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长莫陷入减负误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视觉中国供图

    开学报到那天,家长李女士问了周围家长一圈后发现,不少人将孩子原本在周末上的学科培训课改到了周中晚上。因担心孩子学习任务太重,李女士本还在犹豫是否要给孩子继续报名学科培训,了解之后,她发现家附近的培训机构,秋季新学期的线下课程名额已所剩无几。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在此背景下,周末减负周中加负成了部分家长新的应变选择。

    专家表示,周中加负给孩子学习兴趣、睡眠、成长健康可能带来更大的消极影响,家长需警惕陷入减负误区。

    切实提高学校教育质量

    北京“双减”政策落地后,今年孩子升小学四年级的张女士,尽管心疼孩子学习时间有些长,但还是将原本安排在周日的数学、英语课换成了周中晚上进行的在线课程。

    在中国教科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目前这一阶段,家长焦虑依旧难以迅速缓解。“这就好比我们同处在一个剧场里,现在要求前排的人坐下,但是剧场很大,家长不知道情况如何,别人有没有坐下?这是很多家长疑惑的,也因此难以从容。”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薛海平表示,当前,家长将学科培训转移到周中的原因较多,一方面,由于之前机构预收学费,部分家长购买的课时还未上完,不得不转移到周中。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了解有限,部分家长对相关政策保持观望。

    “尽管学校普遍开展了课后延时服务,但是延长的时间里孩子在干什么?有没有收获?家长可能还不是很了解。”薛海平表示,当下,正是学校通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消家长顾虑的关键期。“当家长观察到,孩子学习上的问题、需求都能在校内得到解决时,会有更多家长退出校外培训市场。”

    着眼学生身心健康

    周中加负周末减负,对儿童青少年,尤其是低龄学生的睡眠、成长发育和健康带来了挑战。

    记者发现,不少校外培训机构为小学低年龄段学生提供下午4点到6点、晚上6点30分到8点30分等课时选择。此外,由于新学期中小学校将全面开展课后延时服务,培训机构在后一时段开设的课程最多。以某平台一年级数学培训线下课为例,下午4点10分到6点10分的开班数为11个,晚上6点30分到8点30分的开班数为205个。

    “这种时间安排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晚饭,为了赶时间,家长可能会在培训课结束后才安排孩子吃饭,或用快餐等代替。”储朝晖表示,这对于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很不利。

    给孩子安排了网课的张女士,虽然没有接送和就餐时间紧张的困扰,但孩子对学习的倦怠也让她不安。

    “家长应该认识到,‘双减’的目的不是不让大家补课,而是不要让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薛海平表示,从这一角度看,如果家长只是对政策要求进行变通式适应,把原本周末上的培训课单纯地挪到周中,不仅误读了政策,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

    储朝晖观察到,家长一味地给孩子增加太多的学习任务,“导致孩子亲近自然的时间少了、了解社会的时间少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握力很差。”他认为,家长更需要帮助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能够安排和掌控自己的时间,“当孩子拥有更强的学习自主性和计划性,不仅能减轻家长的负担,还将给孩子长远发展打下更好基础。”

    多措并举助家长缓解焦虑

    当下,对校内教育教学质量的担忧成为家长非理性选择的另一原因。

    某家长对记者表示,看完孩子新学期课表后,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孩子一周有11节体育课,6节语文课。她有些担忧:“现在语文学科这么重要,这么少的课时安排能行吗?”

    “‘双减’的根本还是在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当前,学校要用行动和切实的质量提升,进一步满足家长的多样化需求。”此外,薛海平认为,新学期随着孩子在校时间的延长,更需要学校和教师做好传达沟通工作,提高家长对学校相关安排的知晓率,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8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两部门在一宗典型案例中明确,“996”严重违反法律关于延长工作时间上限的规定。随着“996”被认定违法,家长们向记者普遍反映的,难以在亲子陪伴、工作和个人生活间取得平衡的困境,有望得到一定缓解。

    在薛海平看来,随着父母从过长的工作时间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投入到孩子教育中,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知识、能力和观念就显得更为重要。

    他建议,学校、社区和社会公益组织应当更为积极地为家长提供相关专业服务,借助家长学校、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等,将国家教育改革的政策方针、科学多元的教育理念,及时准确地传达给家长。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