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善”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大足,因石刻而闻名世界,凭五金而生辉巴蜀。

    千年石刻,融合儒释道,蕴含着丰富的持勤精进、戒恶从善的传统文化思想;千年五金,荟萃技艺道,千锤百炼,玲珑精巧,蕴含着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如何连通古今、转化创新,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较难的一关,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环。

    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因地制宜,在赓续石刻文化精髓“开山化石、励志图新”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凝练出校训“精技立业、善行天下”,积极寻求千年文化与时代要求的深度契合点,创新与时代要求合铸融通“精善”文化育人体系,有力地拓展了学校文化的内涵,增强了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锤炼出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职业院校树立了一个以“文化之力锻造人才之质”的育人标准。

    传承·创新

    学校扎根巴蜀大地办学育人,积极引入石刻、五金文化的源头活水,并进行时代化升华。五金铸铁技术精益求精,石刻石窟艺术精美绝伦,学校取其“精”;石刻雕像儒道佛三教合一,弘法至善,学校取其“善”,由此提炼学校“精善”文化。同时,结合新时代国家需求,凝练“惟精惟善”的办学理念,“惟善”注重“德”;“惟精”突出“艺”,“惟精惟善”生动诠释了学校的服务初心,更充分彰显出学校的务实品质。

    “精善”文化使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锻造自身软实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能。

    布局·深耕

    一路走来,学校秉承“人人能成可塑之人、个个可为有用之才”的“精善”育人理念,全面布局、科学施策、精心培育,掀起了学生以昂扬的姿态投身职业技能学习、投身改革发展的“大潮”。

    ——课程育人

    学校一方面高度重视思政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开足思想政治必修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哲学与人生”4门课程,选修“精善”文化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大力发挥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功能,将德育内容细化到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细化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个专业精选一门文化课、一门专业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精品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在全校推广。

    ——文化育人

    学校坚持以提档升级“精善”文化建设为主要措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办公在至善楼,学习在惟精、惟善楼,实训在精技、精创、精工楼,生活在善美苑、善作居、善成居,“精善”文化与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岗位文化融合,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开展“精善”主题文化活动,将“精善”文化理念全面渗透到学校管理、教学育人过程,凝成师生“精善”品性,培养德技兼修技能人才。

    ——活动育人

    为了将立德树人具体落实在“精善”教育活动中,学校创新实施“三进三全七出”育人实践活动。“三进”指“进校园”“进专业”“进课堂”“精善”文化育人途径。“进校园”,推进“精善”文化校园提档升级建设;“进专业”,推进“精善”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融合,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进课堂”,编订“精善”文化读本,通过专家讲学等形式推进“精善”文化进学生头脑。“三全”指健全“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方位助力”的“精善”文化育人机制,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七出”指“读”“观”“写”“讲”“演”“创”“展”“精善”文化育人系列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总结地开展文化育人系列实践活动。

    ——实践育人

    为了更好地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相通,学校将实践育人融入到专业实习实训实践中、社团活动实践中、主题读书活动实践中、各级技能大赛实践中、文明风采大赛实践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转化创新发展实践中,实现全方位实践育人。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创新“1345”策略,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1”是凝聚“惟精惟善”1种理念,统领劳动教育;“3”是打造劳动教育制度引领、劳动精神培养浸润、劳动教育课程建设3个阵地,渗透劳动教育;“4”是“依托以社团活动为核心的校内实践载体、以志愿活动为核心的校外实践载体、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劳动技能培育载体、以顶岗实习为核心的全方位锻炼载体”4大载体,强化劳动教育;“5”是指“锻造融合体思政队伍、四有型合格队伍、实习实训辅导队伍、就业创业督导队伍、榜样型引领队伍”5支队伍,引领劳动教育。“1345”策略引领学生在劳动中内化劳动精神,让青春在劳动中熠熠生辉。

    ——协同育人

    学校围绕“精善”教育特色,构建政校行企社区家庭多方联动协同育人网络,推进社区教育育人、校企合作育人、职教联盟育人、家校协同育人、智慧校园育人,形成教育合力。依托师资优势,成立社区教育学院,推进“服务市民‘智’生活的中职学校社区教育实践研究”的研究,构建三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积极探索家校共育讲师团+社区志愿者参加的家校共育模式,成功创建市级社区教育示范区,充分发挥了中职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此外,聚焦产教融合,与钰女珠宝等区内外37家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落实“1+X”证书制度、实施现代学徒制,与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等13所高校签订了人才培养合作协议。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精善”文化育人体系,如同5个环节,节节发力、节节作为、节节精彩,使得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迸发澎湃活力。

    成果·特色

    随着“精善”文化的持续建设,学校《在灿烂的阳光下》主题MV登场“学习强国”平台,获赞无数;《重庆日报》报道学校高水平中职学校项目建设经验文章3篇;新华网、华龙网等媒体对学校实施“精善”教育、培育时代新人进行了报道。

    “大足石刻文化‘三三七’育人实践研究”获批第二届重庆市中小学立德树人特色项目研究基地立项项目。“技艺道融合:基于大足石刻的民间传统工艺专业产教融合建设探索实践”课题研究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本成果的特色就是建构了“技艺道融合”民间工艺和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练“技”、习“艺”、传“道”模式强化学生人文知识积淀和人文情怀培育,弘扬“精善”文化作为精神传承境界。

    如今,在“精善”文化的引领下,学校已发展为重庆市高水平中职学校、重庆市中职优质学校、优质专业“双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精善”文化育人理念,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蒋涛 罗在兵 宋海)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