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融合”书写劳动教育高质量答卷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09-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在龙岗区劳动教育学科研讨会上,与海南省海口市灵山镇中心小学同上劳动课。

    春分育苗,雨生百谷,夏至抽穗,秋分飘香,尊时守位,静待花开……深圳市龙岗区麓城外国语小学农耕园四时四季地不闲,这里是学生的天地课堂和快乐园地。天台农耕园装饰了学校的风景线,劳动教育装饰了学生的全面成长梦。

    学生们在农耕园播下种子,开展育苗插秧、生态养鱼、观察记录、创新创造、农耕手绘、义卖收成等丰富多彩的劳动。他们在挥洒汗水、科学探究、拥抱自然中,与蔬菜瓜果一同向阳成长。蓝天之下,学生们实践传统农耕文明、研习创新智慧,在丰收的喜悦中发展成为时代新人。

    自2015年创校起,麓城外国语小学就直指劳动教育协作不足、内容单一、方式传统等现实难题,先行先试地书写“总体设计、三方协同、有机衔接、共同评价”的劳动教育“奋进之笔”。学校强化家校社协同,在课程开发、活动研发、师资建设、课堂教学、资源平台、基地建设、素养评价等方面奋力作为,探索“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新路径,赋能学生全面发展,带动更多学校、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校社协同构建“五育五入融合”劳动教育生态圈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2015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按下劳动教育重返教育舞台中心的“加速键”。同年9月,麓城外国语小学正式开办。作为龙岗区较早创办的新型公办学校,其命维新。学校自建校之初就明确“劳动立校”。

    摸清问题才能创新探路。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学校组建团队、调研现状、分析需求、明确问题。学校调研发现,部分学校看重校内、单一、传统方式的劳动教育,轻视家校社协同、“五育融合”、创新型的劳动教育

    新挑战呼唤新作为。麓城外国语小学校长邬丽萍深知,家校、社校、家社三路协同并进,劳动教育才能更好地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学校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室”,构建政府—企业—学校合作、校内外基地联动、信息化平台交互、家校社轮值等新机制,实施学生共育、课程共研、资源共用、素养共评新策略。

    开“清渠”引“活水”。麓城外国语小学引入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徐福荫、吴鹏泽以及南方科技大学教授赵建华等专家指导学校应用信息技术赋能创新型劳动教育,选聘校外导师进行技能培训,政、企、学、研多维联动的研究团队日渐壮大。学校挖掘校内、家长、社会等资源,力推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发建设,形成高质量、可持续的劳动教育生态圈。

    学校如何全面深入地推动劳动教育在校内落地生根?麓城外国语小学从实践中探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推进劳动教育。学校更以融入环境、融入课程、融入课堂、融入生活、融入评价“五入”为抓手,让劳动教育像春风一样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润物细无声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学校在一至六年级全过程实施劳动教育,全学科梳理劳动教育要素清单,并在学科课程基础上不断挖掘劳动育人的信息源。

    创新型劳动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插上高质量发展的“翅膀”

    鱼儿缺氧就会浮上水面吞食空气。吴泓锐等学生利用信息化劳动工具,发明“AI赋能鱼儿自由生长”系统。该系统监测到学校模拟湿地里的鱼浮头时,就自动加氧。该发明荣获深圳市AI劳动实践案例一等奖。

    “大湾区正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国家更在力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我们作为大湾区的新机制学校,更要给劳动教育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面向未来培养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拔尖创新人才。”邬丽萍校长介绍说,麓城外国语小学引导学生在项目化创新型劳动课程中实践体悟,发现、解决问题,提升独立思考、沟通、团队协作、创新创造等综合能力。

    学校开发自动远程浇灌系统、植物二维码等多个数字化劳动工具,搭建尚美乐劳动APP平台。该平台设置“我的课程”“我的作品”“家校社”“素质综合评价”等栏目,师生、家长等分类上传精品案例、微课视频等课程资源,实现教与学资源的协作共享。

    稻谷萌发率不高、稻苗间距过密、虫害……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现实难题,成为学生们的创新型劳动项目。他们在教师指导下团队合作,发现问题、寻找方法、反复试验、破解难题。虽然起初30平方米的水稻田最终只有一株水稻得收成,但学生们收获了诸多新能力,也创造出了新型育苗箱等新发明。

    “劳动教育成果不能太注重蔬菜瓜果等收成的多少,而要注重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困难能让学生们在劳动体验中,培养吃苦耐劳、创新创造等精神品质。”麓城外国语小学副校长马丽娜强调说,教师在劳动教育中不应让学生远离劳动中本就有的困难,而应让学生在真实劳动中炼就真实能力。学校聚焦项目化学习,采用“导入问题—项目规划—作品创作—成果评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创。

    从学校劳动技能碰碰赛到小小义工志愿行,学生郅子涵积极创新劳动,获评“荣耀小讲师”。麓城外国语小学发挥尚美乐劳动APP平台的评价功能,从劳动认知、能力、观念、精神、习惯与品质等维度制定三级评价指标,构建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五维多元,四全激励”的评价体系。学校通过教师、同伴、家长、社区等多方评价,对学生进行全员、全面、全程评价。学校还通过评选劳动教育小讲师等荣誉,颁发“金色LOGO”奖章,引导学生们劳动向上。

    “五育”互融互促奠基师生成长成才的“星光大道”

    学生张佳睿与伙伴们在农耕园里翻土播种,看着原来贫瘠荒废的土地长出绿油油的禾苗、紫水晶一样的茄子,“发现原来劳动能创造美”。张佳睿的作品《美德在劳动中产生》夺得深圳市“生活劳动美”微视频一等奖。

    “我校促进劳动教育与美育互融互促,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我校将劳动教育作为‘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在邬丽萍校长带动下,麓城外国语小学清洁工、保安、后厨等教职工尽职尽责,用心劳动营造清洁美丽、安全祥和的校园。他们言传身教,引导学生们体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学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劳动教育以德育德,学生们更加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自发劳动。

    为破解鱼稻共生遇到的难题,学生们小组合作查阅材料、学习新知。田宇涵还了解到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科技报国梦——“希望在水稻下乘凉”。学校促进劳动教育和智育互融互进,引导学生应用所学、创新思维、劳动创造。学校已有20余项学生探究性小课题在市区教育部门立项。劳动教育如一叶扁舟,带着学生们划向知识的大海,求知报国。

    学生刘曜旗刚加入农耕社团时,干会儿活就累得气喘吁吁。坚持一段时间后,他变得强壮起来,成为劳动小能手。麓城外国语小学通过系统、持续的劳动锻炼,让很多学生炼就强健体魄。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优良率从36%跃至88%,学生整体劳动素养提高了25.1个百分点。学生们全面发展,夺得约90项市级以上竞赛荣誉。

    朱慧征等麓城外国语小学教师也通过劳动教育,提高了课程开发、跨学科教研教学等能力。近5年,学校教师申报30多项省市级以上研究课题,发表了24篇劳动教育相关论文。劳动与教育在麓城外国语小学这片沃土上相互成就、共同精彩。清洁工等教工也在这里感受教育向上的力量,自学成才。清洁工钟阿姨加入了学校读书会,筹划出版个人第二本诗集;保安员老胡努力成长为服装设计师……

    一朵云推动更多朵云聚合成劳动教育甘霖

    福袋制作、扎染、茶艺、农耕厨艺……今年4月,“劳动教育新样态,‘五育融合’齐发展”龙岗区劳动教育学科研讨会在麓城外国语小学召开,20多个劳动实践体验项目现场精彩演绎。研讨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超过1万人在线观摩。

    龙岗区教研部门为何将劳动教育现场会的首秀放在这里?区教师发展中心劳动教研员蒋立疆解释说,麓城外国语小学自创校以来,就创新开展特色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动手、自理能力。

    中央电教馆专题资源部主任曾祥翊来校视察,他评价说麓城外国语小学劳动教育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和知行合一,“学校劳动教育路径清晰、内容丰富、管理到位。学校的劳动课程框架齐、实施好、评价巧、效果优”。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姚轶洁也对学校劳动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她表示,麓城外国语小学将劳动教育通过普及、特色、活动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学校和家庭在劳动教育上各担其责、协同育人,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评价让劳动教育评价体系更加全面精准,系列举措营造了爱劳动、乐劳动、善劳动的良好生态。

    作为广东省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麓城外国语小学在劳动教育起步阶段,就注重聚智聚力共创精彩。学校历经多轮研究、实践、提升,逐步提炼出“三位一体”创新型劳动教育综合育人模式,总结出易于实操、普适性强、快速落地的成功经验。从2016年起,该模式就在深圳市福田区荔园小学等学校运用检验。

    在麓城外国语小学带动下,广西百色市第一小学因地制宜开展了绿色快乐农耕园等实践学习活动。依托“基于深港澳中小学STEM课程建设的协同教学模式”课题,麓城外国语小学的成果跨越山河、影响广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