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热”有助于提升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今年高考招生结束后,很多人发现在一些省份,师范类院校成为不少考生心目中的志愿首选,一些学生甚至放弃综合类名校而选择师范类高校。部属师范院校的专业组投档线飙升,有的大学录取线已经接近北大、清华,非部属师范院校也水涨船高。

    师范专业受热捧与过去师范专业吸引力不够强的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录取分数线直接反映了专业景气度,也是就业前景的温度计。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始于今年。近年来,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现象就频频引发关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师范热”逐年升温,2018年各地高考成绩排在本省份前30%的毕业生,报考师范专业的比例平均是18.3%,2019年则提高到33.4%,翻了近乎一倍。其中,比例最高的两个省份高达55.3%和49.8%,意味着高考成绩排在本省份前30%的毕业生,超过半数或者接近半数报考师范专业。

    “师范热”的背后是我国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落实一系列尊师重教政策的结果。近年来,公费师范生政策不断完善,从免费师范生到公费师范生,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重要性和荣誉感明显提升。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毕业后就业定向保障,给了毕业生稳定的预期,大大提升了公费师范生的吸引力。同时,教师工资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的收入得到全面落实,教师工资从倒数后3位提升到全国19大行业第7位。教师不再以清贫的形象示人,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全面提高,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得到坚实的保障。东部沿海地区中小学校重金招聘优秀毕业生,频频引发社会关注,更是进一步提高了师范专业对优秀毕业生的关注度和吸引力。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教师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用优秀的人去培养更优秀的人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而吸引优秀人才投身师范专业学习、投身教育事业,则是关键的第一步。

    “师范热”释放了喜人的信号,生源质量的提升,显然有助于提升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当然,它也给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育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满足老百姓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有老师”到“好老师”需求的源动力,更是办好更加优质教育的根本前提。尤其是当下,我们面临着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全面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任务,对优秀师资的需求更加迫切。

    面对更好的生源,面对更多优秀毕业生的期待,面对教育发展对优质师资的迫切需求,必须振兴教师教育这个基础工程。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创新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制度,强化师德师风教育,涵养师范生的教育情怀,从而为教育事业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选择师范专业的毕业生们,也应该认清自己的选择,并将专业选择转化为职业认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范热”并不能完全与“从教热”画等号。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需要“师范热”持续下去,更需要实现“师范热”到“从教热”的转化。因此,还必须继续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尊师重教各项举措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待遇保障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改善教师工作环境,让教师成为更多优秀人才的最终职业选择。

    (作者系本报记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