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努力写好“幼有优育”新答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南京市江宁区天景山第一幼儿园的孩子在建构区游戏。 曾威 摄

    南京市六合区方山幼儿园(村办点)位于南京东北端,地理位置偏僻,但鲜艳明亮的教学楼和设施齐备的户外场地,却常常让初到此处的人眼前一亮。

    “我们所有的园舍都重新修建了,配齐了设备,还添加了几百本新图书。”园长黄承华告诉记者,看着幼儿园旧貌换新颜,许多准备让孩子到外村入园的家长改变了主意,又把孩子送回了这里。

    方山幼儿园的变化,是南京市近年来不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促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全国重要的教科中心,立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南京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幼儿园增量工程、创优工程、民办惠民园促进工程,有效破解了“入园难”“入园贵”等民生难题,推动学前教育从“幼有所育”迈入“幼有优育”,提交了一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前教育答卷。

    强学位供给,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有园上”

    宽阔整洁的户外场地、种类齐备的功能室、高标准的保教设备……走进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就如同走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王国。

    这所由东南大学、江宁经济开发区和江宁区教育局共同举办的幼儿园,规模为18个班级,解决了东南大学及周边多家高新企业职工子女的入园问题。“幼儿园所在的这块地原来是商业用地,”园长陈育勤说,“但在听取了教育部门的建议后,区政府决定将这块地留给我们。”

    钱可以慢慢挣,孩子上学不能等——江宁区政府的果断态度让这里的居民吃上了定心丸。在南京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看来,正是市委、市政府强力的政策保障,为学前教育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从2015年至2020年,南京市财政性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投入的比例由7.44%提高至10.39%。

    据了解,南京市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经了三个节点:2014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要求同时推进幼儿园增量工程、创优工程、民办惠民园促进工程(简称“三项工程”)。2016年,南京市教育局、发改委等部门发布《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出台了总领性文件,“三项工程”作为主要内容列入全市学前教育发展整体规划。201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的实施意见》,聚焦“第二期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具体措施。

    “‘增量’是‘三项工程’中最基础的一环,老百姓对这项工作的感受也最为明显。”南京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张利明告诉记者,“自2014年开始实施增量工程至今,南京市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70余所,新增学位超过10万个。只要在南京,无论是怎样的家庭,都能确保让孩子在家门口有园上。”

    江宁区是南京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之一。2017年,江宁区启动实施总投入60亿元的“教育资源布局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区范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6所。“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幼儿园,我们建立了统筹机制,将孩子安排到附近的公办或民办惠民园就读,家长都很满意。”江宁区教育局幼教科科长袁家银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中,南京市还逐渐形成了一套富有成效的联席会议机制和督导机制,完善了市级教育部门与发改、财政、人社、编办等部门的统筹协调机制,确保了各项政策落细落实。

    降价不降质,让适龄幼儿入园“上得起”

    开学季,江北新区明发东方幼儿园的业务园长于莎接到不少周边居民的咨询。自2020年9月转为普惠性民办园以来,该园的保教费从原先的每月2560元降为1170元,这让附近的老百姓很高兴,纷纷过来打听消息。“我们周边小区居民中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经济条件一般,幼儿园降价不降质,大家都很支持。”于莎表示。

    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是近年来南京市学前教育建设的“重头戏”。通过大力发展公办园、推进小区配套园治理、稳妥发展普惠性民办园等途径,南京市去年一年内新认定和续认定198所普惠性民办园,普惠性民办园总数达到253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由2019年的73%快速提升至88%,提速居全省前列。

    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让民办园在降价的前提下保证办园质量和健康发展,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按照市级统一要求和部署,各区纷纷出台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以江北新区为例,针对申请转成惠民园的民办园,在拨付每生每年2200元生均经费的基础上,新区按照每班每年8万元的标准进行补贴,同时再给予每班10万元的一次性装修补贴。

    “去年一年,江北新区有30所民办园转成了惠民园,全区在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就读的幼儿比例从原来的56%提升至86%,提升幅度全市最高。”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办科长孙敏说。

    补发展短板,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上好园”

    位于南京市鼓楼区的三汊河幼儿园创建于1997年,办园条件一度非常简陋:大门年久失修、监控模糊不清……

    “我们经过调研,发现这类安全隐患问题在全市自负盈亏的集体园中普遍存在,于是启动了‘集体园安全提升工程’,”南京市教育局初教处处长王磊告诉记者,“2016—2017年,市教育局共投入7500万元,针对全市211所集体园,全面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同时加强园舍建设,改善园容环境,提升了集体园办园条件这块洼地。”

    如今的三汊河幼儿园已实现“华丽转身”:配备了专职保安,安装了51个高清摄像头和2个摄像球……此外,幼儿园每个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还开辟了幼儿美术创意室、阅读室等,更换了户外大型运动器械。

    200多个农村办园点也曾是南京市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短板”。由于位置偏远、生源不稳定,其办园条件、发展规模、教师队伍、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受限制,成为全市学前教育的一块“洼地”。

    2014年,南京市启动实施“农村办园点标准化建设工程”,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办园点标准化建设实施办法和技术装备标准”,从园舍改造、环境优化、设备添置三方面全面改善农村办园点的办园条件。两年内,市级财政共投入6000万元专项资金,实现全市农村办园点100%达到新建设标准。

    课程游戏化项目和幼儿园课程基地项目的实施,让“提优”工程的内涵变得更为丰富。从2015年开始,南京市聚焦农村园、城市薄弱园,以3年为周期,以“1+1”结对帮扶、双园共建的形式,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形成了省、市、区三级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体系。2017年,该市又以项目幼儿园课程建设为抓手,遴选出50个南京市幼儿园课程基地,由此促进了一批幼儿园的内涵优质发展,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全省具有影响力的课程品牌。

    南京市雨花台区永安花苑幼儿园是区内最偏远的一所幼儿园,2016年刚开办时,周边很多家长都持观望态度,并不急于把孩子送过来。几年来,在课程游戏化项目的推动下,幼儿园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户外游戏场地,办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帮扶园西善花苑幼儿园对我们的帮助很大,特别是每一次的观摩活动,让我们的老师收获良多。”园长吕静说,“现在,幼儿园的口碑越来越好,入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十四五”期间,南京市将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坚持公益普惠、坚持优质均衡、坚持改革创新,在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三个重点任务上下苦功夫,推动学前教育的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孙百军表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开端,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着力建成公益普惠、布局合理、健康优质、城乡一体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幼儿园,不断提升全社会对学前教育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要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