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植入创新“基因”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1-10-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生在实训室及企业文化进校园展厅里学习。学校供图

    每天实训结束,背着消毒桶手动消毒是一件“麻烦事儿”,能不能设计一个“机器”代替人工?实训课上试一试。这一试,由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自主设计的“防疫智能消毒机器人”诞生了。

    理解和掌握机械原件工作原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难题,能不能做一些教具辅助学生理解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原理?就把这个问题当作毕业设计题目交给学生解决。于是,由机电专业师生共同研发设计的一系列教具诞生了,并获得多项专利。

    就这样,有创意、去实践,学生一个又一个的“金点子”在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结出累累硕果。而支撑学生们敢想、敢干的正是学院“四维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近年来,内蒙古机电职院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构建通识、专业、拓展、提升“四维度”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纵向到底、横向贯通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生植入创新“基因”。

    面向全体的“通识维度”课程

    播撒“敢想敢创”的种子

    育苗先播种,激发学生创新创业行动,首先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为此,内蒙古机电职院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课程“创新创业基础”,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文化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的创新创业知识,并激发初步的创新创业兴趣。各专业在专业基础课程中也通过设置创新项目、讲述“企业家精神”和“创新故事”等方式融入创新教育,重在激发创新兴趣。如电力专业群在“电工基础”“电机与拖动技术”等基础课程中,实施“电力小项目工程化创新教学模式”,通过设置输电线路智能捕鸟器、新型电力施工现场围栏设计等小型电力行业创新项目,引导学生了解电力专业前沿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工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启发学生逐渐形成创新思维。

    创新创业认知教学区、基础教学区、企业模拟教学区、创业体验区、创业路演区、创业孵化区……在内蒙古机电职院,一个2000多平方米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是为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专门开辟的“练兵场”。近两年,学院利用该基地为2200多名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学院积极支持各专业开发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已建成“电力行业创新与实践”“创新与实践实训”两门国家级资源库创新类个性化课程,并在全国高职院校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中使用。

    此外,学院制定“学分制实施办法”“课外学分认定与管理办法”,积极推行学分替代与转换制度,通过课内、课外教育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创专融通的“专业维度”课程建设

    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从有创新想法到付诸实践,中间还隔着一个障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内蒙古机电职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教研室副主任张彬解释说,通过和同行们近几年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来看,随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每次有相关比赛,报名的学生很多,但很多是“空想”,执行率不高,这就造成学生创新创业动力和热情难以持续的问题。

    如何帮助学生破除这一障碍?内蒙古机电职院从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入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这样的理念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群落地的举措就是:从2019年起推进教学模式改革,从电力系统生产实际的岗位群出发,对接电力行业标准规范,设计了发电厂汽机锅炉改造、风力发电机组维护等综合性大项目,并根据生产实际的工作要求和待解决难题设置若干小项目,让学生在完成“实际工作”中不仅学会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更要形成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同时,教师们也及时将行业创新技术、技巧及方法引入课堂,让学生掌握行业前沿信息。

    张彬告诉记者,往年电力专业群报名参加“互联网+”大赛的每年有两三支队伍,但今年一下组了15支队伍,其中至少有5支队伍的可操作性、执行率很高,“这就说明更多的学生不仅有了创新创业的理念,能力也整体有了明显进步”。

    丰富“拓展维度”内容

    为学生创新实践提供平台

    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社团、组建“创新创业实验班”、组织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摸爬滚打”……为了让更多学生将“想法”转变成“行动”,内蒙古机电职院着力拓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在积极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方面,各院系各有妙招。

    电气工程系建立以“智慧电力”为主题的创新创业社团,并借助“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平台,组建国赛、省赛集训营,引导学生多进行创新创业实训实践。近两年,电气工程系参加各类赛项的学生团队共计100余支、学生人数1000余人次,其中“便携式新型断路器充气辅助装置”“免搬运通用充气设备”“可移动型救援担架”等项目,有效解决了电力企业生产实际问题。

    机电工程系则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或特长,组建了多个“创新创业实验班”,以第二课堂形式开展“嵌入型”创新创业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2014级实验班学生赵磊和、齐星全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复杂部件数控多轴联动加工”项目,获得第一名。

    能源与材料工程系成立美客创新中心,主要对接3D打印企业及产业新技术,积极孵化创新项目,并且从大一起,就让学生进入创新中心,在实践中激发创新兴趣。

    加强“提升维度”课程建设

    提升学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

    是否培养起了学生敢想、会创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各类大赛是最好的检验场,但参加大赛的毕竟是部分学生。为了更大范围地检验和提升学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内蒙古机电职院在教育教学最后一环——毕业设计上下功夫,在各专业大力推行“毕业综合实训”课程,并将毕业综合实训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结合,提升学生整体创新创业能力。

    “说实话,过去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大多来自书本、网上。”机电工程系副主任武艳慧坦言。她介绍,从2019年起,机电工程系将过去大三最后一学期开设的“毕业设计”课程,挪到大三第一学期,并改为“专业综合实训”课程,将生产、生活中的“真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真问题”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做一些教具,能辅助学弟学妹们理解那些“看不到、摸不着”的机械原件工作原理,就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专业综合实训”题目之一。近3年来,该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完成10余个教具,其中4个获得国家专利。

    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近年来与电力行业合作,共同开发“毕业综合实训”课程,形成以电力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的创新项目案例库,培养学生用创新思维方法和创新技法对电力行业的技术与销售等进行创新和改造的能力。2020届毕业生在内蒙古TCL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习过程中,对包装流水线的工作提出改进思路,并与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共同完成“翻转竖机与套袋移裁包装项目”。

    “通过这样的专业综合实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内蒙古机电职院副院长郝俊告诉记者,近年来,学院将学生毕业综合实训与学院年度创新大赛进行一体化设计,设立专项资金奖励优秀创新创意项目,并遴选优秀项目进行孵化,每年还举办毕业综合实训作品与创新大赛作品展,深度激发学生创新活力。近3年,学生在“双创”大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8项,学生毕业综合实训作品有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