习生心理变化规律,科学设计实习期职业能力培养任务

    首先,通过关键因素分析实习生行为特征。学校对实习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及毕业生等群体开展了多年的追踪调查,系统总结了实习生因岗位角色、承担任务、人际交往等因素的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普遍行为和典型行为,并结合实习指导教师、实习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对实习生开展的各项管理和教育措施,分析探索出了实习生行为变化在整个实习期内呈现规律性波动的特点。

    其次,结合行为特征分析实习生心理变化规律。经过分析,确定实习生行为变化的规律性波动是其心理周期性波动的外在表现,将实习生顶岗实习期间的心理变化划分为“行业认知期待期、职业进入适应期、技能熟练波动期、心理稳定成熟期、情绪倦怠浮躁期”五个阶段,并测算出每个阶段持续的时长,创新性地提出了学生顶岗实习的“期待期—适应期—波动期—成熟期—浮躁期”五阶段模型,为开展系统化、精细化、规范化的顶岗实习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再其次,构建系统化的课程任务体系。针对五阶段模型中学生的行为特点,结合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需要,针对性地建立了顶岗实习系统化课程任务体系,具体归纳为“一种管理机制”(基于学分制的课程管理)、“两种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和真实工作情境教学)、“三大教育目标”(德育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四个教学模块”(专业认知能力模块、专业基本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发展能力模块),并配合使用观察认知、兴趣引导、任务驱动、项目管理进阶等教学方法,确保学习效率和效果。

    最后,建立协同化的标准工作程序。依据实习生心理变化的五个阶段,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心理特点、岗位工作要求、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需要,校企协作开发了实习生管理的标准化程序,明确各阶段学校、企业、学生应开展的工作及需要达到的效果,开展相应的教学管理、专业指导和心理辅导,通过对学生职业心理成长的正向干预,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认同、职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心态。

    定向开发实习过程信息化管理平台,多维构建实习管理质量评价体系

    为配合实习管理和课程任务实施,学校开发了具有知识产权的实习管理信息化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平台集合了实习任务智能提醒、实习数据智能分析、实习管理智能诊断、实习表现智能评价、实习总结智能报表等功能,在专业课程学习方面,实现任务发布有提醒、任务完成有奖励、学习过程智能化、成绩评定过程化。在实习管理方面,实现信息沟通实时化、管理过程痕迹化、过程评价数据化。平台充分契合顶岗实习的管理特色,有力支撑顶岗实习工作的顺利实施,在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构建了集学生、企业、指导教师、岗位师傅、家长和辅导员于一体的全方位的智能化动态管理机制。

    同时,建立了“三主体、三主线、三闭环”实习管理质量满意度评价体系。建立三个相关主体(学生、企业、指导教师)既为测评主体又为测评对象的实习管理质量满意度评价模型,以教师专业指导和过程管理、学生专业学习和过程表现、企业培训和管理为关键评价指标。设计三条评价主线(学生对企业和教师的满意度、企业对学生和教师的满意度、教师对学生和企业的满意度)开展评价测评,对学生、教师的测评结果与实习成效、工作绩效挂钩,对企业的测评结果与校企合作持久度挂钩,形成了学生、实习指导教师、实习企业的三个管理闭环。

    经过多年的顶岗实习管理实践,学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实习稳定性好,顶岗实习期间离职率控制在4%以内;职业认同感高,毕业后行业对口就业率达90%以上;行业归属感强,毕业三年行业留任率稳定在70%;职业发展后劲足,80%的学生毕业三年晋升到基层管理岗位,30%的学生毕业五年晋升到中层管理岗位。

    (作者单位系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