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西迁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近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西迁精神位列其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新时代高等学校应深刻把握西迁精神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编者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来到西安交通大学,深刻阐释“西迁精神”的核心和精髓,勉励广大师生要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迁精神的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西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对于在新时代传承好西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建设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铸就西部开发教育先行军
新中国成立之初,沿海与内陆地区经济水平差距显著,全国70%以上的重工业、轻工业都集中在东部沿海的狭长地带。为了国防布局和西部开发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将28家东部沿海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先后西迁到古城西安,掀起西部地区工业化建设浪潮。
当时,工业化人才缺口巨大。于是,国家提出要培养工科毕业生9.4万人,这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前20年间工科毕业生总数的3倍。按照党和国家部署,已在上海生长60年的交通大学担负起率先创办“万人大学”的使命,义无反顾内迁西安,成为科学教育战线西部大开发的先行军。
65年前,跨越了繁华黄浦江畔与古老渭水之滨的无数“鸿沟”,西迁人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滚烫情怀在大西北艰苦创业。西安交通大学拔地而起,不仅为祖国建设培育了大批英才,更带动了一批老牌传统学科和国家急需的尖端新专业蓬勃发展,极大改变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格局,支持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西迁,不仅仅是西安交大一所高校的迁徙,它还是整个科教战线投身国家建设时代洪流的缩影。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精髓的西迁精神,不仅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科教战线的“传家宝”,更是中国广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无怨无悔高尚情操的光辉写照。
新时代学习和传承西迁精神,就是要深入挖掘和践行西迁精神新的时代内涵。一是要坚定不移“听党指挥跟党走”,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落实党管人才原则;二是牢牢把握“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三是要始终践行“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切实发挥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听党指挥跟党走,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
西安交大老校长彭康曾提出,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就是两条,一条是党的领导,一条是教师队伍建设。交通大学西迁的历史实践,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领导、国家战略、大学使命、知识分子担当有机统一的集中体现。坚持党的领导,团结带领师生群众,“听党指挥跟党走”,是完成西迁重任最宝贵的组织经验,也是西安交大扎根西部办学最坚实的政治基础。
西迁以来,学校将坚持党的领导作为支撑学校改革发展最根本的保障,凝聚起一批矢志扎根西部、倾情奉献的西迁教师人才队伍,在波澜壮阔的西部建设发展中,铸就了“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的信念。
新时代,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学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同时,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提升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以深化巡视整改和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用好难题清单、举措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积极破解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利益问题、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和涉及安全与影响发展的隐患问题。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大力传扬西迁精神,以爱国主义精神滋养师生心灵。
西迁以来,西安交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一代代交大人在西迁精神浸润下,坚持精勤育人,以师表懿德传承薪火,以优良校风化育人才,以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为目标,形成了“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明确了“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的办学定位,铸就了“共担国家使命、共创交大荣誉”的追求担当。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深入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持续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和“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活动。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推进“四史”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建设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将西迁精神纳入学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加快课程思政建设,做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西安交大持续加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机制,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西安交大是全国首所全面施行本科生书院制的高校,2019年,入选“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着力打造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思政要求、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园区。在长期探索实践基础上,为适应大类招生、完全学分制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持续推进书院制内涵建设,先试先行,突破创新,通过建设本科生院、学生事务大厅,打造学业辅导体系,开展“百名教授进书院”“思政教师进公寓”等一系列举措,将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思政力量、服务力量汇聚到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第一线,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国正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高校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组成部分,要时刻具备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东西部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践行西迁精神,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破局,仍是西安交大的重要使命任务。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西安交大积极发挥基础研究和学科交叉方面特色优势,不断增强原始创新和源头创新能力,以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为平台,持续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探索教研一体、产教融合、学科交叉、协同育人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人才第一资源与发展科技更好结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携手攻关“卡脖子”难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培养创新人才。同时,把培养人才第一资源与增强创新更好结合,深入推进科教融合,在科技创新中培养创新人才。
西安交大创新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路径,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能力。学校积极参与构建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联合企业建立“四主体一联合”研究中心,推动创新链到产业链的一体化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校企开展联合攻关;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动共性技术研发共享,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学校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依托,发挥好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总窗口作用,使其成为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