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立足基础 提升能力
高考复习备考不同于新知识的学习,它是建立在对高中知识全局把握基础上的整体复习。高三化学复习通常采用三轮复习法,每个轮次都有相应的阶段性策略与目标,不同阶段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不是相互独立的,也不只是练习难度的叠加,而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一轮复习注重知识全面性:立足基础、适度深化
一轮复习是基础落实阶段,通常用时5个月左右。纵观历年高考,无论是知识的直接考核,还是新情境下的信息提取与运用,始终围绕主干知识与核心内容,归宿点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及应用,因此复习的第一阶段要贯彻“全面、系统、扎实”的原则,对各知识点以章节形式进行梳理和归纳,重视基础题目的复习训练,帮助学生填补漏缺,这将大大提升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自信心。本阶段复习要做到三点。
第一,回归教材。既要掌握教材中的核心内容,也要关注课本中“拓展视野”“资料卡”“练习与实践”等栏目,不留死角,但是回归教材又不只是泛泛地看书,还需要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具体教学目标,带着一定的问题和思考去研读教材,如课本中的“实验与探究”,研读时要明确科学探究的思维程序与方法,即解决研究什么、如何研究、如何得出结论及结论的内容是什么等问题,而这样的思考过程正好与高考实验大题的分析思路是一致的。
第二,适度深化。一轮复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和能力基础之上的,不能只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复述,也需要通过真题、模拟试题等训练,对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打通思路,争取向知识的深层推进。
第三,积累错题。一轮复习时学生常错的题型往往是学生在新课阶段较难消化的难点,这一类题型在经历多次训练后可能最终还是会出现错误,学生应准备一本错题集,收集这一类问题,并标注出错原因,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定期整理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轮复习注重知识系统性:专题引领、提升能力
在单项知识点复习基础之上帮助学生建构系统性知识,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发展学生高阶思维、提升解题能力,是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二轮复习通常为两个月左右,是整个复习最为关键的时期。高效利用好这段时间,应注意两点。
第一,挖掘共性、构建知识网络。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把烦琐、零散的知识进行系统建构和整合,使其模块化、条理化:如平衡教学复习时,可以以平衡常数为核心纽带将“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进行串联对比;如复习元素化合物时,可以以“价态图”为载体对金属元素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化合物进行整合复习,构建类别观、价态观、转化观。
第二,精选精做、注重实效。期望通过海量的试题来发现问题并解决漏洞,这样的做法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效果反而不佳。二轮复习的侧重点是解决重难点问题以及个人薄弱点,同时提升解题能力和技巧,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整理和选择试题,并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调整试题的难度。本阶段还可以开展专题训练,在训练中总结归纳该类题型的思维方法,提高这一类题的做题准确度和速度。
三轮复习注重知识应用性:强化训练、突破瓶颈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阶段,为期两个月左右。其间会穿插大量的模拟考试,强化训练以帮助学生提高应试技巧、填补学生知识盲区。本阶段学生可能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成绩达到一定程度后出现“高原反应”。如何突破“瓶颈”?
第一,重视类比迁移。高考大题一般要求学生具备提取新情境下信息,并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陌生环境下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学生比较欠缺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最后阶段强化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应用的能力,比如在盐类水解复习时,从熟悉物质的水解反应去认识陌生物质的水解反应,从无机物水解反应的原理去分析有机物水解反应的机理,有效融合有机物、无机物、盐类水解、平衡移动等相关知识。
第二,注重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实验题为例,一般都会从物质性质、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分离提纯、方案设计、定量检测等多个角度进行考查,是学生的“失分重地”,在实验复习时教师不能只满足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验操作能力,近几年高考对于实验操作中的细节考查越发频繁,如凡士林的涂抹、滴定管的操作、萃取分液的流程等,因此关于实验题在考前的突破,可尝试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操作并感受化学实验,效果肯定比纯理论教学要好很多。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长兴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