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四维度一体化”培养卓越教师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乐山师范学院在培养区域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卓越教师路上不断求索、创新不止。以培养地方需要的卓越教师为目标,探索构建并实践了“模式多元、课程优化、实践强能、多方协同”的“四维度一体化”教师培养新体系。
坚守师范初心
心系基础教育
培养农村合格师资取得亮眼成效
乐山师范学院自建校以来就致力于探索基础教育需要的农村教师培养改革。1985年,学校为解决农村学校师资不足难题,开启“一专多能”“一人多用”的培养改革,获得首届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1988年,学校实施“校县结合,共育农村合格初中师资”,提升农村中师毕业教师的学历和教学水平。1993年,学校探索出“校县结合、双向育人”模式,培养扎根农村的合格初中师资,该项改革获第二届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培养新时期基础教育的优秀教师
20世纪90年代,国家以“教师教育”替代“师范教育”,突出“职前职后”一体化建设思路。学校突破传统的师范教育范式,加强与地方基础教育的联系,强化师范生实践教学环节,每隔一年举办“基础教育论坛”,探索开放式人才培养,开展师范生与在职教师“顶岗支教、置换培训”,“多渠道加强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面向基础教育开放式人才培养”“‘双培计划’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职业能力培养”等教师教育改革与实践,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培养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卓越教师
进入新时代,学校聚焦乡村卓越教师培养目标,加大与地方教育部门和中小幼学校的联系,增设教师教育地方性、校本化、活动类课程,邀请基础教育专家及一线优秀教师走进高校课堂。依据“教康结合培养西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模式下培养西部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四川农村中学语文卓越教师培养”“西部地区卓越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培养计划”,开展地方高师院校卓越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四维度一体化”
强力推动教师教育改革
探索多元化培养模式
——实施“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流”。为提高未来教师培养的整体质量,把好教师培养的入口关,学校探索师范“大类招生、二次选拔分流”改革。从2016年起,汉语言文学、英语等专业的师范生在大二开展“二次选拔分流”,培养立志从师任教的中学教师。生物科学专业尝试新生在一学期后遴选就读师范专业。
——组建“教坛名师班”,实施精英化培养。为给基础教育培养面向未来的优质师资,2020年6月,学校成立沫若学院,选拔优秀师范生组建“教坛名师班”,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瞄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管理需要的名师型师资。
——探索适宜的专业培养模式。为培养基础教育各学段和各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卓越教师,各师范专业积极探索自身专业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教师培养模式,如小学教育专业实施专业共同体模式下的“2+X”多科教师培养模式,组建“卓越教师工作坊”到优质基地学校拜师跟学。
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构建“三融合”课程体系。2015年和2019年先后两次修订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取模块叠加的方式,构建了卓越教师培养“三融合”课程体系:即学科专业与教师教育课程融合,通识教育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融合,专业与职业课程融合。实行教师教育通识课程、学科教学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的多样叠加,全校开出了160余门优质文化素质通识选修课供师范生修读。如小学教育专业在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基础上叠加设置了农村教育课程模块,英语在专业自设模块增设了“教师在线学习、全纳教育理念”等微课程。一门教师教育通识课程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全方位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学校从2014年开始,开展了全方位的师范教育教学改革。推出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全校立项284门课程实施教学模式方法改革。开展学业评价改革:改变传统单一的纸笔测验,通过闭卷笔试、开卷笔试、技能考试、综合考试等多样化的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设置“课堂教学质量奖”,激励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校每两年评选一次“课堂教学质量奖”,奖励总经费100万元。近两届评奖中,教师教育专业类教师共有65人获得奖励。
强化注重实效的教育实践改革
——深化“四四三”实践教育改革。学校推进“四年一贯”实践能力培养;“四层次”即“认知性实践、基础性实践、综合应用性实践和创新创业性实践”有机衔接,分阶段、层次化推进学生技能强化训练;“三结合”一体化,即课内外结合、第一第二课堂结合和校内外结合一体化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开展脱贫攻坚地区扶贫支教。近年来,学校主动投入四川省脱贫攻坚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脱贫,积极组织师范生到经济欠发达地区顶岗支教,全方位提升师范生的实践能力。5年来,共向凉山州布拖、雷波、美姑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以及乐山市马边、峨边等边远、民族贫困区县选派支教学生1500余名。学生全程顶岗、全职实践,在师德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提升。为了不影响顶岗支教中小学的教学秩序,学校首次创新性地组织9名高校导师和7名中学相关学科教师,在基础教育一线学校和教育部门对6个学院的27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现场答辩。
——搭建在线教学实践研习平台。“在线教学实践研习平台”以学科知识学习和教学实践能力训练为核心,融训练过程管理和质量检测考核于一体,使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评测更加智能化、便捷化,有效提升了对师范生“试讲试教”从教技能的全面考核。建立“教师教育技能实验实训示范中心”等5个省级教师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强化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学校还建立了“美姑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丰富美姑县在职教师和顶岗支教学生的教学资源。
健全“两翼—多方”协同培养机制
——开展“大学—大学”合作。学校深化师范生协同培养机制改革,建立起“两翼—多方”合力的教师协同培养机制。为提升师范生培养层次,学校与武汉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一方面利用其他大学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师范生培养,一方面为学校师范生进一步专业晋升拓宽发展渠道。近4年来,学校与武汉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42名。
——加强UGS三方协同培养。进一步深化“大学(University)—政府部门(Government)—中小幼(School)”三方协同培养机制改革。学校与乐山市、雷波县、布拖县、九寨沟县等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了教师培养战略合作协议。在四川博瑞特外国语学校、夹江外国语学校等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基础教育论坛”,与基础教育界联合组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心等,搭建起三方协同培养师范生的合作平台,推动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培养,促进师范生和中小幼在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同步提升。师范专业开设与基础教育深度合作的课程,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由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独立授课或者由一线优秀教师与大学教师合作授课。
改革提质增效
促进师生成长发展
师范生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教学模式与方法更新、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基础教育一线专家合作授课等课程教学改革显著提升了师范生课程学习效果。师范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强,就业率和高质量就业率明显提高,分别达95%、40%。师范生在四川省和全国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近5年,参加四川省师范生教学能力大赛获一等奖18项,位居全省之首。师范生创新创业能力不断增强,获得国家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0余项,“挑战杯”获国家奖励一项、省级奖励30项。疫情防控期间,支教学生次尔卓玛到山顶为学生授课的事迹在“学习强国”平台登载。
师范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4个师范专业获批省级“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4个师范专业获得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特殊教育专业获得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特殊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6个专业为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项目。近4年,师范类专业建成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4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14门省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优质课程总数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出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等教师教育类教材9部,发表教师教育类论文7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8篇。
师资队伍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涌现出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师德典型人物,如2018年全国“寻找最美教师”候选人杨济豪、魏欣,2018年度“四川教师风采”候选人汤红娟等。还出现了高仕龙、汪红烨、余菊芬等获得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教师。3名青年教师在第三届四川省教师风采大赛高校教师组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学科教学论教师团队深入实习基地学校巡导,了解基础教育师资培养需求,增添了师范生培养的鲜活教学案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