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稳中有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办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继2015年、2017年之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0年9月至12月在全国开展了第三轮全国基础教育满意度调查工作。
此次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306个县(市、区)3017所幼儿园和中小学校。调查共回收问卷81160份,有效问卷67243份,问卷有效率为82.85%。其中,学生问卷23129份(34.40%),家长问卷32145份(47.80%),教师问卷8952份(13.31%),校(园)长问卷3017份(4.49%)。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取得新的显著成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稳中有升 人民群众对师资质量的满意度最高
2020年基础教育总体满意度得分为83.79分。与2017年(81.41分)和2015年(79.16分)的调查结果相比,总体满意度稳中有升。这表明,人民群众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是满意的,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教育质量满意度得分为84.69分,教育公平满意度得分为78.39分。比较而言,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认可度高于教育公平。其中,人民群众最满意的五个方面是,教师工作态度、学校疫情防控、师生关系、教师教学水平、学校对学习困难学生或残疾学生的帮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围绕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不断健全教师政策支撑体系,推动基础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地位得以更好保障,也切实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调查显示,人民群众对师资质量的满意度最高。在教育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中,师资质量满意度得分(89.21分)最高。开放题分析也发现,人民群众对教师的敬业精神最满意。
学校疫情防控排在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第二位,比例为97.09%。开放题分析发现,人民群众对学校采取“分时段上下学”“重视饮食健康卫生”“及时通报”“及时联系家长”等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措施表示满意,并且对学校“及时采取线上教学”“加强作业辅导”“安排有针对性复习”“录制小视频”“共享资源”等保障学生学习效果的措施表示满意。幼儿园和中小学校在2020年疫情防控行动中交出了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近年来,教育部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进行了系列部署,从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出发,不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调查表明,广大中小学生普遍拥有良好的同伴关系、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92.80%的中小学生认为本校学生之间的关系好,90.91%的中小学生认为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90.38%的中小学生对本校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表示满意。专项题调查表明,88.71%的中小学生觉得生活有意思。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教育部门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保障校园安全等方面健全政策体系,引领学校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实现学生和学校的健康发展。调查表明,当前学校风气良好,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和谐,学校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放心。调查显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排在人民群众最满意的第六位,比例为94.99%。人民群众对于学校校园欺凌治理、学校风气满意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分别为93.15%和91.40%。
调查还表明,人民群众对教育评价改革与“公民同招”等新政已形成基本共识。调查中,93.0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学校能从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评价学生。专项题调查发现,近七成(67.03%)的教师、校长认同用学生的进步幅度评价学校或教师。健全综合评价和探索增值性评价,已经在全社会形成基本共识。目前,体育成绩已经纳入中考,专项题调查发现,近九成(89.40%)的调查对象对“体育成绩纳入中考”表示满意。有不少家长反馈,“体育纳入中考后,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活动,孩子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甚至有家长表示,“应该将体育纳入高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超七成(73.82%)的调查对象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政策”表示认同。近八成(79.05%)的调查对象认可旨在让公办和民办中小学校回归起点公平的“公民同招”政策。
从数据分析来看,基础教育满意度继续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地区总体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5.13分、83.30分和82.84分。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满意度得分的地区差异与总体满意度一致,均为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而且,学段越高基础教育满意度越低。幼儿园群体总体满意度得分最高(87.84分),普通高中得分最低(79.72分)。教育质量满意度得分的学段差异与总体满意度一致。教育公平满意度得分,小学最高(81.23分),普通高中最低(75.07分)。
人民群众期待更高程度的教育公平 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任重道远
教育公平中,机会公平是最大的公平。调查表明,人民群众对教育机会公平的满意度相对最低(71.26分),低于校内公平(84.02分)和校际公平(72.11分)。
总体来看,人民群众对入普惠性幼儿园难不满意,满意度仅为61.14%。这反映出,目前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学前教育的需求。政府仍需加大投入,通过增加公办幼儿园数量和支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等方式,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按照“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负担、其他多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健全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让所有适龄儿童“有园上”“上得起”。
调查中,66.20%的义务教育学生和家长对上学距离满意,且农村的比例更低,仅为59.08%。造成学生“上学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农村学校布局不合理,有的是因为城镇人口迅速增长而导致家门口的学校学位不足,还有的是因为家门口的学校办学质量不高而择校引起的。因此,缓解“上学远”现象需根据问题成因分类施策,切实落实义务教育就近入学。
当前,“普高热、中职冷”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面临的发展困境。调查显示,部分初中学生和家长认为,“考普通高中比考大学都难”。要化解“上普通高中难”的问题,未来还需进一步促进普高和中职在办学投入、培养质量、学生收益等方面的大体相当,优化普职融通的顶层制度设计,提质培优增强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实现普职协调均衡发展。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根本遵循,素质教育理念需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充分体现在教育内容、教学过程以及教育结果等方面。但调查表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仍存在短板。从教育内容来看,调查对象对学校重视劳动教育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为87.81%。劳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其独特的育人价值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重视。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发布正当其时,迫切需要大力落实。从教育教学来看,调查对象对教师能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教育教学、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等方面表示认可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87.61%和87.68%。发展素质教育,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活动,提高教学实效。从学生发展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对学生学习成绩、社会责任感表示满意的比例相对较低,分别为83.03%和85.56%。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结果体现,学习成绩是师资、教育教学、家庭教育等各类因素综合作用的最终体现。人民群众对此不满意也反映出教育教学投入产出不平衡的问题。学生社会责任感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核心目标,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此外,调查还发现,师资水平差距是人民群众最在意的公平问题。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的差距满意比例排在倒数第五位,比例为69.59%。相关分析显示,义务教育学校师资水平差距对教育公平满意度的影响很大,满意比例却相对较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能否平等享受优质教师资源,成为人民群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大期待。开放题分析发现,学校之间的师资差距主要表现在“音体美师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水平”等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需要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尤其是师资水平的均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从调查结果来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任重道远。目前,幼儿园和中小学校确实存在对家校沟通认识不足、形式大于实质、单向灌输取代双向沟通、随意性大于针对性等问题。相关分析显示,家校沟通机会对教育质量满意度的影响大,满意比例却相对较低,是提升教育质量亟须优先改进的方面。对政府和教育部门而言,以做好家校沟通为有力切入点,不断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努力汇聚起教育系统和社会各方的育人合力,将是“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